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菜价高于全国均价13%到15% 多因素导致

08.05.2015  18:47

  长期以来,海南“高菜价”成为广大市民的心头之痛。5月7日,海南省商务厅副厅长李龙生和海南省物价局副局长董德标指出,海南的蔬菜平均价格比全国均价高13%至15%,这一结果是众多因素共同造成的。

海南菜价现状:高于全国均价13%到15%

  “就2012年以来的数据看,海南的蔬菜均价比全国均价高13%到15%左右。就以北上广为例,海南的菜价比北京上海略高一些,但是比广州还是相对较低。” 针对百姓反映的菜价高的问题,董德标提到。

  董德标指出,多年数据表明,每一年菜价的平均值都要比上一年高出10%到20%,这个数据的时间跨度是从88年建省,到2014年底的。但海南省自2012年开始抓菜篮子工程,在海南省政府领导下,各部门齐心协力开展了诸多工作,获得了不错的成果。

  董德标认为,2014年是本地菜价的一个转折点,数据显示2014年的平均菜价跟2013年同期相比没有增长,基本持平,甚至出现下降,这是建省之后第一次出现菜价和上年同期比没有增长,也是第一次菜价没有“跑赢”CPI。

  “尽管如此,相关部门在海口做过调查,对于教师公务员这个阶层的居民来说,菜篮子指数人均每月达到一千元,其工资收入大概四千元左右,这个数据表明,教师公务员工资的25%到30%要用于采购粮食蔬菜。而其他较低收入的家庭,大多数人一半以上的收入要用来买菜吃饭,所以显得压力比较大一些。” 董德标补充道。

本地菜价格“胜过”外地菜

  李龙生表示,多年以来,海南一直认为自己是全世界最大的菜篮子基地,这个概念其实是存在前提的。在冬季,海南确实可以称作是全国最大的菜篮子基地。海南是冬季瓜菜全国最大的菜篮子基地,即指瓜类和根茎类的蔬菜,比如尖椒、豆角、茄子及苦瓜,这几样大品种是冬季的海南产量大品种质量好的农作物,是出岛供应全国的主力军,“而对于叶菜来说,几乎没有出岛的,因为产量确实不高,本地需求都无法满足。这一点很重要,海南的蔬菜总体上虽然产量大,但是结构上无法满足本地消费者的需求,所以海南同时也需要大量调菜入岛。

  在产菜的淡季,比如每年的5月份到11月份,这一段时期内,以海口市场为例对市场上销售的菜进行统计,大陆菜的比例大概占到60%到70%左右。如果把目光放到冬季,例如12月份到第二年的4月份,这几个月就是菜篮子优势时期,这个时候本地菜和大陆菜的比例,在海口市场可达50%对50%,甚至当本地菜比较集中产出时,这个比例可达60%对40%,总体来看本地菜在菜篮子优势时期是在50%上下波动的。当前,海南的菜价是要低于全国平均价格的。现在正值海南生产条件最好的季节,尽管进入末期,但目前的总体价格相对平稳,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多重因素导致海南“菜价高

  那么,海南的菜价为什么会这么高呢?李龙生认为,从生产环节看,原因有蔬菜无法自给自足和海南本地菜品种较少,蔬菜种植规模化程度低,土地、人力和农资成本高;从流通环节看,原因有流通业的组织化程度比较低,流通成本高,其中包括运输的成本、包装的成本、冷链的成本及人工成本等;从零售终端来看,农贸市场的摊位费较高等一系列因素,推高了海南的菜价。

  同时,作为旅游热门地区,去年来岛人数已经突破四千万,旅游人口的消费能力较强,直接推动了物价菜价的上涨,这些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

  除了客观方面的因素,董德标指出,主观方面的工作亦存在不足,比如说市县政府对于菜篮子建设不够重视,许多传统的,特别是城镇中心城市周边以前都是蔬菜种植地,现在这些种植基地基本上改成房地产建设了。其次的话就是在管理方面需要加强,基地和大棚,到了夏季可能撂荒的情况会比较多。农民种植叶菜的热情不高,普遍进行瓜菜的种植。投入方面也有不足的情况,比如说征收价格调节基金,价格调节基金不低于30%用于菜篮子建设。要求整合涉农资金,集中资金来投入,但是现在也比较分散,导致这个效益还没有发挥出来。以上这些情况,就属于主观方面投入不足,重视不够,监管不到位。包括机制建设,就是应对灾害天气这一块,应对不及时等问题造成菜价的波动,这些主观方面的因素,仍存在改进空间。

  总体来看现状,可以做出几点总结。环节是第一个方面,本地菜上市大概要经过三到四个环节,外地菜大概四到五个环节,夏季主要靠外地菜,这个比例应该在70%左右。在物流成本预冷的成本环节上,比内地偏高。其次,海南现在的生产方式还是以传统的手工生产作业为主,散户种植的比例在50%以上,劳动力成本偏高。然后,海南的市场容量小。这个差距体现在海南的零售摊位上,每个摊位每天可能卖出去两三百斤,三五百斤的量,这样一来固定费用就显得很高。

  “所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岛屿这种远离大市场,一级农户散装比例过高,终端消费量过小,综合测算,实际上每个环节没有很高的利润,中间成本高。这几年的菜篮子建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包括我们建立的菜篮子市县长责任制,每年对于菜篮子建设都会进行考核与督导。从基地建设来看,这几年我们落实了13.85万亩基地的目标,按照每人一天一斤菜,70%的自给率来考虑供给,到去年底已经完成了15.34万亩的常年蔬菜基地的建设。大棚的建设规模达到了2万多亩,大棚占比达到了15%,这些都属于物质条件和基础,只有大力发展生产才能谈得上保供稳价,”董得标补充道,“但是从大市场建设的角度来看,现在明显面临着一个市场的摊位过少,竞争不充分的问题。

  “只有进一步的竞争,更多更充分的竞争才能把菜价拉到一个合理水平。”董得标总结道。(冯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