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海南特重旱灾区:河流断水库干涸人焦心

12.06.2015  11:23
20150612546847.jpg - 蓝网
来源: www.hnntv.cn

6月11日,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镇农民符文兴查看严重受旱的稻田

            核心提示:四周环海的海南也会干旱?这是让不少人都疑惑的问题。但海南确实会出现干旱,而且还是极端的干旱!

   据海南省三防办介绍,5月下旬以来,海南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南部、西南部和中部8个市县没有有效降雨。三亚、昌江、白沙、儋州、陵水、琼中、保亭、临高等市县发生了不同程度干旱,受旱最严重的是昌江、三亚、白沙三个市县。从气象干旱程度来分,昌江、三亚为特重气象干旱,乐东为重旱;琼海、五指山、保亭、东方和陵水为中旱,白沙、琼中和临高为轻旱。水库干涸、城市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缺口大。未来一个月时间内若无大范围降雨,旱情将有可能进一步加强。

   截止6月10日,海南全省44条河道出现断流,农作物受旱面积达26.76万亩,全省农村临时人畜饮水困难分别达13.26万人、1.55万头。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可能很难从“特重气象干旱”、“重旱”和“中旱”这样的字眼区分干旱的程度,但相信您可以从人民网记者在旱区拍摄的照片和发回的稿件中,感受到旱灾对海南的“烤验”有多严重。

  人民网海南视窗昌江6月12日电(记者 李学山 毛雷 )“我从小到大,这还是第一遇到这么干旱的天气。”今年44岁的符文兴是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镇的一名农民,他家世代在打显水库边上耕作,因为水源丰富,往年每年都有不错的收成;但今年以来由于海南干旱天气的加剧,被符文兴等周边村民视为“生命之源”的打显水库逐渐干涸,露出了龟裂的库底。由于缺少水源,甘蔗、水稻、花生等作物也面临减产乃至绝收,随之而来的还有饮水困难,一系列“烤验”让村民们忧心忡忡。

  而人民网记者从昌江县水务、农业部门得到的数据更为严峻,目前全县大部分河流、库塘干涸,超过三分之一农作物受灾,30个村庄受旱灾影响,受灾人口达5万人,部分村庄存在严重人畜饮水困难。

   干涸的水库和等死的鱼

  兴建于1978年的打显水库是昌江县海尾镇的一宗大型水利工程,在2009年完成除险加固之后,其集雨面积达7.5平方公里,总库容208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2000亩,保护人口10000人、耕地2600亩。

  但6月11日下午,人民网记者来到打显水库看到的却是令人震惊的一番景象:这座原本应该波光粼粼的水库,如今已经干涸见底,在大面积龟裂的库底中间,仅余下一汪约一亩的水面。

  记者走下堤坝,踏上龟裂的库底,脚下全是被烈日炙烤得已经十分松软的沙土,时不时还能看到几条被黏在淤泥上的干鱼。水库中间用来架设抽水机取水的地方,只剩下脸盆大小的一个水坑,里面的水已经接近见底。

  “再不下雨的话,这鱼估计也活不了两天了!”看到这浅浅的水坑里竟然有几条小鱼,符文兴脸一开始很是高兴,感叹这小小物种顽强的生命力,但随后他又开始为这几条小鱼的命运担忧起来。

  他说,从春节前开始,海尾镇和附近的昌化镇,就再没有下过一滴雨,据说,附近的珠碧江也已经快断流了,这些天,村民们“做梦都在想下雨的事情”。

   水稻被“”在地里 万亩甘蔗因“”夭折

  在打显水库附近,符文兴和家里人耕种着约有两亩的水田,因为有丰富的水源作为自家坚强的“后盾”,以前符文兴一家即使是“闭着眼种庄稼也会有个好收成”,但现在,这片往年他无比自豪的田地却让他“心焦的不行”。

  因为如果干旱继续持续下去,这片稻田很有可能绝收。“你看,这土地都板结了,稻子都拔不起来!”符文兴用力拔出稻谷苗后,晃了几下,根部上的红土便纷纷洒落,他叹了一口气说:“稻谷都被渴死了!

  与符文兴的稻田相邻的是几片甘蔗地,因为缺乏水分,这些甘蔗苗都已经“蔫儿了”。符文兴说,如果再不下雨或者引水灌溉,这一带的稻谷、甘蔗几乎百分之百要绝收了。

  “现在正是这些甘蔗最需要水分的时候,但偏偏这个时候没有水,今年昌江的甘蔗有大麻烦了。”在海尾镇的一片甘蔗地里,昌江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种植股股长钟少东望着已经发黄哭死的甘蔗苗,脸上露出一股忧伤,他说,如果像往年那样雨水充沛的话,这些甘蔗在12月份将会变成红灿灿的人民币被揣进农民的腰包,但现在这些小甘蔗苗还没长大就已经“夭折”了。数据显示,当前昌江共有一万亩甘蔗严重受旱,而随着旱情的持续,这个数字还会继续增加。

   缺水灌溉 昌江“菜篮子”受威胁

  在昌江海尾镇南罗村边上,有一处约230亩的昌江“菜篮子”常年蔬菜基地,这里年产蔬菜约80万公斤,是昌江的重要“菜篮子”之一,但如今因为缺水灌溉,这处“菜篮子”已经很难再继续保障供给县城的蔬菜了。

  “我们现在就是种一点给自己吃。”6月11日下午,南罗村几名农妇正在从一个小水井里舀水浇灌刚刚种下的菜苗。她们告诉记者,往年因为水利灌溉比较方便,根本不用考虑用水的问题,但因为今年干旱,当地村民不得不用使用原始的办法取水浇灌蔬菜,“这样一来估计是很难保障县城的蔬菜供应了”。

  不过,正在地头忙活的林大姐并未过于担心城里人是否能吃到她们种出的菜,她更担心的是,卖菜收入是她家的一个重要经济来源,如果再这么旱下去,她担心孩子秋季开学时会凑不够学费。

  “吃水现在基本上还能保障,可晚上洗澡就有点困难了。”吴体志是南罗村人,已经外出创业,在知道干旱的消息后,他特意赶回来看望父母,并希望让他们先跟他一起出去住,等旱情缓解再回来。不过,他更希望能够尽快下雨,或者政府能够采取一些措施保证供水,因为从内心来说,他也不希望年迈的父母跟着自己在外面“折腾”。

   节水的办公楼和忙碌的干部

  6月11日,记者在昌江县政务办公楼内看到,这里张贴了多份“温馨提示”,称“因天气干旱,自来水厂供应不正常,请大家节约用水”。

  昌江县水务部门提供给人民网记者的数据显示,受持续高温少雨极端天气影响,4月底以来,昌江县旱情日趋严峻,境内大部分河流断流、库塘干涸,人畜饮水出现困难。据统计,目前全县各乡镇在田作物面积18.86万亩,受旱面积7.69万亩,超过三分之一。全县因旱受灾人口5万人,受旱涉及的村庄30个,分布在该县海尾镇、乌烈、叉河、七差、昌化等镇,13个村庄存在严重人畜饮水困难。

  “目前我们县里的大部分干部,都奔波在抗旱一线。”昌江县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说,面对当前的罕见旱灾,昌江县委、县政府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全面部署抗旱救灾工作。一是及时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了解、调查、核实旱灾情况,特别是重点农业主产区,全力以赴,重点扶持,以保证水稻等主要农作物产量不发生大幅下降;二是紧急启动一切可利用抗旱设备,抢灌补灌,共投入200余万元抗旱资金进行封江堵河、开挖田头井及渠道清淤工作,利用一切可利用水源供应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三是县委主要领导亲自出面,争取海南省水务部门的支持,协调上游的大广坝水库在5月下旬向昌江灌区放水,有效缓解抗旱水源问题,最大限度减少受灾群众的损失。

  “虽然这样的措施可能只是杯水车薪,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能够节约一滴水也好。” 昌江县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说,虽然目前总库容近一亿立方的石碌水库仅剩下约三千立方水,但基本上可以保障县城群众生产生活用水;而政府办公楼“限水”,就是为了给群众做个表率,希望大家一起节约用水,为抗旱救灾出一份力。

   抗旱!海南总动员

  日前,海南省三防办相关负责人分析,如果六到七月没有热带气旋影响海南,没有形成大范围的降雨过程,水库蓄水没有得到有效补充,并随着生产、生活用水的不断加大,水量的供需矛盾将会日益突出,干旱严重市县将出现供水缺口。

  面对或将持续干旱的情况,10日下午,海南省三防办、水务厅、气象局、农业厅、灌区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召开会议商讨对策。会议表示,将进一步做好科学调度水量、采取灌区轮流防水,科学抗旱;启动及修复原有的提水灌溉设施,充分利用已有抗旱设备,全力投入抗旱;封江堵河采取拦挡提水的办法充分利用江河水;增加抗旱设备,特别是大型抽提水设备,缓解旱情。气象部门根据各地抗旱需要,抓住有利时机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有效增加水库蓄水,及时缓解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