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双创” 标注百年椰城的文明新坐标

09.11.2015  18:10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当今社会,绝大多数人生活在大大小小的城市中。城市给我们以生存的空间,城市包容我们的生活,城市与我们互为体表。文明是每一座城市的追求,也是每一座城市的发展归宿。拥有近千年开埠历史的海口,当然也不例外。

  今日的海口,越来越符合我们想像中的美好标准:街道马路更干净了,背街小巷更整洁了,流动摊贩不见了,商铺经营规范了,车辆停放有序了,交通违规现象也明显少了……

  看得见的变化令人可喜,看不见的变化更叫人欣喜。市民的公德意识和法治意识、规则意识增强了,不良行为、不文明现象减少了;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增强了,效率提高了;干部职工的作风加强了,斗志旺盛了……

  这一切,都缘于一场100天前开始的“双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活动。这场活动以疾风暴雨之势,席卷全市,包裹上下,涵盖四周,让海口的精神为之一振,面貌为之一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绽放出光芒四射的魅力。

   双创”抉择

  这是一次破茧重生的自我革命。

  从曾经的“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中转站到“华洋交汇,万商云集”的繁华港口,到我国最年轻的省会,再到今天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中心城市,海口已逐渐由一个边陲小镇蜕变成为著名的热带滨海城市。而今,在抢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海开发战略机遇大背景下,建设海上丝路战略支点城市、大南海开发的区域中心城市、海南“首善之城”的美好愿景,已经徐徐展现在220万海口人民眼前。处在历史新起点上的海口,正面临着传承文明、承续发展的历史责任,让城市迈向更现代、更文明、更美好。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海口,并没有给我们以担当历史责任的充足底气。

  乱摆乱卖、乱停乱放、乱扔乱贴、乱搭乱建……这是城市管理者眼中的海口;部分路段混乱不堪的交通秩序,到处脏、乱、差的街道,随时可见的不文明行为……这是游客眼中的海口;生活周围有成堆垃圾,小区角落有四窜的老鼠、蚊蝇,多处小街小巷黑暗难行……这是居民眼中的海口;城市规划建设先天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缺损,城市管理粗放缺位,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任务很重……这是中央文明办和国家创卫专家组眼中的海口;

  ……

  这样的海口,让我们为之掩面、为之痛心!这样的海口,如何能担起历史重任?这个问题,严峻地摆在当今的海口面前。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互相促进的结果,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以此来考量海口的发展,缺陷顿显。以物质文明论,海口2014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达46000元,进入了汽车社会,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物质富足。但在海口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羽翼丰满”的同时,城市的文明程度却停滞不前、屡遭诟病,成为海口振翅高飞“挥不动的翅膀”。有两个对比,可以明白地揭示海口的文明短板之“”: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只有9个不是全国文明城市、10个不是国家卫生城市,海口即是其中之一;三亚、琼海已是国家卫生城市,保亭是国家卫生县城,海口榜上无名。

  如此现状,与海口“首善之城”的地位极不相称。形势逼人!海口不能再等待。知耻而后勇,海口“双创”,正是以“刮骨疗毒”的勇气,进行一场自我革命,革掉城市管理之弊;正是以烈火焚身的勇气进行自我净化、自我提升,重新标注城市的文明坐标。

  这是一次捍卫荣誉的果敢抉择。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绝非是海口市一时兴起,偶然为之,而是该市于时代的大背景下寻求发展突破的必然之举,是在历史的时空中谋求城市腾飞的果敢选择。

  事实上,成为“全国文明城市”的渴望,海口已延续了十数年之久。查阅历年的海口市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知道,早在1998年,海口就提出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全国各地多个城市大踏步提高文明程度,先后成为“全国文明城市”的时候,海口的创建工作进展缓慢,几乎没有效果。17年过去,长路依然漫漫。

  而在当前,在国家对文明城市要求越来越高,考评标准越来越严,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双创”工作如逆水行舟,不进是退,慢进也是退。事实上,我省某市因连续两年在指数测评中成绩落后,已于2013年底被中央文明办取消提名资格。而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已殊为不易,要在同期内同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任务叠加,困难程度成倍增加。在此背景下,海口再次开启“双创”模式,堪称果敢而决绝。要在众多城市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有愚公移山的强烈决心,需要有破釜沉舟的拼死意志。这是一场实打实的硬仗,容不得半点的迟疑和后退;这是背水一战,许胜不许败。

  正如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孙新阳所言,通过“双创”来提升文明程度,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形象,对海口来讲,已经不是可办可不办的事情,不是办好办坏一个样的事情,而是必须办、必须办好的大事,是为海南争光、捍卫省会城市尊严和荣誉的大事。

  这是一着破解难题的绝妙好棋。

  众所周知,海口存在的各种无序乱象由来已久,既是管理之失、管理之病,也缘于文明之失、文明之病。要根治此症,就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由表及里,标本兼治,全面治理。具体说,就是既要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完善各种城市生活设施、惠民设施,及时疏导、矫正各种无序、失范行为,更要倡导文明道德之风,大力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引导城市走向更文明。

  “双创”正是达成上述目的的最好抓手。在“双创”的目标指引下,以整治城市“脏乱差”为突破口,将攻坚克难的矛头指向城乡环境卫生、道路交通秩序、日常市容市貌、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秩序、城乡公共卫生等问题有机整合到一起,既带动城市设施完善,带动管理水平进步,又带动公民文明素质提升,由外而内,由标到本,相辅相成、相互推动,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的目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双创”其实就是进行综合补课——补的是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升之课、城市规划建设之课、基础设施完善之课、城市管理精细之课。这些课补上了,海口的整体形象也就更加丰满、更加美丽动人了。

  在棋局对弈中,一着妙棋往往可以盘活全局,甚至反败为胜。“双创”,就是海口谋求城市发展、文明进步的一着“妙棋”。妙子一下,全盘皆活。

  这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文明建设。

  作为海南的“首善之城”,海口开展“双创”,影响并不止于海口,而是有着深远的“海南意义”。

  当下,我省仍有不少地方存在重发展轻管理、先发展后管理、硬发展软管理等现象。如何更好地营造居有其所、出行便利、干净整洁、安居乐业的优美环境,使城市不断朝着宜居、和谐的目标迈进,是各级城市管理者面对的难题。海口开展“双创”,剑之所指正是城市管理最薄弱的环节和欠账最多的地方。“双创”所遇到的城市管理、治理问题,所取得的正反经验,所采取的手段、方式、方法,对其他市县加强城市管理都有极大借鉴意义。通过“双创”,海口可以提升省会城市新形象,树立文明新标杆,引领省内其他城市推进管理和建设。

  这种影响力,也正是省委、省政府对海口市所期待的。省委书记罗保铭连续4年在参加省“两会”海口代表团审议时都强调,海口已到了管理与发展同等重要的阶段,管理也是生产力;在今年5月海口市召开的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罗保铭更是要求海口市要抓发展、抓管理、抓作风,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管理水平。省长刘赐贵今年以来先后9次到海口调研,十分关心海口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平时更是“微服私访”,到一些城中村、小街小巷实地察看。两位海南党政主官,对海口提出了殷切期盼:要坚持发展与管理并重,聚焦突出问题重拳治理,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管理水平,高水平打造首善之城和现代化滨海城市。

  更深一层看,至今没有一座全国文明城市的状况,与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全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国际旅游岛的身份极不相称,也与海南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的未来目标不相称。作为省会城市,海口不仅要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也应该是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的榜样。海口通过“双创”活动,有望打破这一格局,进一步改善旅游发展软环境,进一步夯实改革、开放的底气,向国内外、海内外展现海南亲和、文明、美丽的形象,使国际旅游岛建设更加蹄疾步稳。从这一点意义上看,海口“双创”与海南形象息息相关,与海南发展大局息息相关,意义十分深远。

   双创”谜底

  “双创”给海口带来了三大变化:城市面貌大为改变,各种城市乱象显著减少,城市环境变得整洁,城市设施得到完善;政府工作人员作风明显改变,变得更加主动、更加热情、更有效率;群众面貌也大有改观,变得更加文明、更加友善、更加宽容。这巨大变化让整个城市好像被“唤醒”了一样,显现出与以前截然不同的精气神,呈现出蓬勃向上、政通人和的局面。这一切变化堪称神奇,那么,制造神奇的谜底是什么?

   谜底之一:干部作风严实带来“双创”遍地花开。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一个地方的事业,兴在干部作风,衰也在干部作风。要想做成大事,没有坚强的作风那是不可能的。海口上一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途铩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一条就是作风不扎实、责任不落实。

  失败的教训惨痛而深刻。在这一次“双创”中,海口狠抓干部作风建设,为严实作风的贯彻定了基调。“双创”活动开始不久,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孙新阳就向全市干部职工发出号召:“双创”任务艰巨,容不得半点投机取巧,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把自己当成“愚公”,以“愚公移山”之志,努力夺取“双创”工作的最终胜利。这既是号召也是誓言,既是鼓励也是鞭策。市领导带头上阵,全市各级党政“一把手”全部担任“双创”工作“第一责任人”,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相应领导负责。在各级领导的带动下,海口市广大干部职工把“双创”当作践行“三严三实”、弘扬“5+2、白+黑”、“马上就办”、“钉钉子”、“拍拍看”四种精神的主战场,下基层、进社区的多了,想实招、干实事的多了,不辞辛劳、任劳任怨的多了,动真碰硬、迎难而上的多了,在“三车”整治、背街小巷改造、占道经营清理、农贸市场升级等一个又一个“双创”重点难点攻坚战现场,到处可以看到干部职工的身影。在很短时间内,全市就涌现出了吴静茹、薛根军等一大批“最美‘双创’人”。正是因为各级干部以上率下,一级带着一级干,层层传导压力,才能将作风的战斗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正是因为全市广大干部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以严实作风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双创”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执行严格的奖惩制度,也是保障“双创”中严实作风得以坚持的重要原因。“双创”工作能否强力推动、贯彻执行、取得成效,一个重要环节就在于监督检查是否到位、奖惩是否分明。所以,“双创”工作甫一展开,海口市就对全市干部发出严厉警告:“对于‘双创’工作,谁不重视、谁不努力,谁为官不为,谁玩忽职守,谁就是全体海口人民的‘公敌’!”8月1日,海口市“双创”指挥部开出第一张“罚单”:海口旅游文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因下属海口戏院周边卫生环境极差被问责,要求其上报书面检查和整改方案,并在媒体上作公开检讨。罚单一出,全市震惊。严厉的问责,如一池春水中投下的石头,激起层层涟漪。而随之而来的多个单位和个人陆续被问责的事实,让人们从中看到了海口誓夺“双创”成功的强烈愿望和决心。通过日常督办、专项督查、领导约谈等方式追责问责,3个月以来,海口市共下发督办通知254件1766宗,有51名干部职工因工作不力遭到问责;同时还推出直播问政节目,让官员直面群众、接受群众有关社会热点的问询。在这样的认真问责之下,全市干部职工作风为之一肃,工作面貌为之一新。正是这样奖惩并举、赏罚分明,才能激励和倒逼广大干部工作给力、干劲十足、成绩出彩。

  “双创”是一次干部作风的大考验、大洗礼。海口广大干部群众在这场考验中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有了这样的干部队伍,有了这样的干事豪情,何愁“双创”不能圆满成功?

   谜底之二:贯彻群众路线赢得广泛支持。

  依靠群众、深入群众和发动群众,历来就是我们党和政府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法宝。“联系群众如鱼得水,脱离群众如树断根”。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工作往往会事半功倍;执行不好,工作往往就事倍功半。这是经过大量事实证明的深刻道理。在“双创”中,海口以自己的实践再次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双创”是一项庞大的城市治理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涉及千家万户,如果没有群众支持,“双创”工作将难以开展。但是,“千难万难,用真心真情真利益赢得民心就不难”。只要把“双创”变为便民惠民的民生工程,让百姓在“双创”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双创”就不再难。海口从“双创”一开始就明白这一点,坚决把密切联系群众贯穿“双创”全过程。比如,他们在交通秩序整治、农贸市场整治、占道经营治理、小区卫生清理、夜市排档整治、违法建筑治理等专项整治行动中,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抓起,从群众还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改善城乡环境,提高民生发展水平,创造文明和谐生活,让广大群众从创建中得到实惠、看到变化。许多干部主动为困难群众的生计想办法、谋出路、谋利益。这样,“双创”就赢得了广大市民群众的支持,许多群众逐渐转变观念、形成共识,从旁观、抵触到支持、参与“双创”。

  又比如,他们开启“全民共建”的模式,“省市联动、军地共建、政企共建、全民创建”“双创”,广泛争取社会各界支持。这一举措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省委办公厅专门下发《深化省市共建推进“双创”工作的通知》,推进省市共建工作,各省直单位、驻市单位的职工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上街整治环境、开展文明劝导,也纷纷遵守文明规范、参与文明志愿行动;驻市军警部队主动派员参与配合“双创”工作;广大企业也纷纷加入其中,出人出钱出力;沿街经营性或非经营性单位、相关个人等纷纷签订责任状、积极开展“门前三包”工作,等等。这样,一场由海口市主导的“双创”,变成了一场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人民战争”,不断取得突破。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满园春。只有坚持全民参与,才能让“双创”深入民心,释放全社会的能量,形成“双创”的强大合力,为创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这场攸关海口城市发展、民生福祉的“双创”战役中,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战斗员,个个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推动者。你我都是如此,你我都应如此。

   “双创”坐标

  希腊哲学家欧里庇得斯曾经说过:“诞生在一座有名的城市里,这是一个人幸福的首要的前提。”作为海口的一员,我们从来不曾停止过对这座城市的未来的美好想象。

  不管你是赞成还是反对,“双创”的确在改变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在改变我们身边的生活,在改变我们周围的人,甚至包括我们也在被改变。

  “双创”是海口一个好的开始。文明素养的提升,要靠教育的潜移默化,更要靠长久地身体力行。“双创”正是从每一个实实在在、细小入微的文明细节,对市民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进行引导和规范。“双创”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城市环境,引导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倡导了一种新的文明风向,提供了一种新的价值追求。“双创”自上而下,由外到内,扫除了城市发展的积弊,提升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也将带来城市破茧成蝶式的重生。

  但是,海口的目的不能仅止于此。作为有千年开埠历史的一座城市,海口应该思考如何通过“双创”,来标注自己的城市坐标。

   坐标之一:城市文明坐标。

  每一座城市,都是文明与文化的载体,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庇护所,更是人文情怀、制度传承、文明延续的纽带和区域文明的集中体现。“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卫民”,城市不仅能够给人们提供安全感,也给人们更多创造财富和享受财富的机会,尽享制度之下的自由和文明之上的愉悦,满足人们对生活的设想。而与此同时,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等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也会催生与之相匹配的城市文明。现代化、城市化的方向,就是更集约、更高效、更文明、更科学。

  从城市文明到文明城市,是城市发展的规律。在城市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获得较高发展水平之后,追求精神文明的高度必然成为社会更高发展目标,创建文明城市也成为了城市进一步发展繁荣的必经之路。作为具有百多年历史的海南最大城市,作为海南的“首善之城”,作为国际旅游岛的中心城市,作为将来海上丝路战略支点城市,作为大南海开发的区域中心城市,海口应尽快确立自己的文明坐标,确立文明建设的明确目标,不断提高城市的文明,以期在当今的城市版图中占有一席之地。

   坐标之二:城市精神坐标。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精神,就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一样。城市的精神,昭示着城市的价值观取向,体现着城市的生命力,代表着城市的追求。像深圳市,从城市建立一开始,深圳人就体现出一种年轻有为、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久而久之,这种奋斗精神就成为深圳的精神底色,一提起深圳,人们往往就会联想到奋斗、努力等字眼。这就是城市精神的魅力。

  海口这座城市的精神是什么?或者说,海口的城市精神以什么价值观为取向?从这次“双创”海口广大干部群众的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愚公移山、“5+2、白+黑”、“马上就办”、“钉钉子”、“拍拍看”等精神的大力弘扬,团结协作、互帮互助、诚实友爱等行为的大行其道,让我们看到了海口人的精神境界,看到了海口人的价值追求。通过这些,海口人可以清楚了解自己的精神特质,知道自己的精神追求,从而确立自己的精神坐标,为海口的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穹平)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