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积极探索“独门秘籍”拆掉医患隔心墙 引全国关注

27.05.2015  10:38

      原标题:用海南处方

      拆掉医患“隔心墙”

      医疗纠纷案调解成功率达93%,双方满意率超95%

      海南建立国内首个医疗纠纷法庭,自2011年11月1日成立至今,共受理各类医疗纠纷案件193宗,审结141宗。本报记者苏建强摄

      海南解决医患矛盾的“四个率先”惊艳全国。本报记者苏建强摄

      5月8日,湖南省汨罗市人民医院,一名护士在手术室捡到病人的遗书,遗书中称如果手术意外导致死亡,要求医院最低赔偿30万元,事件再次引发了全国对医患关系的探讨热潮。

      海南作为医疗小省,基本医疗底子薄,医患纠纷频发,其中也不乏天价索赔等案例,严重影响医疗机构正常运行,也难以保障患者权益。

      2011年至今,海南在解决医患关系问题上,不断探索出“独门秘籍”,引起全国关注。

      2012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曾肯定道:海南省积极探索第三方调处机制,引入保险机制处理医患纠纷所取得的成效与经验值得总结、借鉴。

      近日举行的全国依法维护医疗机构秩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工作会议上,海南成为唯一代表医疗行业讲话的省份,发出“海南强音”。

      医患奇葩事

      频频上演

      天价索赔、跟踪医生、弃子要挟……医患矛盾频演悲歌

      2011年,患者何某因“上腹部反复疼痛2个月”入住琼海市某医院,经胆囊摘除手术后胆囊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死亡。事后,家属大闹,围堵医院、殴打医生,并提出了800万元的天价赔偿。

      海南省人民医院医务处医疗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苗博处理协调该院医患矛盾已经10年。在这10年间,苗博印象最深的是,无论责任是否在医院或医生,一些患者提出的解决价码越来越高,一旦院方不同意,随之而来的便是医闹、恐吓。“2011年、2012年医闹发生次数达到顶峰,严重影响了医院正常运营。”

      省医调委宣传部部长林剑英记得,曾因为医闹,吓死一名住院心脏病患者。

      除了医闹外,软暴力也是苗博经常遇到的。“有一位患者曾经连续一个月跟踪医生,威胁医生要注意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

      “有一个年轻小伙子,手术后脸上留下了一点轻微疤痕,结果他找医生索赔不成,便天天堵在诊室门口大骂。”苗博说,那位老医生从医以来从未接到过投诉,因为这件事情不得不长时间请假。“甚至有医护人员因为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而辞职转行。”

      省内某三甲医院一名肝胆科医生告诉记者,他从医20多年,一直很热爱这个职业,可自己曾经也遇到过患者的无理取闹,使他不得不停职躲避纠缠。

      林剑英还告诉记者一件更为奇葩的事:一位患者带着一家老小,在医院住1年,甚至将新生儿丢在医院里,声称纠纷不解决,孩子就不接走……

      “老三套”

      行不通了

      无论是医院,还是患者,都在呼唤全新的解决出路

      根据省卫计委的一份统计表明,2012年前,我省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纠纷发生数由2007年500多起,升到2009年800多起,而且医院等级越高医疗纠纷越多。三级医院平均每年发生30到50起,个别医院高达100起以上。几乎所有三级医院都受到“医闹”冲击,例如围攻打砸医院、设灵堂、拉横幅、停尸闹丧、暴力伤医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

      “曾经的医患纠纷解决途径只有三种,第一是医院自行处理,第二是司法诉讼打官司,第三是行政干预。但这些方式,无论是对医院还是患者都存在弊端。”海南省医调委副主任陈兴明说,解决途径不畅通,也“逼”得一些患者出些奇葩手段。

      苗博所在部分医务处医疗安全管理办公室隶属于海南省人民医院,因此患者不相信他们做出的事故鉴定结果,纠纷也无法解决。

      而澄迈人阿东因为医生的错误诊断和用药导致腿部残疾。阿东根本不知道该如何维权,为人憨厚的他也不愿意通过打闹来解决问题,可医院摆出一副“完全无责任”的态度。身体虚弱、家庭贫困的阿东也无力去诉讼打官司,维权陷入了僵局。

      无论是对于医院,还是患者,这些都表明——医患矛盾亟待新的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