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看点多——绿染山川千层翠

20.08.2020  09:30

      新发现的中华睑虎。通讯员周润邦摄

      游客游览琼中百花岭热带雨林文化旅游区。海南日报记者李天平摄

      原题: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看点多——

      绿染山川千层翠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

      东起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

      西至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南至保亭毛感乡

      北至黎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总面积4400余平方公里,约占海南岛陆域面积的1/7

      范围涉及五指山、琼中、白沙、昌江、东方、保亭、陵水、乐东、万宁9个市县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体制试点4大亮点

      亮点一建立中央与省协作强力推进机制。海南省委、省政府与国家林草局联合成立了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体制试点,协同解决试点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海南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亮点二开展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内生态搬迁。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内生态搬迁计划分两步走,第一步试点搬迁,2019年9月1日启动白沙3个自然村共118户498人整体搬迁,预计2020年完成;第二步对剩余8个自然村352户1387人实施生态搬迁。计划2021年完成全部470户1885人生态搬迁。

      在白沙青松乡斧头岭,长臂猿在树上活动。海南日报记者李天平摄

      亮点三加强海南长臂猿保护。经过不懈努力,海南长臂猿种群逐步壮大,数量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仅剩的2群7-9只,增加到现在的4群30只,并显示持续扩大的良好势头。下一步将依托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开展海南长臂猿保护相关科学研究,组建海南长臂猿研究中心,扩大建设生态廊道,逐步扩大海南长臂猿栖息地。

      亮点四推行网格化管理。积极探索高效的保护管理模式,将国家公园内林地分成若干个4000亩/块的林班,结合奥维系统实现实时监控,使森林管护责任落实到每个护林员,落实到山头地块。并建立管护人员岗位责任栏,设立岗位区域分布图、管护面积、岗位班号,做到岗位面积全覆盖。

      物种多样

      记录

      野生维管植物3577种

      隶属220科1142属

      有各类保护植物432种

      脊椎动物5纲38目145科414属627种

      绯胸鹦鹉。通讯员廖高峰摄

      拥有

      全国约20%的两栖类

      33%的爬行类

      38.6%的鸟类

      20%的兽类

      区域划分

      依据生态系统功能、保护目标和利用价值划分,为实行差别化管理

      核心保护区

      面积为2748.70平方公里,占国家公园总面积的62.43%

      涵盖了国家公园范围内生态区位最为重要的热带雨林分布区、珍稀濒危物种重要栖息地及关键生态廊道区域

      一般控制区

      面积为1654.30平方公里,占国家公园总面积的37.57%

      包含需要通过工程措施进行生态修复的区域、国家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集中的区域、居民传统生活和生产的区域,以及为公众提供亲近自然、体验自然的环境教育场所等区域

      坡鹿在草地上奔跑。海南日报记者李天平摄

      基本概况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在保证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的前提下,立足于保护和修复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充分考虑海南长臂猿等重要物种保护和繁衍需要,统筹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周边经济社会发展,以天然林集中分布区域为基础,以海南中部山区的主要山体为骨架,以五指山、鹦哥岭、尖峰岭、霸王岭、吊罗山、黎母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地为核心,将现有的19个自然保护地及周边天然林、公益林区连通而成

      管控措施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属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禁止开发区域,纳入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管控范围,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国家公园内不符合保护和规划要求的各类设施、工矿企业、水电项目逐步关停、搬离。国家公园范围内涉及到原自然保护地及周边天然林、公益林区域,试点期间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公园管控分区的相关管理规定进行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