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三月三”民族文化论坛分论坛在我校召开

29.03.2017  18:10

3月28日下午,作为海南省“三月三”民族文化论坛重要组成部分的“三亚少数民族文化与三亚全域旅游”主题分论坛在我校隆重召开来自了省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和嘉宾70余人参加,重点对三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传承、产业化发展等问题进行研讨。

我校校长曹瑜、三亚市政府副秘书长丁珽出席论坛,副校长廖民生主持论坛。来自艺术学院、旅游学院等二级学院的500余名师生听取了论坛主旨报告。

曹瑜校长在论坛上指出,学校自1954年建校以来,长期坚持扎根琼南少数民族地区兴校、办学、育人、服务,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六万多名优秀人才,成为海南省中南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知识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基地。为三亚少数民族文化与三亚全域旅游发展源源不断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2012年,学校获批海南省首个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后,不断整合资源,积聚力量,设置了文化旅游、民族旅游等方向,直接将民族文化旅游与三亚全域旅游的融合发展,作为学生教育教学、实践实训的重要内容。今年,学校将申报民族学等专业硕士学位点,将进一步丰富民族文化与全域旅游的教育教学内涵和提升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与全域旅游协同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人才保障。

三亚市政府副秘书长丁珽表示,三亚是黎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世代聚居的地方。长期以来,少数民族灿烂的文化为三亚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海南作为全国“全域旅游”试点省被写进了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今天,民族文化如何发挥其独特作用;如何进一步传承和创新发展,备受各界瞩目;三亚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要扛起全域旅游试点的三亚担当,那么如何将三亚的民族文化与全域旅游建设相结合,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发展之路,推动三亚的文化发展理应受到高度重视。

清华大学的赵丽明教授以"黎族传统文身"为题分享了她对海南文化名片开发的所思所想,并邀请四位文身的黎族同胞现场展示黎族文身;海南民族研究基地的林日举教授从空间维度、管理维度、质量维度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提升三亚市"全域旅游"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高泽强、符玉梅等少数民族同胞从长期田野调查实际出发,分析了少数民族文化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其他专家学者也围绕“三亚少数民族文化与三亚全域旅游”主题展开主旨演讲。自由发言阶段,与会专家学者踊跃发言,他们表示,海南省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自然旅游资源得天得厚。加强民族文化与全域旅游的研究,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是丰富国际旅游岛文化内涵,增强三亚旅游的吸引力,提高民族文化的保护水平的题中要义;也是全民参与旅游业,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全面推动旅游产业建设、经济提升,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此次论坛由三亚市人民政府、三亚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办,我校承办,海南省民族学会、五指山文化研究会协办,我校艺术学院具体负责相关会务、非遗展览等工作。据了解,论坛收到了清华大学等高校和民族研究机构、旅游产业从业者的论文48篇,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70余人参加。论坛期间还将开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项目互动展示、论坛主题发言暨小型文艺演出等活动。 

(责任编辑/郭万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