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商会风雨沧桑百余年 商会骑楼旧址今尚在

10.11.2014  13:19

      原标题:百年商会续风云

      清末民初海口天福堂药店。

      红色商人邱秉衡

      位于海口市中山路骑楼老街的海口总商会旧址。陈耿摄

      海口商会的历史,其实就是海口工商业的历史,这段历史至今整整110年。

      1904年初,“海口商会”成立,1919年改为“海口总商会”,1930年时再改为“海口市商会”。

      110年过去了,海口总商会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沧桑岁月,回首,往事并不如烟。

      翻开历史的画卷,在海南岛北端,琼州海峡南岸,因南渡江由此奔腾入海而得名的海口,自宋代始,这里已是一个番舶、商舶聚集的场所。至明代,海口港“帆樯之聚,森如立竹”。到了清末民初,海口老街“商贾络绎、烟火稠密”,繁荣的商贸景象仿佛就在眼前。

      风雨沧桑百余年

      海口真正成为商港,是在清朝。据史料记载,清咸丰八年(1858年),清政府签订《中英天津条约》,开辟琼州为商埠,设立琼海关。光绪二年(1876年),开辟海口为商港,海口从此成为我国对外的通商口岸之一,与国内外常有商船往来,随之而来的外国货物也不断输入海口。

      随着商业的迅速发展,市场逐渐扩大,海口商人纷纷要求筹建商会,以“剔除内弊,考察外情”,通商情,保商利。光绪三十年(1904年),海口总商会应运而生。据悉,这是我国最早的商会组织之一,距中国近代商会雏形――上海商业会议公所的成立只晚了两年。

      据业内专家分析,海口商贸业之所以逐渐发达起来,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执政者对海运事业的重视,二是国内商业已逐渐发展起来。

      “海口总商会成立初期,正是海口港贸易和海运活动十分活跃的时候,因此,商会活动比较频繁。”对海口总商会历史颇有研究的原海口市人大委员会副主任芮锡森介绍,不过,随着外国货物的大量涌入,也曾使海南的家庭工业、手工业纷纷停顿倒闭,社会经济萧条了一段时间。

      1939年,日军登陆海南岛,海口随即沦陷。日本帝国在海口筑起飞机场、码头堤岸,为集中财力、物力服务于战争,特意执行统制经济政策,在工商联内设立“交易协会”,加以统制,海口商业完全被操纵,日本商人根据日本侵略军的需要,陆续来到海南,掠夺海南资源,海口总商会变得有名无实,本地商人不得不停顿营业,或者外出谋生。

      “旧时代的商会领袖因受传统文化影响,在经商活动中比较注重口碑和声誉。他们诚信自律,遵循老幼无欺的商业道德,并且热爱家乡,热心公益。他们中的先进分子,关心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积极追求进步事业。他们所留下的宝贵的精神遗产,是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的。然而旧时代,由于军阀割据、外族入侵、国家积贫积弱,商会组织不可能有大的作为,商会甚至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海口市工商联(总商会)主席叶茂说。

      1950年4月,海口市解放;同年6月,海口市人民政府成立,政府同军管会接管旧商会;12月,由海口市人民政府及工商局直接领导,成立“海口市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1953年7月,海口召开工商联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海口市工商联正式成立,商会由此过渡为工商业联合会(简称“工商联”)。

      “解放后,海口的商人们以极大的热情拥抱新的时代,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许多商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将自己的产业捐献出来,参加公私合营。”叶茂介绍。

      不幸的是,“文革”时期,海口市工商联事业再度中断,直到1982年,海口市工商联召开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工商联才算正式恢复活动。1991年8月,中共海口市委根据中央15号文件精神,批准成立“海口市总商会”,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即海口市工商联(总商会),使商会的事业从此日新月异,蓬勃发展。

上一页 | 1 2 | 下一页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