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能否成为沙龙文化聚集地?专家:需良性催化

05.06.2016  15:05

  文化聚焦

  近年来,海南沙龙活动日益兴盛,许多诸如咖啡馆等休闲会所,均会定期举办沙龙活动。这些活动多是围绕着一个具体主题展开,多有业内“大牌专家”坐镇,吸引了不少群众参与。

  其实在很多城市,都有各具特色的沙龙。尤其在近年,沙龙的发展趋势非常喜人。文化沙龙的兴旺与否,检验着一座城市的文化生态、眼界胸怀、创新能力、艺术趣味。就目下而言,不少沙龙在智者的带领下,呈现出与城市气质契合的气息,令人欣慰。

  海南沙龙文化

  正蓬勃发展

  海南沙龙活动能如此繁盛起来,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它既折射出群众对文化交流的期待,又说明了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沟通与生活方式正发生改变——

  80后90后对文学的热爱很纯粹

  5月21日,作家清秋子在微信朋友圈预告自己即将参与的咖啡馆文化沙龙活动,并调侃道,“都快成咖啡馆活动家了”。作为一名50后作家,他显得很惊喜,不住地感慨,“放到五六年前,这些都是难以想象的”。

  不止是受邀作家,对此难以想象的,还有参与民众。刘鑫是一位文学青年,喜欢文学与阅读。不久前,在一场咖啡馆的文化沙龙活动中,遇见著名作家清秋子,并与其一起探讨文学,他很是激动。

  “这些年轻人热爱文学的劲头,就跟我们年轻时一个样,看见他们,就像是看见了当年的自己”,清秋子言语之间,甚是欢喜,“大家能在一起相互交流就很好,他们能感受到来自文学前辈的关心,我们也能更了解年轻人,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在一次次的沙龙活动中,他不断感受到年轻人的热忱与纯粹,这令他很感动。“现在的80后、90后,对文学的热爱都是很纯粹的,他们就是喜欢文学,这样的文化气氛很好”,清秋子补充道。

  “我很敬仰清秋子老师的文化造诣,敬佩他的铮铮傲骨”,刘鑫感慨道。现实生活中,他是海口规划设计院的一名工程师,做着一份与文学关系不大的工作;精神生活中,他却向往一种文艺的生活方式。

  沙龙的出现,让这些变成一种可能:作家可以走进读者,读者可以看到生活中的作家,他们分享着彼此对生活的感受。“为什么会有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呢,这恰恰说明谁都需要被理解,需要分享与沟通”,清秋子分析道。

  古代,蒲松龄写小说,还要在路边摆摊赠送凉茶,才能听老百姓讲故事;而现代,作家只消打开微信,便能随时随地与人沟通。在某些沙龙文化的微信群里,记者经常看到清秋子的发言,热心地解答年轻人的各种疑问,与他们一起探讨人生。

  微信给沙龙文化繁盛添柴加火

  互联网的出现,无疑降低了人与人的沟通成本。几乎所有的文化沙龙活动,都会经由互联网预告、传播。这些沙龙活动举办方,不仅有自己的微博,还会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有的甚至还专门建了“活动微信群”,方便参与者线上线下随时沟通交流。

  某种意义上,沙龙活动只是一个传播媒介,为参与者提供一个沟通与熟识的社交平台。

  “像参加我们红酒沙龙活动的,要么是一些葡萄酒爱好者,要么是一些红酒专业人士,大家可以借助这个活动,相互认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不一定是冲着酒,也许是冲着人”,胡晓君介绍道。

  虽是80后创业者,却深谙大众传播心理,他在海口经营着一家葡萄酒酒庄,经常邀请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学校的教授,作为其沙龙活动的主讲人。

  “我们沙龙活动的性质很纯粹,就是纯粹的文化沙龙,沙龙上绝不谈商业”,胡晓君介绍说,他不仅每周在酒庄举办免费的红酒品鉴沙龙,还会定期与海南大学旅游学院合作,举办一些葡萄酒文化沙龙,推广红酒文化。

  对这些沙龙活动举办方而言,微信时代的到来,极大降低了人与人的沟通成本,只消一条微信、微博消息,人与人即可建立起联系。

  “我也没想到新华书店会来一个团队参加我们的活动”,付莉莉告诉记者。她在自家咖啡馆举办过一场探讨实体书店发展的沙龙活动,不料竟吸引到新华书店的营销团队参与,“他们看到微博上的预告,就直接来了,我们事先完全不知道”。

  其实,不仅活动举办方是微信时代低成本沟通的受益者,就连大学教授也受益匪浅。

  “如果网上群也算沙龙活动的话,我很早就是沙龙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海南大学教授张江南的说法,颇为新颖。

  他自嘲自己生性孤僻,在网上反而更能畅所欲言,因此,便发起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参与者基于共同的兴趣,一起交流文化学术问题,“皆能有所增益”。

  张江南并不是一个特例。不少学者、专家,在现实生活中,或不擅长与人交流,或没有时间与人沟通;但在微信上,却甚是活跃,担任着虚拟微信讨论群的“沙龙主人”。

  微信的普及,可谓给沙龙文化的繁盛,添了一把火。

  探讨

  海南能否成为沙龙文化聚集地

  无论是北京798艺术区,还是云南丽江,来到这里,游客总会对颇具文艺气质的咖啡馆、酒吧与艺术工作室,魂牵梦绕,流连忘返。在这儿,一边呷着饮品,欣赏着特色音乐与作品;一边可以遇到各种志同道合的朋友,秉烛长谈。

  同为旅游胜地的海南,因其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同样集聚着一批文人艺术家,那么,海南的沙龙文化能否转换为文化产业呢?

  沙龙活动提升文化氛围

  民国时期的沙龙活动,更像是小众圈子里朋友间的聚会,参与者的学识水平大都势均力敌;而现在的文化沙龙活动,则更亲民,除了少数几个专家外,参与者多是普通民众,抱着学习的目的,前来参与活动。

  “沙龙最主要是依靠真正的精英人士,那种通今博古、学贯中西的人才”,海南大学教授、知名艺术家王家儒一针见血地指出沙龙活动的“要穴”。

  那么,在商业社会,请一位知名人士参与文化沙龙活动,需要多少“出场费”呢?不收钱。作家清秋子回答道,“参与者与组织者都是一些文学爱好者,他们都是无功利目的,参与这些活动也都不收钱”。

  或许,对知识分子来说,参与沙龙文化活动,与民众分享文化,更像是一种情怀。据记者了解,海南有不少艺术家皆有公益推广艺术的心思,希望通过一些沙龙活动,提升海南的文化艺术氛围。

  比如王家儒。多年来,他每周都会在一个艺术沙龙上,教授海南的青年绘画爱好者画水彩画。除了画画,还会讲授一些理论知识,并且整个活动均系公益性质。

  “我也希望可以举办一些沙龙活动,推广版画”,青年艺术家王楠告诉记者,“可惜,我刚来海南,谁都不认识,不知从哪入手,如果有商家可以提供场地,我们就能利用周末教大家做版画,一家三口,一上午就能制作出一张版画呢”。

  组织沙龙活动也有商业期待

  “现在的一些沙龙活动仅是以沙龙名义的商业活动而已,与民国时期林徽因她们的沙龙不可同日而语”,王家儒言语之间,似有无奈,“当然,有总比没有要好一些,沙龙文化肯定对艺术气氛形成有作用”。

  “作为商人,我们肯定希望通过举办活动,找到我们的目标客户,但商业是商业,活动是活动,我们分得很清,不会在活动上卖东西”,胡晓君说。

  他经营着一家酒庄,经常邀请一些法国资深葡萄酒酿酒师作为其沙龙活动的主讲人,“他们愿意来,也是有商业考虑,我们也需要负担他们的行程开销,也是有经济压力的”。

  胡晓君的坦诚道出了沙龙活动组织商家的心声。无论是组织瑜伽沙龙的瑜伽老师姚璘,抑或提供咖啡馆、茶馆等沙龙场地的“文艺老板”,他们背后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商业期待。

  “毕竟要考虑生存问题,只有喜欢,很难维持生计”,经常组织公益瑜伽沙龙活动的姚璘告诉记者。她是一名瑜伽老师,她会组织免费的公益瑜伽沙龙,但也会期待可以遇到可能的客户。

  “在黑龙江,很多企业都会有自己的美术馆,他们会收藏、资助一批艺术家,支持他们创作”,王楠举例介绍道,“艺术也离不开商业,毕竟艺术家也要解决生存问题”。遗憾的是,无论商家,还是学者,均认为,由于缺乏引导,海南尚未形成成熟的艺术氛围。

  专家看好沙龙文化发展前景

  “海南人口基数少,加上长期缺乏有目标性的普及艺术知识,有些艺术家整天就在考虑他如何出名,却不愿意通过各种渠道与方式与广大受众互动,普通市民也不太了解艺术作品的价值,总认为那是艺术家小众的事儿”,王家儒分析道,“长期以来,双方缺乏沟通与整合”。

  所以,“海南想成为沙龙文化艺术集聚地,要有待时日,而且要良性催化方式”,王家儒补充道。

  比如,“文化沙龙是一种自发的聚会形式,人们为了共同的爱好,讨论某一个喜欢的话题,各抒己见,无拘无束,是一种接地气的文化交流方式,很有生命力”,海南师范大学教授、当代艺术家马杰肯定了文化沙龙的积极作用。

  为了推广当代艺术,马杰经常组织一些当代艺术爱好者,聚在一起讨论问题。他认为,在这个过程中,能碰撞出很多火花,有些甚至能成为艺术创作的灵感。

  “像798、宋庄就是比较成熟的文化艺术集聚地,那里高手如云,经常会有一些沙龙活动,即便是讨论,都会受益匪浅”,王楠解释道。在他看来,海南同样集聚了一批有想法的艺术家,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也有可能形成类似798那样的沙龙文化集聚地。

  不过,马杰却有不同看法,“海南不会形成798、宋庄那样的艺术区。虽然海南气候宜人,由于物价偏高,不会有太多的艺术家在这里生活,或进行艺术创作”。

  “艺术家一开始扎堆798,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那里的房租相对便宜,都是一些旧厂房,结构也不错,价格也能接受,大批的艺术家就在那建工作室了”,王楠介绍道,“现在798的房租逐渐上升,一些人又开始转移了”。

  “只要有人牵头,我们也愿意与艺术家们合作,开展一些艺术沙龙活动,也可以在酒庄里展出本土艺术家的作品”,胡晓君提议道,“酒庄加上本土艺术家的作品,这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文化旅游景点”。

  “海南有其独特的优势,比如航天,我们可以用废弃、退役的飞机做展览,我们把飞机设计成一个可以展出的美术馆,在里面陈设主题艺术作品,甚至机身也可以做艺术处理”,王楠的假设很新颖,“就把展览放到公园里,做成小沙龙的形式,有艺术家讲解,欢迎市民、游客参观”。

  “我看好海南的发展,只是这需要社会、政府、艺术家等多方面的努力”,王楠展望道。

  链接

  中国自古

  就有“沙龙文化

  众所周知,“沙龙”一词是舶来品。“沙龙”其实就是法语Salon的译音。从十七世纪,巴黎的名人常把客厅变成著名的社交场所。戏剧家、小说家、诗人、音乐家、画家……志趣相投,聚会一堂,一边喝着饮料,一边就共同感兴趣的各种问题抱膝长谈。“沙龙”就此诞生,并风靡于欧美各国文化界,十九世纪是它的鼎盛时期。

  其实,早在中国古代已有文化沙龙,只是那种聚会叫“雅集”而非“沙龙”。著名的《兰亭序》,就述说了一段传承千古的文化雅集之事。而类似的“文人雅集”,历朝历代也是长盛不衰,经典佳作层出不穷。

  不过,真正以“沙龙”形式在中国风靡一时的文化聚会,则是在“五四运动”之后。作为近现代以来中国最出色的女性之一,林徽因的客厅就曾因举办沙龙而赫赫有名。林徽因是一位才貌双全、个性鲜明的奇女子。早年曾留学欧洲、美国,于文学、建筑学、艺术等皆有精深的造诣。1930年,她和丈夫梁思成由东北大学到北京工作,安家东城区的北总布胡同3号。这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幽静典雅,每逢周六下午,一些学术大家、社会名流,总会自觉地来到这块极其舒适雅致的地方,品茶闲聊,切磋学问。胡适、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朱光潜、萧乾等是这里的常客,还有来北京访学的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和费慰梅夫妇等外国朋友。久而久之,林徽因的茶会声名鹊起,为学界和文化界所侧目。

  有意思的是,冰心对此则有另一种特殊的感受。冰心较林徽因大4岁,两人是福建同乡,祖辈之间就有一定的交往。所不同的是,林徽因基本按照自由文人的路径前行;冰心在经受了五四新潮的洗礼后,则逐步倾向革命,尤对问题文学情有独钟,时不时利用文学书写革命激情。在她看来,聚集在林徽因茶会的这些硕学鸿儒意志颓废,人生空虚,缺少革命激情和民族精神。于是她以此为素材,写了一篇小说叫《我们的太太客厅》。小说的政治影响似乎不大,反而倒使林徽因的“太太客厅”声名远播。

  但在此之后,由于各种原因,“文化沙龙”或转于地下,或就此中断,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文化沙龙才再次风靡全国。

  “经历过文革之后,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沙龙带着强烈的启蒙文化运动意义。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在诗人伊沙看来,“沙龙文化”的兴起、衰落都打着强烈的时代烙印,而“文化沙龙”的兴盛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城市文化的兴旺程度。(颖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