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强主持召开海口市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

23.05.2014  09:59

  海口网5月23日消息 (海口晚报记者黎光)22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倪强主持召开市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海口市东寨港红树林湿地协调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海口市调整乡镇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标准》、《海口市2014—2015年常年蔬菜大棚建设实施方案》。

  会议指出,东寨港旅游区和东寨港红树林湿地是海口市重要的生态环境区域,也是我市发展旅游业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域。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都十分重视东寨港红树林的生态保护工作,省委书记罗保铭3月17日在传达全国两会精神的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指出:“要下决心退养还林还海,恢复中国最大面积的红树林,打造惠及海南人民和子孙后代的万亩红树林湿地公园”。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辞在多次调研红树林后曾指出要“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实现“对红树林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切实保护”。今年3月28日,我市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关于加强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保护管理的决定》,决心用3-5年对12万亩全国最大的红树林湿地实施恢复和保护。为更好的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市政府决定建立《海口市东寨港红树林湿地协调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制度根据省市对于东寨区域“规划控制、立法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社会监督、造福子孙”的发展原则,理顺和协调该区域的管理协调机制,进一步规范东寨港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合理开发生态旅游功能,促进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项目的落地与推进,促进该区域城乡统筹发展。

  《海口市调整乡镇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标准》(以下简称《征收标准》)是根据海南省《关于调整我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标准的通知》来制定的,是为适应目前统筹城乡发展、加强规划管理的需要,解决镇域基础设施配套严重不足的问题而采取的改革措施。《征收标准》将严格按照省的要求,全面实行同城同价。

  《海口市2014—2015年常年蔬菜大棚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为了支持常年蔬菜设施大棚建设,提升常年蔬菜基地生产水平和能力,提高我市蔬菜自给率,确保蔬菜生产量均衡供应和价格稳定。方案提出了先建后补、以产定补的原则。同时,对整个过程进行优化,做出了明确规定。倪强指出,我市实施蔬菜大棚设施建设是贯彻省委省政府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一项要求,也是解决海口市民菜篮子的一项重点民生工程。他要求,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把这项工作作为我市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整改措施,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争取在今年雨季前落实到位。要加强大棚建设项目的监督和验收,有关部门要积极与省里对接,争取更大的支持。同时要把实施结果纳入年终考核范围。

  会议还审议了《海口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倪强指出,一方面要调整配置资源,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服务,精简审批事项、压缩审批时间,进一步完善限价商品房申购条件、提高审核效率,适度放宽商品房预售许可条件,促进海口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会议要求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争取近期再审议通过并付诸实施。

  副市长邓小刚、袁光平、朱永盛、李杰、任清华出席会议。市政协副主席林甫肄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