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双创”,还缺少一个顶层设计

18.09.2015  13:17

  与轰轰烈烈的“双创”比,“美丽乡村”似乎被人淡忘了。8月26日,旨在全省范围内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海南省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技术导则》印发。《导则》要求,按照“安全、经济、适用、省地”的指导思想,遵循发展性、相融性、多样性、共享性的“四性”原则规范和提高农村规划建设水平,实现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使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与农业生产、产业发展相结合,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形成丰富多彩的农村风貌,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和基础配套的均等和共享。

  两天后,8月28日,省政府在海口举行推进“多规合一”工作部省座谈会,向中央深改办和国家有关部委汇报我省推进“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工作进展,并就《海南省总体规划》征求意见。有关人士透露,“总体规划”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谋划“三个层级”,即全力推进中心城市、产业小镇、美丽乡村“三个层级”的城镇体系,实现就地城镇化和产业特色化的目标。美丽乡村建设在顶层设计中举足轻重。

  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规划先行。

  纵观美丽乡村建设至今走过的每一步,坚持规划先行、城乡统筹、整体推进的思路贯穿始终。2000年9月,海南在全国率先开展以“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2009年4月,《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颁布,为我省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全面行动规范。2014年《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指导意见(2014—2020年)》发布,作为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的升级版,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1000个。目前,在我省的两万多个自然村中,已初步建成特色风情小镇21个,美丽乡村60多个,60%以上已建成生态文明乡村,吸引社会资金近100亿元。

  靓丽的成绩背后,是对规划先行原则的肯定与坚守。

  规划覆盖不全曾是制约我省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村镇规划体系不全,部分乡镇总体规划编制迟缓。2011年在省“两会”上,有人大代表提出《加强农村规划编制和管理的建议》,认为农村建设杂乱无序、环境污染严重、基础设施不完善、建筑风格混乱缺乏特色等,严重影响了我省美丽乡村的长远建设。2012年2月8日《海南省村镇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印发,方案要求到2013年实现我省村镇规划编制的全覆盖。目前,我省已经基本完成全省204个镇(乡)总体规划和控规的编制工作,行政村和自然村建设规划编制实现全覆盖,为引导我省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坚持规划先行、保护优先,让海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得以长足有序发展,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撰稿人,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崔功豪先生曾称赞,海南在规划领域有两个举措领先全国。一是把全省作为一个城市来看待,城乡放在一起进行统筹发展规划;第二个就是全省性的新农村规划,这在全国的区域规划中具有开创性。

  与“美丽乡村”完备的、与时俱进的规划相比,“双创”的规划就少得可怜。突出的表现是没有一个总体的、全面的顶层规划,看上去处处都在“打补丁”:道路不好补道路,市场不好修市场,卫生不好抓卫生,绿化不好忙绿化,缺乏统筹兼顾,其结果必将造成极大的人力物力的浪费。花钱不少,变化不大。一些“双创”“喜报”现在读也感觉怪怪的:《“双创”启动1个月秀英区拆违10万平米》,《海口“双创”福利来袭,4亿元改造小街小巷》,《围绕“双创”目标高标准规划建设管理农贸市场》诸如此类。各自为政,各忙各的,不亦乐乎。在港澳开发区笔者看到,城管只对餐馆占道经营进行教育制止,而对餐馆卫生环境污水倾倒就“懒得管”了。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情况是,就算是“各自为政”的规划,市民也没有看到。比如市政市容委解决“脏、乱、差”问题的措施手段;比如水务局水环境整治的办法与目标;再比如商务局治理农贸市场“脏乱差”的规划进度安排等等。目前市民能看到的仅仅是《海口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应知应会手册》、《海口市”双创“工作知识手册》、《电动车的“八不准”》和《机动车的“三不准”》。

  “先规划再建设,无规划不建设”曾经是我省长期坚持的行动原则,而“双创”似乎让我们完全乱了阵脚。在这方面,希望“双创”好好向“美丽乡村”学学。(张界)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