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交通拥堵成诟病 欲打造“公交都市”来缓解

01.07.2014  10:09

  随着海口不断发展,包括电动车在内的各种车辆在不断增长。然而,现有主城区内的道路空间却越来越有限,节假日及上下班高峰期,部分路段日渐拥堵。

  面对市民的出行需求,海口市政府提出“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要把海口打造成为“公交都市”化解百姓出行难。

   忧患:车辆日增 城市渐堵

  记者日前从交警部门获悉,目前海口登记注册的蓝牌合格电动车数量已经超过30万辆,而且呈逐渐上升趋势。

  而海口的汽车数量每年也在以6万辆的速度增长,目前已经突破42万辆。“电民”们和车主们都在呼吁扩大道路空间。

  海口市交警部门曾给出道路日渐拥堵的几个原因:小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市区主次干道趋于饱和;非机动车(电动车)增长快,干扰道路交通秩序;由于老城区特点,道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存在结构性缺陷,道路衔接关联差,路网承担能力弱;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低,交通运输效率不高。

   治标:优化交通组织

  从7月1日起,海口市相关部门将开展为期半年的电动车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这是海口市历史上最长的一次电动车专项整治。海口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尽管海口市跨过“超标车”时期,但是,电动车的规范管理依然任重道远。

  海口市交警支队设施科负责人告诉记者,海口将分期分批对未设置非机动车道的道路设置隔离护栏,对人行横道线绿化带进行改造,对循环道路、环形交叉路口完善非机动车过街设施,分别在国兴大道、美祥路、大英山西三路等路段设置机非隔离护栏,充分考虑电动自行车的通行权,让机动车、非机动车各行其道。

  与此同时,近年来,海口市通过打通断头路及优化交通组织建设,局部区域交通拥堵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比如国贸片区的“大小循环”交通组织盘活了区域路网。

  治本:实施公交优先

  “与广州、南京等省会城市相比,海口城区相对较小,但是电动车的密度却很大。”海口市交通联系办有关负责人分析,原因还是在于海口城区范围不大,电动车充电一次的行驶里程足够往返,市民更愿意选择这种“点对点”的交通工具。

  因此,要控制机动车、非机动车增长,需要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打造便捷的公交体系,方便市民出行,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市民放弃汽车、电动车,选择搭乘公交车出行。

  据了解,海口市政府从去年开始,已经提出“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将把海口打造成为“公交都市”——构建具有海口特色的公共交通系统“优质公交”、“安全公交”、“绿色公交”、“智能公交”。

  “海口市将加快建立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公共交通(BRT)为骨架,以常规公交为主体,以出租汽车和慢行交通为补充的城乡一体化绿色公共交通体系。”海口市交通局有关负责人说。(记者 李关平)


相关报道:7月1日起琼州海峡海口往返海安航线客滚船定点发班
                    海口金滩路招生划片受质疑 教育局:属海港学校招生范围
                    海口中小学随机摇号派位入学细则将于7月中旬出台
                    海口住户价值80万花梨木被偷 悬赏10万寻线索(图)
                    海口街头黄牌电动车仍不少 退市超标车流向乡镇
                    不招标不听证 海口数字信息亭如何顺利审批
                    海口将进一步规范道路标志信号灯等 向市民征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