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米食江湖
文\海南日报记者 罗安明
自小麦从西域传入,中国开始形成“南稻北麦”的农业生产格局,“南米北面”的饮食差异随之出现。
海南自古便不是全国的大米主产区,但在海南人的餐桌上,米食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一碗热气腾腾的粉汤、一个内容丰富的粽子、一碗清甜的地瓜稀饭……几乎每个海南人的一天都是从米食的清香中开始的。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天大的事,而米食的出处却是大地。一株株青翠的稻苗,追逐阳光雨露,接受旷野滋养,最终出落成黄金稻穗,再脱去谷壳,捧出洁白晶莹的米粒,进入胃肠、供养生命。
专家在三亚的一处稻田里对参评“海南好米”的水稻品种进行田间测产评议。尚野 摄
在海南人的食物清单里,米食有不下百种之多,其中饭、粥、粉、粑、粽、酒为大类。仅饭就包括白米粉、鸡饭、鸭饭、竹筒饭、椰子饭、辣汤饭、煲仔饭、三色饭、八宝饭等,而粉则有海南粉、后安粉、抱罗粉、甲子粉、枫木粉、港门粉、灵山粉等,每一类都是一个门派众多、百家争鸣的江湖。
俗话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性格像大海一样包容的海南人在制作米食时也有“苛刻”的一面,比如黎族群众做竹筒饭或糍粑,一般只选用当季出产的新米,定安人做粽子,不仅有10多道工序,还要用大火蒸够10小时。在制作粉、粑、糕的过程中,因着各地的风俗和饮食习惯,合理搭配使用粳米、籼米、糯米,更是大厨们的拿手好戏。
万宁市南桥镇出产的提纯复壮山栏稻。 周皓颖 摄
海南人懂米,识“米性”,制作米食既追求“精细”,也懂得崇尚原味、回归自然。在海南农村地区,许多家庭夏天的主食是一盆地瓜稀饭。天气炎热,喝上一碗爽口的地瓜稀饭,即能解渴,又能妥帖地安抚肠胃。
而在儋州,一碗炰(páo)米粥是当地人记忆中的乡味。炰米是由经过长时间水煮再晒干的稻谷去壳而成的熟米。用炰米做出来的炰米粥,色泽微黄,米粒饱满,有一种特别的香味。
“我小的时候,炰米粥是家里常见的主食,现在这种粥只能在宴席上吃到。”儋州文史专家陈有济认为,古时儋州人制作炰米,与当地缺粮有关,把稻谷加工成炰谷,一筐谷子大概能多出小半筐,而且喝炰米粥不太容易饿。
洁白鲜嫩的米粉,甘醇可口的米酒,香飘街巷的粽子,远渡重洋的鸡饭……各式各样的米食,浓缩着海南的饮食文化,让海南人口里带着米香,乐活于天地岁月之间。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