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十大新闻人物陈灿:打违战线上的“老黄牛”

18.02.2016  21:57

  记者林韦玮 特约记者吴彭保 通讯员陈创淼

  海口秀英区城管执法大队副队长陈灿被2015年评为海口市十大新闻人物,是目前唯一入选海口市十大新闻人物的城管系统干部,组委会授给他的颁奖辞是:“他每天都奋战在违建整治第一线,违建的巡查、拆除前后的踩点、做计划、验收上报,他都亲自参与。他工作极其认真负责,雨夜进村入户开展工作,下达执法文书、顶着白眼甚至谩骂坚持做群众的思想工作,确保拆除工作顺利完成。秀英区每一宗违建的查处到最终处理都有他为之付出的辛劳与汗水,凡是他负责或接手的工作,必定用最高要求来完成。

  任劳任怨 从不讲条件

  2015年9月,秀英区率先启动了打违三年攻坚战,打响攻坚战“第一炮”,全年共拆除944宗违建,总面积达80余万平方米,而每一宗违建的查处到最终处理都饱含秀英区城管执法大队副队长陈灿为之付出的辛劳与汗水。

  陈灿在大队主要是分管打违验收与分类处置等工作,但对于他来说,工作永远是分工不分家,违建的巡查、拆除前的踩点、做计划、联系机械设备、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拆除后的验收上报及归档等等,他不仅亲自参与,而且还是部分具体事务的负责人,工作涉及面很广,强度也很大。秀英区城管局执法监督室主任王灿说:“陈灿工作起来从来不讲条件,他是打违战线不折不扣的‘万金油’”。

  迎难而上  从不叫苦叫累

  秀英区儒益村是海口市分类处置的试点村之一,由于个别村民和外来人员在村庄范围红线外违法抢建,违建多达39栋,秀英区政府决定对这些违建进行拆除。为了按时通知到每一个违建户,完善法律程序,陈灿多次带人前去踩点,并挨家挨户上门开展工作,但许多违建户不是白天不在,就是避而不见。为此,陈灿与同事们连续两个晚上进村入户开展工作,其中一个晚上下大雨,陈灿和同事们冒雨进村,自然不会受到违建户们的“礼遇”,但他们顶着白眼谩骂甚至是被围攻的危险,挨家挨户进行告知,下达执法文书,开展思想工作……几天后,秀英区执法部门进村对违建进行拆除,没遇到大的阻力,拆除工作顺利完成。当天,秀英区政府还专门组织全区村居两委干部等到现场进行观摩警示教育。

  去年12月底,秀英区成功拆除了石山镇11栋违建别墅。当时很多别墅正在建设中,经查无法提供合法手续,执法调查人员已当场责令停工,但业主从不现身,不论是停工还是整改通知,均无法下达给当事人。为彻底摸清别墅的主人和重要信息,陈灿带领城管执法人员多次深入村庄走访调查,但因涉及村民利益,大家避而不谈,遇到的阻力可想而知。每次执法人员前来执法,卖地村民就会站出来阻挠,称盖房是自家住房需求。陈灿和同事们为摸透别墅的来龙去脉,他们多次进行了大量的取证工作,认定非法转让农村土地和违规乱建情况确凿属实,并对拒不接受调查和通知的业主进行了留置送达,先后要求自行拆除和强制拆除。11栋违建别墅最终被依法拆除,而陈灿粗略地计算了一下,他和同事们为了这些别墅,至少跑了不下60趟,“腿都跑细了。”陈灿开玩笑说。

  对于陈灿来说,违建是阻碍秀英发展的“拌脚石”。为此,在违建的查处上,不管多难、多险、多累,他从不退缩,从不叫苦叫累,而是勇往直前,坚守自己作为一名城管人应有的职责。

  每一处违建背后,都或多或少涉及到大小不一的利益,经常也会有人直接或通过熟人、朋友找陈灿,让他对违建“网开一面”,或请他帮忙疏通“关系”,给违建开“绿灯”,但每一次都被陈灿婉拒,在他的心里有一根不可触碰的“红线”,绝不拿手中的“权力”与人做交易,特别是涉及违建方面的,更是不能让欲望的大门张开一丝缝,因为他深知这些行为法律不许、社会不许,他的人格、党格与良心也不许。

  海口网2月18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