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首次批捕使用伪基站嫌犯 9涉案人称不知违法

10.06.2014  20:45

  今年3月21日,海南国际会展中心车展现场,很多手机用户几乎同时收到了某品牌汽车的广告信息。原来,这是某汽车公司业务经理租用了一个“伪基站”(俗称“短信机”)发送该品牌汽车广告信息……海口警方侦破了系列以“伪基站”方式发送房产、汽车等广告信息的违法犯罪案件,抓获了广告公司老总、酒行老板、咖啡厅老板、品牌汽车业务经理等14个犯罪嫌疑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80后”及“90后”。日前,海口检察院分别以涉嫌非法经营罪、破坏公用电力设施罪批捕9名犯罪嫌疑人。

  据悉,这是海南首次批捕出售、使用“伪基站”犯罪嫌疑人。

   栽了

   1.5万购“短信机”5.5万卖出

  34岁的刘某在海口经营一家广告文化传媒公司。因为工作的关系,刘某常常上网浏览一些关于广告方面的设备。去年12月,刘某花了2.2万元从淘宝网上买了一套“短信机”设备,之后他以4万元的价格卖给了三亚一家文化公司,获利1.8万元。今年3月,刘某以1.5万元/套的价格,再次从淘宝网上买了2套“短信机”设备后,  开始推销这种设备。今年3月14日,刘某以5.5万的价格,将其中一套“短信机”设备卖给了王某,入账4万元。日前,刘某因非法经营罪被海口检察院批准逮捕。

   栽了

   买“短信机”租给他人发广告

  王某今年24岁,海口人,他与人合伙在海口开了一间咖啡厅。因为咖啡厅即将开业,王某准备给咖啡厅做做宣传。可是,王某又还没想好怎么做。而与他一起合伙的吴某和刘某是好朋友,之前也是广告行业的,便介绍了王某和刘某认识。

  在刘某大力“推荐”下,王某和吴某一起买了一套“短信机”,准备用来给自己的咖啡厅打广告,同时可租给别人赚钱。

  几天后,吴某就给这台“短信机”拉来了出租业务。在某汽车公司做业务经理的陈某想在车展现场给参加车展的人发广告信息,听说有这么一台“好东西”,打算租来用,但表示要先试用。3月21日,王某带着新买的“短信机”来到了海南会展中心车展现场。由陈某告知所要发送的信息内容,王某“操刀”,使用“短信机”干扰公用通信网络信号,通过强行拆除区域内手机合法用户与运营商网络之间的正常联系,强制将手机用户绑定到其网络上,并向手机用户发送了35799次广告信息。因为“短信机”的干扰,被强拆的手机用户出现正常通信瞬间中断现象。

  王某和吴某均被批捕。

   栽了

   利用“短信机”推广广告业务

  犯罪嫌疑人卢某为推广其经营的海口某广告公司广告业务,2013年10月以人民币3.4万元的价格从深圳购买一套“短信机”,同年11月,私人酒行老板林某与卢某签订合同,委托卢某为其发送有关酒类、皮革以及家电等内容的广告信息共120万条,先后支付卢某价值7万余元的酒及人民币6240元。卢某和林某均被批捕。

  今年3月20日,海口警方在滨海大道与玉沙路交叉口附近一轿车内将正在用“短信机”发送垃圾短消息的卢某广告公司员工唐某抓获。在唐某带路下,卢某及其工作人员公某落网。卢某多次指派公司员工公某等人先后在海口和文昌各繁华路段非法发送广告信息。公某也被批捕。唐某因系情节较轻免以追究。

  犯罪嫌疑人陈某林、林某丁以及黄某来也因涉案“短信机”而被批捕。2014年3月初,陈某林提供2万元经费,指使林某丁和黄某来多次利用“短信机”发送非法彩票信息331989条。

  据海口市人民检察院办案检察官介绍,“短信机”设备包括手提电脑一台用于编辑信息,其他设备包括天线、蓄电池、工模手机等,便于携带和移动,不法分子一般开车跑到人群密集区域,发完就跑。“短信机”能模拟其附近的公众移动通信GSM基站,强行拆除该区域的手机合法用户与运营商网络之间的正常联系,强行将手机用户绑定到其网络。“以‘短信机’为中心,方圆三公里的面积都是覆盖范围,在该范围内所有手机用户都将能被捕捉到。被强行干扰的手机用户会出现正常通信瞬时被中断的现象。

  办案检察官告诉记者,被批捕的9名涉案人员均表示自己不知道使用“短信机”推送广告是违法行为,“个人非法生产、销售‘短信机’设备三套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5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2万元以上的即构成非法经营罪。而非法使用‘短信机’设备干扰公用电信网络信号的,以破坏电信设施罪追究刑责。”(通讯员 郭艳华 记者    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