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首次大型旅游船弃船演习在三亚举行

18.06.2014  17:28

6月18日,三亚市政府和海南省海上搜救中心在三亚联合主办海上客船消防与救生演习,这是海南地区首次大型旅游船弃船演习。整个演习时长1小时,按海上实际遇险处置情况设置场景,检验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船舶自身的应变能力。本次演习共有三亚地区17艘海上公务船和旅游公司船舶参与,承担弃船任务的“海通号”是目前海南地区最大的旅游船(450客位)。图为演习现场。中新社发 尹海明 摄

  中新社三亚6月18日电 (记者 尹海明)三亚市政府和海南省海上搜救中心18日在三亚联合举行海上客船消防与救生演习,这是海南首次举行大型旅游船弃船演习。吸取韩国籍客滚船“岁月号”翻沉事故教训,此次演习按海上实际遇险处置情况设置场景,检验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船舶自身的应变能力。

  三亚市副市长李向明表示,三亚市近年来海上旅游发展迅速,2013年旅游客船达到240余艘、邮轮196艘次,运送旅客498.2万人次、邮轮旅客11.66万人次。本次演习对提高旅游船舶自身的应变能力与辖区应急处置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本次演习共有三亚地区17艘海上公务船和旅游公司船舶参与。承担弃船任务的“海通号”是目前海南地区最大的旅游船(450个客位)。

  当日上午9时,演习模拟“海通”号在航行过程中船舶机舱着火,船长立即疏散乘客、组织船员灭火,同时报警求救。

  接报警后,三亚海上搜救分中心立即对遇险船舶的信息进行核实,并启动应急预案,将险情上报的同时协调5艘船只前往事故现场救助。

  “海通号”船员组织灭火无效,船长宣布弃船,吊放救生艇、释放救生筏,组织乘客和船员弃船登艇筏逃生。三亚海上搜救分中心收到弃船报告后,增派3艘船只前往救助。

  救助船赶到现场后,成功救助转移“海通号”救生艇、筏上人员,并利用高压水枪对“海通号“实施灭火。人员转移完成后,“海通号”船长报告三名乘客疑似疏散时落水失踪。三亚海上搜救分中心立即组织四艘船只对失踪人员展开搜寻,半小时后救起3名落水人员。

  据三亚海上搜救分中心介绍,本次演习针对三亚地区海上旅游客运船舶大型化,项目多样化的特点,演练科目凸显船舶自救应变环节,通过演练指导船舶如何在第一时间开展自救、有序组织旅客撤离的能力,最大限度降低损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