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海南“第二西霞”:演丰镇曾藏革命物资秘密仓库

06.07.2015  12:43

      原标题:揭秘海南“第二西霞”琼崖解放背后的生命线

      雷州半岛上的湛江,旧称“西霞”,很多上了年龄的人,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那里是“避风港”和“粮仓”的别称。

      在海口市演丰镇桂南后坡村附近的红树林中,曾经藏着一座被称为“第二西霞”的秘密仓库,秘密采购的革命物资,通过秘密海上交通线运送至此,默默支撑着琼崖革命斗争,直至海南岛胜利解放。

      这是一段凝聚着血与泪的海上航路。

      它没有滇缅公路的九曲十八弯,却也头顶着敌人的轰炸与炮火。

      茫茫琼州海峡上,无数人用血肉之躯掩护着革命的火种。

      同样也是这渡海航线,让解放军顺利渡过天堑,成功解放海南岛。

      直至近日,这一段承载着抗战、解放战争后勤保障任务的海上生命线才被披露出来,一位位志士的革命故事才得以重见天日。在那惊心动魄的日子,他们用自己的勇敢、冷静和信念,在茫茫大海上建立了一条从未断过的航线。

      “西霞”秘事

      “65年了,我要讲讲我祖父的故事。”省卫计委继续医学教育协会副秘书长郑学兴说,风平浪静的琼州海峡,埋葬着祖父郑昌文的忠魂,也记录下一段关于海上航线的革命往事。

      往来于海南岛与雷州半岛间的船客,或许都记得雷州半岛上的湛江市,有一个叫做“西霞”的旧称。而在海口市演丰镇桂南村,距离湛江市遥远的红树林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却也对“西霞”这个名字有着特殊的记忆。在演丰镇桂南后坡村后沟的红树林中,曾经藏着一座被称为“第二西霞”的秘密仓库,秘密采购的革命物资,通过地下海上交通线运送至此,默默支撑着琼崖革命斗争,直至海南岛胜利解放。

      彼时,时任琼崖特委常委的肖焕辉,常借住在桂南后坡村村民郑昌文的家中,凭借演丰地区良好的革命群众基础,肖焕辉决定发挥当地河流弯曲多利于隐蔽、红树林高大茂密、交通运输方便等优势,发动当地群众秘密建设了一座战备仓库。这就是后来在琼岛革命斗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第二西霞”仓库。

      “仓库储存物种丰富,品类齐全,用来琼斗争的湛江籍革命者的话说,与西霞的商铺别无二致,因此得了个‘第二西霞’的外号,而后来这个名字也成为这个物资仓库的代号,一次次躲过敌人的搜查。”郑学兴根据父辈及祖辈的口述回忆着。而肖焕辉借住房屋的主人郑昌文,正是郑学兴的祖父。

      在当年物资匮乏的琼岛,大部分革命物资都靠由琼崖革命驻“西霞”联络站和当地党组织秘密采购,再想方设法运抵琼岛,支持革命斗争。“当年的演丰镇,大多是靠海吃海的渔民,对于琼州海峡的地势及航线了如指掌,如何躲过敌人的巡查及暗哨,将物资安全地由海路运抵,都是靠这些渔民的贡献。”郑学兴说。

      由渔民走船而定下的由湛江出发、途经硇洲岛航行至演丰镇山尾村,最终抵达桂南后沟村“第二西霞”的航线就此形成,为日后海南岛的解放立下汗马功劳。

      著名“渡海联络员”杨运珠曾在《雷琼地下对敌斗争纪实》一书中回忆到:“我琼崖特委建立的湛江市西霞—硇洲岛—琼山演丰山尾—‘第二西霞’水陆交通线,成为沟通中央与南洋、华南等各地的桥梁,源源不断地转运电台和护送重要领导干部及抗日华侨,为琼崖革命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乘风破海

      “海南胜利解放了!解放了!”1950年5月,夹杂在欢呼声中的这一消息,从不远处的部队驻扎地传来。还没反应过来的杨运珠,被准备渡海作战的解放军战士拉起,一同庆祝起来。

      回忆起65年前的5月1日,今年已经85岁的杨运珠老人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作为带领解放军渡海的渡海联络员,听到那个消息,既为胜利解放而高兴,也因为未能身处海南岛而感到一点点遗憾。”杨运珠说,从往来两岸运送物资、电台、人员,到先头部队渡海计划的制定、一百多名官兵成功登陆海南岛,他一直航行在湛江至海南的秘密航线上,对于海路,他有着特殊的感情。

      作为徐闻人,杨运珠早年却一直扎根在海南,跟随琼纵独立团开展革命工作,时常往来两岸,让他对航海路线手到拈来。1949年3月,杨运珠被调回徐闻县工作,并参与了渡海解放海南岛的准备工作。

      “渡海战役的准备工作开始后,我第一次渡海回海南,就是走‘第二西霞’这条线路,当年回来不仅是为摸清、确定渡海线路,还带着密件交予海南区党委。”杨运珠回忆道,当年在演丰镇曲口港上岸后,很快就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找到了琼山县委驻地,即“第二西霞”所在地。

      先后五次,送密电、运电台、领先锋,杨运珠带着不同的任务潜渡琼州海峡,成为人民解放军渡海的急先锋。

      “现在回想起来,渡海过程的艰险,还令人后怕,虽未能与解放军一起在岛上庆祝海南解放,但当过开路人、做过领路人,想到自己为海南解放出过一份力,心中便无比自豪。”杨运珠说。

      海南解放后,杨运珠于1951年调回海南工作,在感叹解放带来的变化时,他还利用闲暇,专程重走了当年渡海登陆的地点,在岸上遥望海对面的湛江,回忆渡海的惊险。

      胜利保障

      “可以说,没有这几条航路,就没有海南的胜利解放,无论是战士还是群众,只要奋斗在渡海航线上,他们都是海南解放的丰碑。”郑学兴说。在航线建立初期,往来于湛江及演丰间的交通员们,不仅负责运送物资,还先后带领革命志士、解放军将领及华侨回乡参与斗争。

      “包括符克、符思之、陈琴在内的华侨回乡服务团,都是由交通员们用船偷渡过琼州海峡护送回琼崖的,南洋华侨救济会等捐献的布匹、药品、纸张等大量物资,也是交通员冒着生命危险,冲破敌人重重封锁线运回来的。”郑学兴说,这些英勇的交通员,大部分本都是朴实的渔民,为了革命,他们甘愿将自己生死置之度外。“据当年的交通员回忆,我的祖父还曾护送过李振亚夫妇等中央和华南地区委派的琼崖重要领导干部。”

      “遗憾的是,关于‘第二西霞’的所有史实,都是从我父亲以及许多先辈的口中听来。”郑学兴感叹。

      据《雷琼地下对敌斗争纪实》记载,琼崖纵队政治部副主任王均,交通员陈大贵、郑青华(昌文)、黄道春、陈灼利、许坚、尤大英、蔡煌、张瑞民等等,以及许多没有留下姓名的渔民和船工,都在往返两岸为解放事业奔波时,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正像肖焕辉所说:“‘第二西霞’等水上交通线,就像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滇缅公路’一样发挥巨大作用,为琼崖革命23年红旗不倒,海南的解放做出巨大的贡献,将载入史册。”

   

相关资料:

      西霞,湛江的旧称,作为与海南隔海相望的雷州半岛上唯一的大城市,无数革命志士在抗击外来侵略者和解放海南岛的过程中,利用以湛江为中心的雷州半岛,开展了多年的物资运送、情报传递、交通联络等工作,为海南岛开展革命斗争提供了坚实后盾。

      徐闻抗日、良友茶店、西霞仓库、雷琼地下交通线、第二西霞等等,都是属于湛江的特殊记忆。西霞这个现在看起来有些陌生的名字,实际上与海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其中,还有许许多多的革命故事堙没在历史的长河,等待我们去发掘、去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