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多个小区出现私拉电线充电现象 供电部门提醒:物业应尽职监督
不久前,海口因台风天气带来持续降雨以及比较严重的积水问题,期间发生了一起疑似因私拉电线导致的漏电安全事件。那么,在小区(社区)生活中,居民私拉电线的情况是否普遍,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私拉电线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和危害?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对此,南国都市报记者进行了走访。
乱象
插座包裹塑料袋易引漏电
“明明已经安装了智能充电桩,可就是有些住户要从楼上拉下电线来自己充电。”在海口秀华路的一个老旧小区里,有住户吐槽有人私拉电线存在安全隐患。记者看到该楼栋一楼已安装了一排智能充电插座,但从楼上私拉下来的给电动车充电的插座不少于4个,有的甚至还没有防雨措施,直接吊挂着充电。
海口秀华路一小区多位住户私拉电线
而在秀华路宏泉商业广场对面的一个住宅区一楼铺面位置,记者看到有人直接用胶布包裹接口连接一根电线在室外墙上安装插座,正在给电动车充电,而连接的电线位置只是简单用塑料袋包裹。记者将图片发给电力部门专业人士查看,发现存在户外插座没有防雨罩、插座所用电线太细、电线接头多且没有包扎严实、电线靠近水管等4个安全隐患点,容易发生漏电、短路等问题。
此外,在海口万华路的龙兴公寓,记者就看到不少人私拉电线充电的情况。该小区同样有在电动车棚内设置专门的充电插座,但有些居民即使把车停在棚内,却是占用私拉插座充电,还有的则是停在楼道附近、窗户边用私拉电线充电,各类电线,各种插座,显得很杂乱,而为了防雨,还给插座包裹了塑料袋、塑料瓶等。
龙兴公寓住户私拉电线,插座仅用塑料袋包裹
记者通过走访海口多个小区和城中村发现,私拉乱接电线的现象并不少见,而且大多是出于给电动车充电的目的。有的小区居民私拉的电线和插座看着已经有些老旧,且电线较细,还直接搭挂在铁质扶梯和栏杆上,一旦发生电线破损漏电,扶栏杆下楼的人就可能发生触电。
原因
业主嫌智能充电桩偏贵
走访中,记者发现,新安装的智能充电桩(设备)的使用价格上偏贵,加之物业在管理中劝不见效,业主自身安全意识淡薄等,导致私拉乱接电线的情况难以控制。
“之前就是因为大家私拉电线比较多,其他住户投诉这样不安全,后来物业与相关公司谈了之后引进充电设备,可还是有些住户坚持私拉电线在楼下充电。”秀华路海秀卫生院旁的一老小区的物业人员告诉记者,物业劝止私拉电线业主多次,也曾剪断了不少私拉的电线插座,业主为此还与物业对骂,但事后还是出现私拉电线的情况。
该物业人员也表示,相对于从住户家里拉电线充电,智能充电设备安全性更高,但充电花费也相对高一些。有的反映3元钱充满一次电,比用自己电线充电贵,这也是不少住户拒绝使用的主要原因。
在海口白龙南路一小区业主表示自己用智能充电卡充电效果不佳,而且充满一次电花费将近3元。
此外,住户的安全意识不高也是原因之一。采访中记者询问了个别私拉电线的居民,有人表示,从自家小店铺或家中拉条电线来用很方便,即便放在外面露天位置,只要不随意触碰和破损线路,没什么隐患。
提醒
私拉电线易致触电、短路和起火
海口市供电局有关人员表示,住户私拉乱接电线隐患较多,需引起重视和警醒。“用户家中的电表和线路是供电部门根据用户家中的用电量来安装的,私拉乱接电线一方面增加线路负荷,加速线路老化,容易引发线路过载起火,另一方面,风吹导线,容易使导线绝缘皮破损,引发触电事故。”该人员说,用户私拉乱接电线,尤其是放在户外露天使用的,雨水进入插座,容易造成短路,烧毁家中电器。
为了消除隐患,供电部门人员建议,小区物业是小区管理者,应规范管理小区住户私拉乱接电线问题,如用户不听劝阻,可请消防、住建等职能部门处理。
此外,如果用户出于现实需要的确要增加线路来使用,就要严格按照规章走线,在线路前段加装漏电保护器,电线外侧加装PC套管,同时在插座上加装防雨罩,最好是请专业人员进行布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有关规定,过失引起火灾,尚不构成犯罪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应急须知
如触电该如何急救?
人触电以后可能由于痉挛、失去知觉或中枢神经失调而紧抓带电体,不能自行脱离电源。这时,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是救活触电者的首要因素。
助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
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出插销,以断开电源。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没电源开关或电源插销,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用有干燥木柄的斧头等切断电源线。
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断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现场急救的方法:
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如果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清醒,或触电者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随意走动,观察情况送医;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尚未中断,应使触电者平卧,速请医生治疗或送往医院;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跳动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应立即实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急救,并速请医生治疗或送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