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双创”获全国人大代表点赞 今年将注重建立长效机制

14.03.2016  23:33

      道路变宽阔了,城区变整洁了,市民变文明了……“双创”带给一座城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着。今年全国两会,海口“双创”也获得了全国人大代表的纷纷点赞。同时,全国人大代表、海口市委副书记、市长倪强在接受南海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是“双创”的决战之年,今年“双创”将注重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双创”强力治理城市管理乱象:投入4亿元改造858条小街小巷

      自2015年7月底海口“双创”工作开展以来,海口强力整治各类突出的城市管理乱象,让群众享受到整洁、有序、卫生、文明的生活环境。

      包括大力度整治占道经营和交通乱象,目前已拆除各类占道疏导点115个,取缔马路市场66个;查扣、处罚违法“三车”、电动车40873辆;教育警告违规电动车、泥头车共319527辆;查扣、立案处罚违法泥头车800辆和工地39个,罚款706055元。

      其次是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亿多元财政资金改造858条小街小巷;完成车行道修复75701.5平方米,人行道修复52114平方米,排水井盖提升、修复4000座;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已完的有龙华区国贸标准化菜市场1家,正在建设31家。

      还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全市种植三角梅3万株,海府路、琼州大道、龙昆北路、滨海大道等91条道路和新埠岛绿地、海府立交、国贸大院、华海公园等12个小游园及绿地苗木补植补齐工作也全部完成;火山公园、观澜湖景区、万绿园等一批景区的优化升级同时进入快车道。

      以及整治违法建筑,全市防违控违67.2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366.63万平方米。加快棚户区改造,全市推进14个连片棚改项目,投资103亿元,已完成改造棚户区2.45万户,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年度计划任务。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2015年中国第四次省会城市公共治理指数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30个省会城市中,海口市排名第9,首次进入前10名。

      “双创”也是民心工程:新增学位5050个开发公益性岗位关怀困难户

      在整治过程中,海口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关注民生,明确提出将“双创”工作打造成民心工程、民生工程。

      2015年,借助“双创”,海口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陆续新建、改扩建10所学校,新增教育学位5050个,推行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模式和“限费医疗”改革,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等,让市民享受到优质的基本公共服务。

      同时,还注重因地制宜引导分流本市困难居民的就业。对“双创”中受影响的小摊小贩困难户给以人文关怀,纳入低保户,并妥善解决实际生活困难。目前,海口已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企业安排就业等方式,对因“双创”出现就业困难、家庭困难的小摊小贩、残疾人等500多人给予人性化关怀和帮助。

      “双创”全国两会受关注:获全国人大代表点赞

      2015年,“双创”让海口方方面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也得到了全国人大代表们的纷纷点赞。

      “‘双创’既改造了环境又改造了人,既满足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又满足了老百姓生态环境的需要,既提高了城市的文明程度,又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符兴接受南海网记者采访时说。

      “‘双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城市的变化,这是一种民生福祉。”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中共海南省委统战部部长王勇点赞到。

      2016年“双创”重在建立长效机制:推进十大领域建设

      那么,2016年,“双创”又将如何发力呢?

      全国人大代表、海口市委副书记、市长倪强在接受南海网记者采访时说:“今年是‘双创’的决战之年,建立健全创建长效机制,巩固‘双创’成果,是今年‘双创’的重点。”

      倪强代表还表示,今年,海口从提升市民文明素养、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规范化建设等四个方面着手,拉长长板,补齐短板,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点针对海口市基础设施“对标”存在的薄弱环节,全面推进文化体育科普设施、环卫设施、农贸市场改造、水体治理、园林景观绿化、市政基础设施和小街小巷改造、交通设施、消防设施、环保设施等十大领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