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海南:知青不悔当年路 为人师表乐扎根

03.02.2015  01:44
海南网台消息(直播海南):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从50年代被倡导,60年代展开,到70年代末结束,前后经历了25年,有近2000万知识青年响应号召,参与了这次人口大迁徙。在海南,也有着不少知青们的足迹,40多年前,就有大批广东知青告别城市,告别家人,带上简易的行李奔赴海南岛,加入了屯垦戍边的行列,可以说,海南的今天和知青们的努力付出密不可分,今天的行进海南,我们就去看看老知青们的新生活。
        照片中的人叫周惠兰。她和老伴住在儋州西联农场。周惠兰曾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多年养成的习惯很难改变,所以,已经退休的她,还是时常会拿起以前的教材,写写看看,其实,算下来,在当年,像周慧兰这样有文化的女孩并不太多,而她们中的一部分也都被冠以“知青”的标签,奔赴祖国各地,周慧兰,就是这千万知青中的一员
        1968年11月,刚刚17岁的周惠兰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离开家乡广州,和来自广东各地的学生们一起踏上了前往海南的红卫2号。那一刻,他们中的不少人们或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将要把剩下的生命全部献给这个当时看起来满目荒芜的海岛。
        那时,颠簸的旅途和苍茫的大海先给知青们来了个下马威,和大多数人一样,当时的周惠兰并不知道自己到海南将会面对些什么,他只能呆呆地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然后大家开始对未来产生了恐慌。
        在下乡的路上,眼看着前方的路越来越崎岖,周围的环境越来越荒凉,车上的人都沉默了下来,他们谁都没有想到,等待着自己的会是这样艰苦的环境。经过一路颠簸,周慧兰乘坐的车到达了当年的三亚红旗农场,下车后,这些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学生们,发现自己又遇到了“大问题”。
        直到抵达驻地几天后,知青们才从露天搬进了茅草房当中,可很快,周惠兰就发现,自己要面临的问题,还不仅仅是住在哪里,因为建国初期的物资匮乏,再加上海南岛运输不便,所以,知青们的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有严格的数量限制,周慧兰发现,大家的吃饭也成了问题。
        那时,从广东来的知青们被分配的各个国营农、林、茶厂,有的在农村插队落户。周惠兰被分配到了红旗农场后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可闲下来时她仍然要下地干活,这段经历对她来说不仅刻骨铭心,留下的印记也是终生难忘。
        不过,在那个年代,每个知青心中都有满腔的爱国热情,也正是这份热情,支撑着知青们克服困难,忘掉乡愁,为祖国的未来奋斗着。
        虽然这样的感受听起来有违常理,但确实周惠兰和知青们的真实心态,
在后来的日子里,这样的想法也支撑着他们扎根海南,在这里开始属于自己的新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周慧兰也调任到儋州西联农场,当上了小学教师,这一干就是大半辈子,周慧兰在西联农场成了家,有了孩子,让一批又一批在海南出生,成长的孩子学到了知识,走出了海岛。2006年,是周慧兰永远无法忘记的一年,那一年她离开了奋斗大半辈子的讲台,荣誉退休。
        因为健康原因,周惠兰很少出门,不过这次,他却坚持着要跟记者同行,想要去她工作过的红星小学走一走,对她来说,也许这是她最珍贵的一份影像资料了,而这次,也是她退休八年以来第一次回到红星小学,虽然因为寒假,学校里空无一人,但在周慧兰的眼里,操场上依然跑满了顽皮的学生,教工们不时地聚在办公室里谈天说地,有同是知青的教师,还会彼此问起家乡的境况。
        如今,周慧兰当初教过的学生们早已长大,有的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可对周慧兰来说,学生这两个字的含义,却有着永远无法磨灭的特殊意义,因为就是在50多年前,她自己就是作为学生来到海南,开始了垦荒戍边的知青人生。而在学校,她又重新面对新的学生,开始了教育人生。周惠兰说,自己非常庆幸,现在的孩子们,不用受他们当年受过的苦。她夜希望,自己的学生们,都能够幸福的生活下去。
        采访中,周惠兰也告诉记者,虽然嘴上坚持,但其实她的心里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的故乡广州,可是,当几年前,她回到家乡省亲的时候,面对着规模巨大又处处陌生的城市,内心才猛然发现,自己因为那段挥洒了汗水,付出了青春的知青岁月,早已变成地道的海南人,她又开始想念海南,想念这,真正的家了。
 
 
        (视频编辑:张秋菊      文字编辑:于尚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