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人大代表邓子坚:做为民办实事的贴心人

18.12.2015  00:09

  记者陈五男

  作为海口田心乐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支部书记、海口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四年来,邓子坚始终满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雄心壮志,将二十多年下海经营的所得资金,全部投入到田心村,和全村村民一道共同奋斗,把海口市一个远郊、贫困的落后小村,建设成为被国家农业部认定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成立农业合作社 促农民增收

  “是鹭鸟把我带到了这儿,也是因为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环境,让我决定进村开发,成立农业合作社,我跟这个村子有缘啊!”在田心村,邓子坚笑呵呵地告诉记者,2008年8月,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来到村里观赏鹭鸟。当年上山下乡跟着大伙种菠萝时,老知青就曾教过他,鸟吃过的或是松鼠啃过的果子肯定是最好吃的,因为动物对自然环境的辨别能力比人类强。“既然鹭鸟选择了这里作为栖息地,说明村子环境好,人和善。”两个月后,邓子坚通过由他出资、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合作方式,与32户村民合作成立了“海口田心乐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有机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

  经过六年的努力,邓子坚投入近五千万元,主要用于建设“田心生态农庄”。把长期荒弃的200多亩石头地,改造成为“威马逊”台风吹不动的高档大棚瓜菜基地,开挖鱼塘112亩,新植果林66亩;新建科普中心、农家食堂、文化室等公共建筑1120平方米;新建农宅(可供农家游住宿用)近7000平方米等。“田心生态农庄”项目投入建设以来,村民的收入由过去单一的农产品收入变成了综合性收入,如青苗补偿、劳务收入、股权分红,人均收入逐年提高,去年已突破3万元大关。

  “认真干,才能种出有质量保证的农作物,我们年底的分红也能拿得多啊!”前两年,田心村村民曾海妹以自家两亩坡地入股合作社,除每年领取20%的分红外,她还在合作社里打工,一天能赚80元。“去年猪场的收入、工资加上合作社的分红,有3万多元呢。”田心村村民陈永福笑着说,2009年村民和公司成立合作社后,收入逐年增加,村子也成了周边有名的“小康村”。

  办民生实事 提村民幸福指数

  除帮助村民增收外,邓子坚还帮助村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全村办实事。他投入14.9万元配合政府230万的财政补贴,建设500立方米的沼气池,让家家户户都用上沼气;投资6万元打了深水机井,解决了全村的卫生用水问题;修建了一条500多米的环村公路,进一步改善了村容村貌。

  过去村里移动电话信号差,时断时续,电视频道少、信号差。邓子坚与中国联通合作,为每户装上电话,接入互联网,并通过中国有线网络公司为各家各户装上了有线电视。如今,联通的光纤进了村,移动电话的基站装在村里的水塔上,不仅家家户户都可装上电话,移动电话的通信质量比城里还要好,闭路电视可接收几十个台。

  由于田心村离大坡镇较远,孩子上学不方便,邓子坚便提供一部专车,每天接送全村中、小学生到大坡镇上学。并且建立奖学金制度,从2015年起,合作社成员中考上中专、高中、大专、本科的子女,每人每年分别发放800、1000、1500、2000元的助学金。此外,还将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前的星期六设为本村的敬老日,呼吁在外面工作的年轻人回村孝敬老人,并为获得“孝敬模范”称号的成员提供奖励。

  “村里的硬件、软件设施跟上来了,村民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了,村民生活也会富裕起来。”邓子坚说。

  履人大代表职责 提民生建议

  除了积极投入把田心村建设成为全国百家“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外,邓子坚一直关注着田心村周围村庄的民生民愿。他一年有大部分时间都住田心村里,并走访附近村庄,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困难。先后提交了《关于加快我市大棚瓜菜基地建设的建议》、《关于接通田心生态农庄乡村路的建议》、《关于开通乡村旅游公交线路的建议》、《关于解决大坡镇田心洋排涝问题的建议》等10条建议,并亲自到相关部门争取项目立项,先后帮助大吉村、福昌村修建文化室各一栋,帮助田心村、亭竹村、芝兰香村、土炉埇村修建乡村水泥路5条共8200米,解决了上千人的交通难问题。

  邓子坚说:“我会时刻牢记人大代表的使命,和群众在一起,积极为民代言,为民发声,用行动诠释代表的先进性。

  (海口网12月17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