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强台风预案的首次应考 应对“海鸥”更加从容有序

24.09.2014  12:02

      原标题:与“威马逊”相比,海口应对“海鸥”时更加从容有序,但预警效率、应急分工、预案执行等方面仍有待加强——

      海口强台风预案的首次应考

      9月15日,台风“海鸥”来袭前,海口市园林绿化工人在龙昆北路修剪树枝。本报记者宋国强摄

      9月15日,在海口一家超市,市民“储粮”应战台风“海鸥”来袭。本报记者张茂摄

      9月15日下午,受台风“海鸥”影响,海口一家幼儿园的孩子被家长接回家。本报记者张杰摄

      9月15日上午,海口市海甸五西路一加油站,市民在排队等待加油。本报记者宋国强摄

      短短两个月时间里,海口连续遭遇两次较大台风袭击。风大的“威马逊”,潮高的“海鸥”——两场台风,却刮出两种不一样的“风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海鸥”台风期间,海口首次启动了“威马逊”过后出台的《海口市防御强台风应急总预案》(以下简称《总预案》)。由于防台预案执行总体到位,海口市民不再像“威马逊”来临时那样手忙脚乱,早早收到预警信息后,不少人都放假在家,该储备的粮食充足了,该加的油早加满了;作为防灾减灾的主导力量,政府相关部门这次应对也更加从容,各有分工的应急小组早就做好了防范措施,该砍的树枝砍了,该加固的建筑物补牢了。

      然而,首次启动的《总预案》难免仍有不少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预警信息发布还需更快更有针对性;政府部门应急小组分工还需进一步明确,职能部门职责也需理顺;针对部分市民、农民防范意识不强,预案的执行还需加强力度,避免出现“预而不警”的尴尬。

上一页 | 1 2 3 4 | 下一页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