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海南新增34家高新企业 将改善4个产业园条件

23.03.2016  09:38

  经济发展步入“换挡爬坡期”,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尤显迫切。

  “当前抓好经济发展,关键在于转方式、调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加快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不断拉伸产业‘短腿’。”省工信厅厅长韩勇认为,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规划“十三五”乃至今后要重点发展12个重点产业,其中省工信厅负责互联网、医药、低碳制造和油气四大产业,这些产业是海南承接新动能的希望所在,发展起来后将进一步调整优化海南产业结构,为稳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调结构成效彰显

  据介绍,2015年堪称海南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最大的一年。海南省相关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汇集多方力量开展专题调研,制定了发展规划,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争取更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在海南。此外,在“多规合一”中,海南省优化调整了省级重点园区,有5个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园区、3个新型工业园区,其中有两个信息产业园区在大三亚一体化旅游经济圈的陵水和三亚,这有利于统筹产业布局,促进全省区域均衡发展。

  “特别是陵水清水国际信息产业园,去年我们引进中电科这个战略投资者,重组了平台公司,重点发展海洋电子等相关产业,使园区发展走上正轨。”韩勇说,省里将集中火力,在人财物和政策措施等方面向海南生态软件园等两类、8个省级园区倾斜,尽快为新兴产业营造“安乐窝”,搭建调优结构的“战略高地”。

  通过努力,去年以来,海南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了一些积极向好的变化。譬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快,互联网产业成为亮点,初步掀起双创热潮,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去年全省医药产业增长16.8%,美安新药谷正式拉开序幕,一批药企和产品的国际化步伐加快。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新增34家,是多年以来增长最多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4.6%,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比上一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2家企业技术中心获省级认证,立昇公司以技术入股在俄罗斯兴办企业,成为海南省第一家用知识产权入股走出国门的制造企业;新兴绿色食品加工产值达到200多亿元,占消费品工业的38%;全年签约48个项目,协议投资500多亿元,10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

  此外,海南高分中心等军民融合产业项目取得了重要进展;信息基础设施去年投资40多亿元,增长60%多,光纤、4G网络和重点公共场所的WIFI网络覆盖达到了省政府的目标要求,提速降费、通信质量成效明显。特别是市县以下信息“最后一公里”建设有较大的改观,为延伸行政审批改革和电子政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调结构过程中,加强节能、降耗、减排、治污等监管工作,产业园区的空气、水体质量优于国家标准,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节能目标。

  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

  步入“十三五”,海南经济能否实现平稳换挡,关键在于新动能能否尽快培育壮大。“对于海南而言,培育新动能既是做大规模的必然之举,也是做优结构的必然之举,是不二选择!”韩勇认为。

  如何实现这一华丽转身?

  据透露,海南省将继续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抓住互联网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用互联网突破岛屿经济体的局限性,积极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电子商务、信息软件、服务外包等互联网产业。抓紧改善4个信息产业园的软硬件条件,吸引更多的互联网企业来海南落户。尤其要重点扶持生态软件园、复兴城等产业园区和众创空间。另一方面,在实业界、制造企业中广泛推广应用互联网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水平,努力打造海南实体经济的新优势。

  此外,海南省将继续围绕国际旅游岛发展特色制造业。主动对接旅游业,挖掘海量游客带来的巨大消费市场,发展旅游装备制造、特色旅游纪念品、新兴食品加工等。在全域旅游中找定位、求作为,支持产业小镇、美丽乡村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制造业、互联网产业等,促进小康建设;抓住供给侧改革机遇,发展高端制造业。

  同时,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吸引高科技人才、互联网人才包括“候鸟”人才,缓解海南省产业人才不足的矛盾,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型产业。还要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提高环保标准。改善信息化应用环境,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加快光网建设,不仅注重改善城市的通信网络环境,也要同步改善广大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条件,为统筹城乡发展,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助力产业发展,争取早日把海南建设成“光网智能岛”。(梁振君 沈君)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