海口得胜沙千余商户因马路市场"抢生意"停业(图)

19.01.2015  21:26

  海口得胜沙路批发商场业主罢工

  1月19日,海口市得胜沙步行街上千商铺店主挂横幅集体罢市,抗议任由在步行街的消防通道上收费摆摊经营的“道路店铺”发展,影响商场业主生意。对此,中山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表示已经和业主以及物业在协商对策。

  19日上午10时许,记者看到海口市得胜沙路各服装批发商场业主集体停市,业主黄小姐指出,管理处将店外路面租给“道路店铺”后,自家无生意可做,“我们的罢工也是今天才开始的,真的是很无奈,每天店面外的路中间都是乱七八糟的小吃和便宜的批发货,客人怎么可能再到我们店里来。而且现在把路封起来,我们的运货车就进不来,每天仅拉货就要额外多付70多元的成本,根本没法做生意。

  “这条路是商场的消防通道,万一发生火灾、我们逃命都很困难。我们自己在这开店,电动车进出还要收费,以影响客人通行为名每天多收3元钱,简直是太过分了!”黄小姐说。

  据得胜沙步行街物业管理方海南顺佳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称,摊主自愿付费摆摊经营,该做法也得到街道办和居委会的默认。对此,中山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否认默许物业方收费管理路面经营。

  “以前有个同意物业公司搞夜市、自行收费和管理的协议,但是12月底已经到期了,现在的行为是物业公司自发的。”中山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说,“目前有对街道管理的初步意向,但是还没有明确细节,已经对商场业主集体停市有三个处理意见:一,步行街不准电动车和私家车通行,也不准街道上摆卖,业主自行拆除条幅;二,管理公司退回管理费;三,进一步协商出可行方案。

  据了解,当天下午,海口得胜沙步行街已恢复正常秩序。  (冯星)

   链接:

  得胜沙街:这条具有一百多年历史、以南洋建筑风格为特色的海口老街,一直都让海南人引以为豪,更为外地游客为之好奇。古称“外沙”,因“海口外缠一片平沙”而得名。早在唐朝,海口是琼州的外滩,设“白沙津”为古渡驿站。得胜沙路在海口的地位有些类似于上海的外滩,北京的东交民巷,因为它见证了海南由任人欺侮到逐渐强盛的过程。

  得胜沙街东起新华北路,西抵龙华路北端,长520米。得胜沙街,与附近永乐街(解放路)、大街(中山路)、新街(新华路)、长堤路等路商业街的南洋建筑形成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是出海外闯南洋谋生创业的归国华侨,按照南洋当地的建筑风格特色效仿兴建的,据说当是建筑所需要用的钢筋、楠木、水泥等物资从是南洋那边运输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