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首届自然笔记大赛走进红树湾湿地公园(图)

28.07.2015  09:20

  中新网海南7月26日电(徐昆仑)7月25日,海南红树湾湿地公园来了一群不同寻常的小游客。他们活跃,却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拍照留念,而是全身心投入自然怀抱,走走停停,悉心观察,不时在纸上写画。他们,是外号“松鼠”的海南首届自然笔记大赛参赛者。

  当日下午,随行导游讲解了湿地复杂的环境特征,生态结构及重要的生态价值,这群小游客或悉心聆听导游讲解相关知识,或聚精会神地观察周边植物生长特性,或倚靠栏杆在纸上认真做着自然笔记,时不时轻声跟同伴交流心得。在神秘的大自然面前,他们安静而专注,眼神流露出求知的渴望。

  “自然笔记的灵魂在于近距离的自然观察,”松鼠学堂工作人郝姗姗表示,自然笔记没有特定的形式与要求,可以随性发挥,通过深入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鸟一石,用图文的形式记录大自然千变万化的瞬间,同时也记录下自己观察自然过程中的心路历程、生命感悟。“去一个景区,拍一堆照片,只能说明你到过那个地方,却没有留下更深层次的记忆。与下车拍照、上车睡觉的普通旅游不一样的是,自然笔记,是一份亲手绘制的珍贵回忆。

  在问及举办活动的缘由时,郝姗姗直言,虽然现代社会物质生活在不断丰富,养尊处优的孩子们衣食不缺,但很多孩子出现了“自然缺失症”倾向。

  据了解,“自然缺失症”是2005年由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丛林中的最后一个孩子》中提出来的一种现象,即现代城市儿童与大自然的完全割裂。孩子们处在高科技的包围中,已经远离大自然,有些孩子在自然环境中反而会手足无措,丧失与自然亲近的本能。因此,郝姗姗希望更多的家长能参与游学活动,带孩子走进户外,直接接触、感受和体验自然,同时也增强孩子的环保意识。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关于自然缺失症的讨论,我深有体会。平时工作繁忙,与孩子交流太少。”参加游学活动的周女士表示,“游学活动不仅培养孩子热爱和探索自然的兴趣,同时也在此过程中增进了我们母女间的感情。”虽然孩子没有绘画基础,但是她乐意陪女儿参与这种寓教于乐的游学活动,“因为这种自然教育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除了吸引普通公众参与,愈来愈多的专家学者也自发融入到这项公益活动中。

  “接地气,”海南医学院药学院副教授曾念开博士对此评价说。平时的他要么在野外采标本,要么在实验室做研究,“很少做科普的事情。”他在欣然接受松鼠学堂邀约后,开办了一场生动有趣的“萌萌哒的蘑菇君”讲座。令曾念开欣慰的是,讲座后不久,他便从“松鼠学堂”的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一个6岁小女孩在听完讲座后回家画就的一幅蘑菇图,“比自己的论文发表还高兴!

  曾念开希望通过他的专长,利用松鼠学堂搭建的沟通平台,和大家一起分享自然的美,撒播热爱自然的种子,“这是我们应该做,过去却很少做的事情。

  据了解,松鼠学堂是海南首家专注于自然教育与生态游学的公益机构,将通过线上网络微型博物馆配合线下公益讲座及专家带领的生态游学等系列活动,建立海南休闲旅游解说体系与深具海南特色的伴手礼品牌。截至目前,松鼠学堂共举办了20次公益讲座,30余次游学,吸引近5000人次参与,在海南取得了广泛的公众认知和良好的社会反响。

  本次自然笔记大赛活动主题为:身边的植物。作品征集时间为2015年7月至8月30日,专家评审时间为8月30日至9月15日。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