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通报“糖精枣”事件查办情况 个别办案人员被批评

04.09.2015  22:08

      原标题:海南通报“糖精枣”事件查办情况

      个别办案人员被批

      9月1日,本网对海口南北水果市场近期每天大量“糖精枣”流向市场现象进行了独家披露,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9月4日,省局召集海口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琼山、龙华、美兰和秀英4个区分局负责人,对此次事件查办情况等进行通报。会上,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长对个别单位和办案人员提出严厉批评。记者稍后发回详细报道。

      糖精钠是一种有机化工合成产品,没有营养价值,短时间内吃多了会减少血小板,抑制血液再生,对肝脏、肾脏都会造成不利影响,严重了可以致癌。2015年5月24日正式实施的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中明确,糖精钠、甜蜜素两种添加剂的允许添加范围内,不包含新鲜水果,也就是说,新鲜水果禁止添加糖精钠、甜蜜素。滥用上述添加剂将鲜枣变红、增甜后的枣,网上被称为“糖精枣”、“毒枣”。

      【姜飞调查】大量“糖精枣”经海南南北水果批发市场流出

      记者调查发现,最近一段时间,海南最大的水果批发市场:海口南北水果市场上,每天都有大量类似“糖精枣”流向全省各地。近日,记者利用近一周的时间,经过不分昼夜的蹲守,摸清了这些“糖精枣”来源和流向。

      现场查获的“糖精枣”

      海口查获大量疑似“糖精枣”

      海南最大水果批发市场每天大量“糖精枣”流向市场

      举报:海南最大水果市场内出现大量“糖精枣”

      8月26日,记者接到知情人士反映,每天凌晨3点到6点之间,海口南北水果市场内都会有大量用糖精钠、甜蜜素两种添加剂浸泡变红、增甜的“糖精枣”销售。接到线索后,记者对海口南北水果市场进行了走访调查。

      位于海口市中山南路上的南北水果市场,算得上是海南全省最大的水果批发市场。每天从凌晨开始便热闹非凡,市场内外车水马龙,叫卖声和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

      8月27日凌晨3点30分左右,记者来到南北水果市场A区走访发现,整个市场上卖枣的档口不多。对市场走了一圈之后,发现A区7号铺面,停放着一辆牌号为“粤GRC618”的蓝色货车,车上装着满满一车鲜枣。

      一名操着苏豫皖一带口音的男子站在车后,面前摆着一筐筐鲜枣,以每筐90元的价格销售,每筐鲜枣重约15公斤,每斤鲜枣的价格在3元钱左右。记者注意到,这些鲜枣个头并不匀称,品相一般,不过,很多鲜枣都出现了均匀的红色。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鲜枣的价格每斤都在12元左右,由于这里售卖的鲜枣价格便宜,前来购买的小贩络绎不绝。记者在现场观察了约20分钟,至少有7名商贩前来购买鲜枣,卖枣的男子一边卖枣一边机警地向四周张望。

      看到记者靠近摊位问价,男子称价格肯定是市场上最低的,并让记者可以现场品尝,称他车上的枣特别甜。记者从筐内随手拿起一粒鲜枣,发现上面还沾着水,将枣放到口中,不等咬烂,枣皮外面的水就甜得有点发腻、发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