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黎族传统体育撑竹筏走进海大体育课

25.04.2016  12:52

学生们下水实践。本报记者 计思佳 摄

 

  【 海南日报 】记者 计思佳 实习生 符彦姝
  这学期开始,海南大学的东坡湖上经常出现一个个男女生轻盈的身影,他们撑着一支竹竿,站在竹筏上,“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走近一看,是海南大学的老师带领学生们正在上体育课。

  为了挖掘失传的黎族体育项目,海南大学教授宋静敏和其他老师组成了海南大学黎族传统体育特色教学改革研究团队。“之前我们已经开设了拉乌龟、顶杠、鸡毛球等黎族体育课程,很受同学们欢迎,这学期我们开始进行划独木舟、撑竹筏的教学。”宋静敏说。

  黎族撑竹筏课受学生追捧

  4月14日上午,在海南大学东坡湖的岸边,一个个学生们身穿橘红色的救生衣,划着竹筏依次朝湖中心划去,绕过湖心的绿色小岛,在湖岸与湖中小岛之间往返一个来回。这就是海南大学正在进行的黎族传统体育课——撑竹筏。

  在下水前,宋静敏向岸边的36名学生讲解掌握竹筏的技巧,不断地亲身示范“划、插、撑、抽”的步骤,36名学生表现得很从容,在竹筏上划得非常稳。

  “我们选课的时候只知道是黎族传统体育,上第一次课的时候才知道要下水撑舟,感觉很惊喜,下学期这门课肯定特别火爆。”来自海洋学院的符升告诉记者,最开始大家上竹筏腿都打颤,但经过不断练习,已掌握基本要领。”

  记者看到教学过程中,不断有学生停下来驻足观看。“这门课看着很有意思。”一名路过的男生说。宋静敏也告诉记者,每堂课下水实践的时候,都会有外班的学生混进来。

  虽然教学形式新颖,但安全问题成为宋静敏以及学校最担心的问题。宋静敏说,开课前学校体育部也做过各项评估检测,例如测量东坡湖的水深、检验上课器材的安全性等。经评估,东坡湖的水深为30-100厘米,且每一个学生上竹筏都穿有救生衣,未上竹筏的同学必须散开在岸边加强瞭望和救护,因此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保证的。

  同时,这些黎族体育运动器材也都是由课题组的老师亲手设计和参与制作的。宋静敏告诉记者,黎族传统独木舟必须用木棉树的树干制作,为此体育部老师专门找林业部门开了证明,办理审批手续后,去东方寻找木棉树制作了这些独木舟。但最初的竹筏由于无法承受较大的重量,让老师十分为难。最后,为保证学生的安全,将两个竹筏叠加检验安全后才投入了教学。

  宋静敏表示,海南大学从2013年起开设了黎族传统体育课,将11项黎族体育运动引入了教学课程,其中包括跳竹竿舞、打鸡毛球以及钱铃双刀等。今年终于开始了独木舟和竹筏的水上实践教学。

  “黎族传说他们的祖先就是乘独木舟来到海南岛的。同时,海南岛内江河纵横,黎族在捕捞、狩猎、农耕等生产活动中,也常常遇到江河的阻隔。竹筏就成为黎族人主要的生产运输、打鱼、交通的工具。”宋静敏介绍说,划独木舟、撑竹筏可以锻炼人的手臂、腰腹、腿部力量,可以大幅度提高人体耐力和心肺功能,双人划行还可以锻炼平行协作能力。此项活动既可以娱乐身心,又可以强身健体,还是一项水上生存技能。

  当天的36名学生中有3名是黎族学生,其中园艺园林学院的陈家曦来自保亭,他告诉记者,他从小到大基本上都很少接触黎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黎族人他也觉得非常遗憾。

  “大胆”计划:撑竹筏

  横渡琼州海峡

  在当天的课堂上,宋静敏还告诉学生一个“大胆”的计划——今年10月份以后将会组织几名黎族学生和老师一起划独木舟、撑竹筏横渡琼州海峡,主题是“重现黎族先民横渡琼洲海峡”。“这个活动还在筹备中,我们选择了最短的路线,直线距离19公里左右。”宋静敏教授告诉记者,为了保障安全,老师和学生都会提前做大量训练。为应对海中的风浪,竹筏和独木舟也要重新制作。“每年都有人游泳横渡琼州海峡,相信划独木舟、撑竹筏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