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小学周边“五毛食品”泛滥 添加剂超标

15.03.2015  14:18

      3月12日,海口农垦二小放学后,小学生们在校园周边的小卖部抢购“五毛食品”。记者林文泉

      在海口市一些小学,放学铃声一响,许多小学生便将校园周边卖零食的商铺围得水泄不通。他们买的多为5毛钱一包的小食品,吃得津津有味。这些“五毛食品”外包装多标有“QS”认证,有厂名、厂址、联系电话等信息,看似“合格”的“五毛食品”到底安全吗?南国都市报记者连日来走访调查,发现这些“五毛食品”的批发价只要2毛多,部分“QS”认证在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网根本查不到,厂家电话也打不通,其中一些“五毛食品”竟加入多达13种食品添加剂。健康专家提醒,常吃这些食品会引发急性肠胃炎,损害孩子身体健康。

      记者走访

      校园旁“五毛食品”多都是面粉加料调制成

      近日,江西省九江市两名3岁左右的小孩因吃了五毛钱一包的辣条,导致口腔溃烂住院治疗,“五毛食品”再次引起社会关注。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海口市农垦二小、琼山一小、海口市第十三小学、山高小学等多家小学发现,每每放学,学生涌出校门便围着校园周边的商铺购买零食吃。“手撕牛肉”、“宫爆鸡丁”、“香炸羊排”……这些外包装亮丽、光听名字就让人垂涎三尺的零食都仅5毛钱/包。每家商铺都有20多个品种,看起来种类繁多,其实都是用面粉面筋做成颗粒状、片状以及条状,所有的“五毛”食品,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以麻辣味居多,并散发出异乎寻常的香味。

      在琼山一小门口,一名在校门附近打扫的环卫工人边扫地边告诉记者,“你看看这一地的‘五毛食品’包装袋,就知道有多少学生买了。”

      大多家长不让孩子吃一些孩子买来“偷偷吃”

      12日,记者在琼山一小附近采访时,发现这样的现象:购买“五毛食品”的小学生,在走过文庄天桥时,就会把刚购买的五毛食品吃完,而没有吃完的,也会放到书包内藏起来;而其他学校购买五毛食品的小学生,同样会在学校附近吃完。

      针对这一现象,记者采访了三名正在校门口旁吃“五毛”食品的学生。其中一同学称,“我爸是不允许我吃这些的,如果拿回家吃要被骂的。”记者追问,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偷偷吃?该同学笑说,“大家都在吃啊!味道也很香,还辣辣的。”

      接送孩子放学的符女士告诉记者说:“我是绝不允许孩子吃这些食品的。”她的女儿今年读二年级,此前一包同学给的五毛食品,当天就上吐下泻发高烧,检查是急性肠胃炎。

      采访中,也有少数接送孩子放学的家长不反对给孩子购买“五毛”食品。接送孙子的老人陈先生称,这些零食外包装有生产日期、厂址等很正规,吃了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成本最低0.25元/包部分“QS”认证查不到

      记者随机购买了11种“五毛”食品。记者首先根据11种食品外包装上的QS认证码,登录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网对厂家的QS信息进行了查询,发现其中三家显示“信息有效”,五家企业显示“记录存在备案”,另外两家显示“无记录”,其中一家广州潮安县的生产企业因外包装上无QS认证无法查询。

      据一小卖部老板透露,这些“五毛”食品从水产码头进货,或业务员直接上门送货。记者以小卖部老板的身份,联系了一家位于湖南的玉×食品生产企业的客服电话,称想进货销售。一名女子称,一款鱼仔产品为600包/箱,售价为150元/箱。“你们的价格这么低,吃了不会有什么问题吧?”该女子称,他们从事食品生产十多年了,产品供不应求。

      600包150元,意味着经销商拿到的最低批发价是0.25元/包,除去运费和利润,五毛食品成本价格如此低,用什么做的让人存疑。

      部门行动

      无法提供相关证照商铺“五毛食品”被扣

      13日中午,记者在琼山一小附近走访发现,该校周边销售“五毛”食品的商铺有6家之多,当时正值放学,很多学生都涌到这些店铺购买零食,所买的几乎全是“五毛食品”,少则一包,多的四五包。

      记者向食药监部门进行了反映。当天中午,海口市琼山区食药监局、琼山区食药稽查大队以及中山食药监所的执法人员赶到现场,对琼山一小附近销售“五毛食品”的商家进行突击检查。

      在靠近校门的一家店内,执法人员随机对货架上一款名为巧芋软糖要求商家提供相应的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以及检验报告,但对方找了半天都无法提供出来。“我们也只是随便进了一些来卖,之前也要求供货商提供相关的证照,但对方一直未提供。”该商行陈老板称,店铺内所进的零食有数十种之多,也不可能每一种食品的证照都拿到。而在另一家小卖部内,记者看到,该店销售的零食达数十种之多,随机选择几样问及相关检验合格证时,对方称“找不到了”。

      当天,执法人员对数家商铺的零食一一排查,筛选有问题的,并对商家无法提供出厂家相关证明及索证索票的“五毛食品”进行查扣了。当天查扣了一批软糖、奶糖、巧克力等。并对其他一些商家所销售的“五毛食品”责令下架,暂停销售。

      现场食药监执法人员告诉记者,“我们会督促商家提供这些产品的营业执照、许可证和检验报告单,如果商家在规定时间内补齐相关证明,扣押的食品将原封不动退还,补不齐的食品有必要的话将送检,如不合格将销毁。”

      生产企业多在外地送检周期长查处有难度

      为何“五毛”食品多次被媒体曝光,但学校周边仍有销售,屡禁不止呢?

      海口市食药监局食品流通处一工作人员称,“五毛食品”的厂家多在外地。“平时我们建议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看清外包装上是否印有“QS”标志,即质量安全标志,以及相关生产厂家、厂名厂址等信息。”该工作人员说,而像一些“五毛食品”生产企业在当地工商、食药监部门均办理相关的证照,是有生产资质的。

      琼山区食药监局食品科一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前他们曾多次对学校周边的小卖部进行检查,“五毛”食品大多数是外地一些小企业生产,一些商家还是能够提供出部分“五毛”食品相应的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以及检验报告。“有了这些,说明厂家是有证生产,是由当地的相关部门颁发了证照,也有QS认证。”该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唯一担心的是,所在地的相关部门把关不严,使得一些企业“持证”生产不合格的“五毛食品”,销售到海南,这就使得他们执法存在难度。

      对于这样的食品,监管部门需通过抽样送检,确定食品中的确存在食品添加剂超标等不合格情况,那么才能作为执法依据,对销售商家进行查处或下架处理,而不能因为其价格低认为这样的产品有问题。

      该执法人员告诉记者,由于“五毛食品”种类繁多,要送到省级检测单位检测,时间最快也要一个月,这也给执法上带来了一定的难题。检测出有问题后,才能着手查处,由上级部门牵头追查源头。

      专家提醒

      “五毛食品”添加剂多多

      儿童长期摄入影响健康

      除了少部分“五毛食品”,大部分的“五毛食品”则能查询到QS认证、厂名厂址等信息,但这样就说明“五毛食品”能放心食用吗?

      在一包名为“手撕素牛肉”的“五毛食品”外包装袋上,记者看到,该食品配料共有6种,而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达到了13种,其中包括甜蜜素、水溶性姜黄色素、碳酸钙等,记者不禁疑问:这吃的究竟是零食还是添加剂?

      海口市食药监局生产处一负责人介绍,不少市民对于食品添加剂有所误解,并不是说所有食品添加剂都对人体无利,使用过量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这要求厂家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严格按照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不能超范围超量使用。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但不排除一些小作坊或生产企业为降低成本、延长保质期、提高口感,在食品中过量添加或超范围放入食品添加剂。“像企业为了节省成本,食品本应加糖,却加了甜蜜素或糖精来代替。”消费者尤其是未成年人仍属成长阶段,长期大量食用这样的食品,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一健康专家李丽萍告诉记者,这些“五毛食品”成本太低,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卫生难有保障,孩子们吃了很可能患病。

      李丽萍提醒广大家长,“五毛食品”里面有大量的色素、食品添加剂等,长期食用会沉淀在小孩的肾脏等,从而产生重大危害,还可能导致孩子厌食等症状。她呼吁,抵制学校周边的五毛食品,不仅是家长的责任,学校也应担负相应责任,政府职能部门更要对其“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