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聚力创新谋发展 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获历史性突破

02.06.2017  17:15

中国经济网海口6月2日讯(记者 苏兰) 厉害了,大海南!漫步椰风拂面的海南岛,除了风情万种的热带风光,你会发现,浓郁的科技创新气息扑面而来,天上有“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海下万米有“蛟龙号”探底;餐桌上有数不清的本土品牌食品和瓜果蔬菜可扫码可淘宝……  海南,中国南海上这颗璀璨的明珠,弄潮儿向潮头立,创新之潮逐浪高。

  近日,中国经济网记者随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竞争未来”中央媒体采访团在海南采访时发现,  随着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知识产权创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海南的创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系统能力的提升,海南正在乘势而上,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步入快车道。     

图为海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朱东海以及相关负责人集体接受记者采访。中国经济网记者苏兰/摄

   历史的突破:合力联动实施知识产权强省战略

  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进入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海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朱东海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海南跨越式发展的征程中,在知识产权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一是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二是省政府6届第68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同意设立海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三是组建成立了热带高效农业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南药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和食品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三大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四是成功承办全国知识产权规划发展会议,同期成立海南省历史上第一个知识产权协会,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及各省市局的好评;五是海南省知识产权专利质押融资额至今已超过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5%。

  “‘海南发展科技创新,要看到海南的特点,我们有航天、深海、高新区等等方面不可复制的优势,我们不能妄自菲薄,无论是天舟一号在文昌发射、还是蛟龙号在深海探测,还有卫星遥感等方面的发展,海南独有的区位优势是不可替代的,我们能上九天揽月能下五洋捉鳖.......’5月12日中共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在2017年海南省科技创新科技奖励大会讲话时所说的话,大家听了都很振奋!”海南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全博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难掩激动的心情,“我们在局长的带领下,正快马加鞭发展海南知识产权事业。

  中国经济网记者获悉,根据规划,到2020年,海南省要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普遍增强,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发明专利授权总量要达到6500件以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4.5件以上;有效商标注册总量6万件以上,海南省著名商标350件以上,地理标志不低于80件。

  “去年海南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66件,位居全国第18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仅为0.4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61个百分点。”朱东海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语速很快,面对现实与目标的差距,他有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海南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26家单位为成员单位的海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发布海南省首部企业创新技术排行榜,大力推动知识产权工作进入快车道,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对工作谙熟于心的朱东海告诉记者:“尤其是2016年10月8日省政府第71次常务会,讨论通过了知识产权强省实施意见,给我省知识产权工作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制度基础。之后,联席会议等有关重点工作得到有效推进,知识产权经费的安排迅速增长。

  朱东海进一步解释说,2016年海南知识产权工作总支出是1000万,而2017年上半年已经落实了1500万。近期,省科技厅准备推出海南省科技人才十条政策,对引进人才给予的科研经费支持额度将达到一个亿。所有的科研项目、知识产权项目的科技经费都将得到一个非常大的提升机会。在省委省政府知识产权强省的实施意见引导下,全省所有市县、单位,包括深海所、遥感所、立昇、椰国等一些重要的单位和企业都在尽快推进知识产权各项工作。”作为省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朱东海对建设知识产权强省充满信心。

  “现在海南的创新氛围越来越好,我们有后发优势,拼量,我们无法拼,我们依据科技优势,可以拼质,拼服务。过去大家关起门来搞科研创新,现在,创新的环境如此好,大家把科技和当地的产业结合,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步伐越来越快。我们所研发的遥感雷达系统不到一年时间就已经应用到南海伏季休渔的监测。这里办事效率越来越高,我更舍不得离开了!”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三亚研究中心杨天梁主任,这位2003年从清华博士毕业后就献身海南的陕西人,对海南这片热土情有独钟。

  “海南发展高新技术正逢其时,城市优越的自然环境、良好的区位条件、诸多的优惠政策都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在汲取各方经验基础上,瞄准高精尖特色,完全可以实现快速发展。”杨天梁透露,他所在的三亚研究中心的产业园于去年7月底引入近海雷达网项目,经历半年建设,今年已有产值利税贡献。

图为海南立昇净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经理陈清在接受记者采访。

   问诊把脉 四个专项行动护航专利质量提升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宣传处孙萍萍调研员认为,当前为解决我国专利“多而不优、大而不强”等问题,专利质量提升工作备受关注。此次来到海南调研就是为了挖掘海南在知识产权工作中的特色并向全国推广,同时问诊把脉,了解海南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短板进而有针对性地为海南发展助力。

  事实上,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离不开知识产权强企建设的有力支撑。未来如何转移转化前期积累的技术资源,使其更好地产生效益,是当前海南省加快实现由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关键一环。

  “无论是企业转型、产业升级还是经济提质增效,都需要通过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营。”全博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目前海南省正在探索构建“平台+机构+资本+产业”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依托知识产权联盟等主体,培育和运营高附加值专利,推动专利与标准融合,进一步促进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为适应新形式的变化,省知识产权局联手相关部门而举办了各种培训班。海南省专利事务培训班;专利进高校活动以提高高校师生及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专利申请文件撰写能力为目的,邀请知识产权服务专家走进海南大学与海南经济学院;开展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培训班,由相关专家解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介绍贯标相关文件与手册的编制;专利周期间开展“发明创新进校园”主题活动,在省内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开展巡回课堂,推进创新与发明理论和技能普及,由专业讲师和创新型企业家授课,知识产权及发明创造相关主题巡回展览;组织系列海南省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及优势企业推行贯标工作情况评审、全国专利信息实务人才选拔推荐等工作。

  海南的知识产权工作步入快车道的同时,对知识产权质量提升工程也非常重视。2017年在全省开展“消零行动”“比拼行动”“对标行动”“倍增行动”四个专项行动。

  朱东海详细解释了四个专项行动的实施情况。“消零行动”要实现在各市县区、园区、学校、企业等层面全面消零,重点要对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和有效发明专利的数量消零,同时也要年度、月份消零,争取形成各类知识产权不断向空白地带渗透延伸的积极局面。

  “比拼行动”要在全省主办或者推动举办各类知识产权竞赛活动,在已有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活动中加入知识产权内涵,凸显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对标行动”要向先进省区市学习,在知识产权各项重要工作中寻找学习对象,深化细化学习对标的内容,制订追赶计划,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水平。

  “倍增行动”要加大力度,继续开展市县区的年度倍增计划的专项培训,增加培训内容,拓展培训对象和培训范围,提高培训效率,提升培训影响力。

  与此同时,海南省知识产权局还根据现实情况实施知识产权“护航”试点工程。以侵权案件高发地、制造业集中地、专业市场、互联网等为重点开展执法,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实施南繁育种知识产权“护航”试点工程,建设南繁育种知识产权保护特区,构建植物新品种快速维权网,以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系统促进海南中高端育种业发展。在此基础上,将试点经验向热带水产养殖、软件业、旅游业、环境产业推广。

图为海南椰国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向记者介绍该公司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情况。

   持续聚焦知识产权提升 打造世界级品牌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海南全省各级部门正在转变观念,持续聚焦知识产权提升工程,优化专利申请激励政策,深化专利信息传播与利用培训宣传;推进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设,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医药、热带特色农业、海洋产业等海南特色领域产业知识产权服务联盟的创建;完善专利质押融资工作机制,推动商业银行、民间资本等开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

  与此同时,实施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计划。推动企业、高校院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加强合作,在低碳制造、海洋等产业联合组建数个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开展集成创新,在主要技术领域创造一批创新水平高、权利状态稳定、市场竞争力强的高价值专利;引导企业将品牌自创与收购相结合,培育一批市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经济价值高的高知名度商标。

  “目前,海南已经涌现出包括深海所、遥感所、立昇、椰国等本土科技创新企业。椰国企业已连续两年获得国家专利金奖,今年有望冲击国家专利金奖三连冠,这个在国内企业是很罕见的。”朱东海自豪地说。

  钟春燕,就是有望冲击国家专利金奖三连冠的发明人。她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发明的把椰子水变成优质的膳食纤维专利,不仅结束了海南岛千百年来椰子水在椰子加工过程中被废弃而污染环境的历史,而且因为实施这项发明,她创办的海南椰国食品有限公司,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椰纤果原料供应商。

  闲不住的钟春燕还陆续发明了“细菌纤维素凝胶面膜”和“一种糖化椰果及其糖化方式”等,不断提升了废弃椰子水的开发利用。因为拥有专利技术,她的公司现已与蒙牛、喜之蓝、香飘飘、旺旺等一些知名企业结为战略伙伴,椰纤果因富含膳食纤维,被广泛应用乳制品、饮料、果冻、冰淇淋、烘焙、罐头等食品行业中。同时,椰子水发酵而成的食用纤维,也被她推广应用于医疗、制药、造纸、膜材料等领域。

  “至今公司已申请专利179项,其中,PCT国际专利1项,发明专利158项,获得授权138项,获得中国专利金奖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5项,海口市专利金奖3项,海口市专利优秀奖1项。”海南椰国食品有限公司知识产权专员于亚芹介绍,公司愿景是成为世界级的公司。

  “冰山在海面移动是庄严而沉稳的,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底蕴,我希望自己能将这种底蕴从一间小作坊——小工厂——规范的工厂——中国级企业——直至发展成世界级企业……”钟春燕发自肺腑的语言贴在了办公室墙上,以时刻警醒自己。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坐落在海南省文昌市的龙楼镇。它是我国第四个卫星发射基地。作为低纬度滨海发射基地(发射塔离海仅800米),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运载火箭,相比国内其他三个卫星发射中心有明显优势。

    “成就千里,力量由心而发”,钟海燕的心声反映出众多企业家的追求。海南立昇净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做出精彩的“”文章也是凭企业创新的源动力逐步走向世界。

  “世界先进的膜分离设备供应商,世界一流的家庭水问题解决者”,记者来到海南立昇净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采访,一行醒目的大字矗立在公司的入口处。

  该技术副总经理陈清告诉记者:“立昇公司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先进水平的超滤膜技术,PVC合金毛细管式超滤膜及其组件是其拳头产品。那一根根‘空心面’粗细的塑料管子,看似普普通通,却有把脏水变清的神奇功能。经过超滤膜净水技术处理后的饮用水,可达直饮标准。与传统水处理技术相比,超滤膜是物理技术,无需添加任何药剂,绿色、高效、节能,工艺简便、成本更低。

  “立昇在海口建有世界最大的超滤膜生产基地,总投资约6亿元。近年来,伴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脚步,立昇已经将产品和服务覆盖到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产品覆盖到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陈清的话语中充满自豪。

  近年来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成绩令人对未来充满期待,但朱东海也认识到海南知识产权工作与发达地区存在的差距。特别是在知识产权的管理和服务方面,包括创造、运用、保护等存在诸多不足。

    “事非经过不知易,事非经过不知难,各级政府部门还有企业界通过我们举办的各种培训发现知识产权创造运营,专利发明并非想象的那么难,但同时,当他们申请发明专利,通过知识产权的发明、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全产业链条的实践时,更发现了这项工作的不易。就是在这样易与不易的辩证转换中,大家共同努力,做到知识产权发明创造的数量与质量齐升,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获益良多。”朱东海和他的团队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省委省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快与慢、易与难、困境与突破中,逐步改变着海南知识产权的现状以及未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