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茶点“名角”登场

24.11.2015  12:08

  舌尖上福禄寿

  徜徉在海南文昌老街悠闲地享受着老爸茶,心情仿佛渐次愉悦起来。名为喝茶,实则为茶点而来。其中,三角馏像是发挥了某种正能量,将人远远地吸了过去。

  三角馏的外形像极了江南的红菱角,似乎锋芒毕露的刚性汉子尽显神威,然而其入口则绵软溢香。原来三角馏是采用当地特制的淡香的牛洗粉和糯米、玉米面揉在一起,搅碎成像柔软的棉花糖般,再续开水不停地搅拌,揉成面团,分成若干小份,包馅捏成三角形即可蒸熟入食。难怪上了年岁的长者或是牙齿不好的茶客,总是将软糯的三角馏作为茶点首选。

  作为海南著名的有馅粑食,三角馏咸甜有别,咸馅里含有豆腐、瘦肉、红豆等;甜者市场略显广阔,当然离不开具有本土特色的椰子肉泥,加上适量姜末和红白糖,椰汁与姜汁相互交融,霸占在舌尖上,回转在口腔里,恰似恋人般甜蜜的缠绵,让喜好甜食的朋友们不能不爱。

  三角馏不仅被视作很好的下午茶点,其实将其作为早餐也是不错的选择。三角馏不但在老爸茶馆里有供应,而且在沿街的路边或清晨的集市上也常有挑担者零售自家制作的这种紧俏货。无暇做早餐的人们,免不了花上几元钱买得三角馏,换来一份轻松和方便,还有一份早安的好心情。

  摆在面前的三角馏,使我想起了少年时在北方老家尝过的包子的变异品。有好事者,将包子由圆形特意演绎成三角,或制造新奇感,或易于分辨肉包、菜包和糖包之类别,抑或卖个好价钱。小伙伴们未吃先把玩,捏在手里成为心中的新宠。而后,大家用极富夸张的表情分别试咬每个尖角,这一咬便咬住了久违的惊喜,咬出了天真的童趣,咬开了疯长的欢笑。

  据《文昌餐饮文化》记载,三角馏的名字源于三角的形状,这三个角在当地民间有代表福、禄、寿之意。假如家中有小孩满周岁,外婆家必送礼品祝贺,其中就少不了三角馏,并在其上点缀“小红点”,以示祝愿孩子三星高照。然而,三角馏作为平日里的茶点或小吃,“小红点”便派不上用场,也没有人随意去牵强附会。倘若为父母祝寿,三角馏在食品中便是最好的献礼,希望长辈高寿无疆的心意饱含其中。如果适逢哪家乔迁之喜,得到赠予三角馏的主人家定会欢笑盈门,幸福满堂。

  演绎水晶传奇

  落坐海南琼海市博鳌镇一家餐厅享用早茶时光,一天的好心情仿佛就此无约而至。起初并未追捧早茶而来,只为暑期消散一些繁琐与沉寂,意欲添加些许活跃的生活姿色。然而,缘于邂逅水晶糕美食,让我陡增了一份感念,喜欢上了这座风情小镇。

  水晶糕是种比较形象的称谓,它是利用琼脂凝固加工而成,整体透明如水晶,有单色和多色之分,后者则惹人喜爱更甚。你看,上层有小米镶嵌,犹如黄色水晶寓意财源滚滚,中层极像绿幽灵水晶代表事业顺利,下层仿佛金钛晶般象征权势地位,而整块看起来恰似七彩碧玺,具有皇室宝石之尊贵。这样霸道地占据眼球,有如多年前绚丽水晶抢滩我的视觉。

  水晶糕属素类冷点。切一小块,轻齿触碰,便和它交上了朋友,柔软爽滑而有韧性。其有点嚼劲的特点让你的口腔试欲再次将它用情地含在嘴里慢慢缠绵。软糯的红豆羞涩地含着香味,微甜的胡萝卜丝浅浅地挑逗一下你的味蕾,清凉的口感缓缓地为困乏之日输送一丝惬意,让久未舒展的思绪和感动慢慢苏醒。慢慢地,水晶糕成为我所欣赏的糕点之一,晶莹透亮,润滑糯软,食之甘美清爽。难怪道光年杨静亭在《都门记略》中写道:“甘淡养脾疗胃弱,进场宜买水晶糕。”想来这对水晶糕描述极妙,广告也非常到位。

  水晶糕那淡淡的甜来自于琼脂的原生态,像是量体裁衣,刚刚好的感觉油然而生,又如轻描淡写的气质女子飘然而至,让你不得不佩服自然的力量。说到琼脂,大抵是为了纪念利用海南麒麟菜加工成胶质运用到食品中的贡献而得名。其实,现在包括水晶糕在内的许多琼海糕点都或多或少地留下南洋的印记,也深深烙在了海南人的饮食之中。自1940年开始,由于受到排华热潮冲击,东南亚的华侨们纷纷归来,逢年过节的习俗大多还保留着许多南洋风味,千层糕、水晶糕、椰汁咖啡糕等香甜糕点必不可少,并有“吃甜糕,年年高”的说法。

  透过明亮的玻璃窗,阳光情不自禁地前来一同感受水晶糕的魅力,也许是羡慕我们的福份。环顾四周,还有很多情侣模样的年轻人,男生夹一小块送进女生嘴里,女生也对男生做着同样的动作,明显是表达一种甜情蜜意。由此,我将其看作一份专属情感的纯洁性。于是,心中仿佛飘来动听的歌曲:“我们之间的爱情如水晶,干净又透明……”后来得到了验证,恋人们的早点里,水晶糕的地位无可替代。同时,食用水晶糕也是为了纪念流放到海南的元朝太子图贴睦尔(后入帝称文宗),在万泉河畔结识才貌俱佳的侍女青梅并与之产生的一段美丽爱情。

  听大厨讲,水晶糕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热量低,具有排毒养颜、清热凉肺、开胃健脾、增进食欲、降血压、降血糖和防癌等功能,被确认为21世纪健康食品。一般人都可食用,尤其适合肥胖病人、高血压、高血脂及便秘人群食用。

  水晶糕和我初次相遇,便被我列入美食总谱。于是,想起了元代柳贯的诗来:“仗前桐酒进琼脂,翠络金钩向马垂”。琼脂寓意美食。恋上一种美食,将我的思绪锁定在某个地方,在此当然是水晶糕的功力。

     邂逅香叶地瓜粑

  午后的万泉河畔,闲适的时光斜流在错落有致的小方桌旁,一天中最安逸的下午茶开始上演了。茶点新秀涌现,其中香叶地瓜粑便夺了你的视觉和味蕾,成为一种可人的念想。

  与香叶地瓜粑的美丽邂逅,缘于琼海市一位茶店阿姨的热情。阿姨见我连拍店里小吃时,便极力推荐并展示她制作中只剩一道工序的地瓜粑。这种粑外形极像压扁了的大饺子,个头足有一柞长,表皮选用新鲜地瓜和糯米磨浆加工而成。欲问里馅为何物,只见阿姨一边笑着一边拿起一片巴掌大的树叶说:“先看我给它穿上‘外衣’,吃了就知道。”此叶并非一般树叶,即野生香菜叶,混有菜香和药香,纯正独特。阿姨在地瓜粑上轻抹一点花生油,然后将香菜叶紧贴在粑上,尤其在边沿工艺上最为细致,左转右翻,就像绣花般认真修剪。此时,忽然忆起了幼年时大姐包粽子的情景来。粽叶在大姐手里有如神助,玉指轻卷,注入泡好的糯米,一根绳儿一头紧咬在嘴里,右手拽紧另一头缠绕在左手上的粽子,很快一只牛角形或尖塔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这一包,仿佛包进了美好的光阴和生活。的确,大姐包的粽子很热销,往往为我赚取一学期的报名费。

  轻揭香菜叶,这可是慢中出细活之事。这一揭,揭得七零八乱的比比皆是,不足为奇。不过,当地老百姓认为,能将此叶完整无损地揭下者,那就好运当头、福气将至、圆满美好。轻齿小咬,细细椰丝香中伴有葱花香,加上香菜叶和地瓜的香味综合,一举拔得小吃香中头筹。咸甜交错的口感,增之则太腻,少之即太淡,恰是海派风格的原味再现。再咀嚼,紧随有流质产生,那是椰汁和地瓜诱发的力量,回转在口腔后犒劳了舌尖,继而慢慢滋润了咽喉,一直舒爽下去,正所谓“不用鱼肉味,有自然之甘”,让人欲罢不能。

  作为琼海当地风味小吃的香叶地瓜粑,在其它地方难觅其踪迹。一地一味,一味一俗。香叶地瓜粑,实为番薯粑、薏粑和粽子相结合的创举。圆形的薏粑,内馅包有椰丝、花生、芝麻、糖,有圆圆满满、甜甜蜜蜜之意,在海南东部乡村常被作为寄托祝福、贺喜的朴素情感的载体。香叶地瓜粑也同样用作礼品相送。值得一提是,当地民风纯朴,注重“人情面皮”,讲究礼尚往来,而粑食往往与此有关。因此,在粑上涂上花生油寓意“面光”也就不难理解,各种“外皮”的粑食应运而生也就顺理成章。

(海口网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