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给“三公”支出建起四道“防火墙”

11.10.2017  18:29

 

  近年来,海南多措并举严控行政开支,大力压缩“三公”经费,支持民生事业发展。2017年1—5月,省本级“三公”经费支出0.5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23亿元,下降28.17%;民生支出372.3亿元,增长21.5%,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4.9%,比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

  首先,从源头上严控“三公”经费支出预算。海南省强化“三公”经费预算管理,“三公”经费分项预算原则上零增长,总量严格实行零增长。从2013年到2016年连续4年压缩省本级预算部门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部分公用经费预算,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民生等支出。

  其次,加强包括“三公”经费支出的动态监控。2014年11月,海南财政全面启用资金支付动态监控系统,对财政资金支出由事后监督转为全程实时监控。在资金支付前,对有异常的“三公”经费支出,系统自动分情况采取蓝、黄、红灯进行预警,对于红灯预警的,预算单位必须说明情况,财政部门进一步审核确认后才能支付资金,有效控制了“三公”经费支出。截至2016年底,省直预算部门发生预警财政资金支付业务66273笔,产生预警记录37724条,金额171亿元,单位737家。

  再其次,扎紧公务支出报销的口子。海南财政借助实行会计集中委派,直接接触预算单位资金进出管理的优势,加强日常报账审核,对不合规的经济业务事项不得报账;落实公务卡强制结算规定,规范公务支出行为,切实减少现金支付消费;严格按照定额标准安排单位会议费、培训费、公务用车维护费等公用经费,不得按照职务级别为领导干部设置定额职务消费标准。

  最后,加大“三公”经费支出公开监督检查力度。海南省要求预算部门详细公开“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对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部门预决算公开检查,对不按时公开、没有在网站专栏公开、不按要求详细公开“三公”经费的部门,在部门财务管理评比、预决算管理评比中一律不得评为优秀。

据了解,海南“三公”经费支出从2012年的18.1亿元下降到2016年的6.72亿元,年均下降21.94%;民生支出由2012年的656.9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1047.9亿元,年均增长13.9%,高于同期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幅1.8个百分点,年均占比达到73.8%。(摘自《中国财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