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整合港口资源辐射东南亚

27.05.2014  09:23

海南:整合港口资源辐射东南亚

海口马村港区扩建二期工程年底完工

随着打造面向东南亚航运中心枢纽、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和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思维日益清晰,海南沿海港口资源整合已大势所趋。今年初,海口、洋浦两大港口签署港口资源整合合作协议。到2020年,海南将建成完善的航运枢纽基础设施,完善以洋浦港、海口港为双核的枢纽港,以八所、三亚、清澜港为重要港口的布局,港口服务能力将辐射东南亚。

港口众多竞争激烈

海南属典型岛屿性经济,原材料、市场两头在外,物流成本昂贵,经济对外依存性较强,若无强力的交通保障物流进出岛,经济发展就不可避免地受影响。在海运、汽运、铁运、空运四种运输方式中,海运成为首选,目前海南约98%的进出岛货物通过海运完成。

海南港口众多,全省沿海港口泊位已超14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3个。港口众多当然是优势,是发展海上物流的基础强项;但在全省经济尚不发达、货源紧张情况下,众多的港口集中分布在一个3.54万平方公里的海岛上,若协调不当反而可能带来一定负面效果。

两港相距150公里以内难免存在很大竞争。”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周文雄举例说,过去,海口港将洋浦港视为竞争对手,后者又将八所港视为发展掣肘,地缘竞争激烈。合则共利,分则难免互搏,这是目前海南港口的发展态势。

经济社会发展对港口要求越来越高的,临近区域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因此,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积极推动琼北乃至全省港口的资源整合。”周文雄说。

据介绍,海南港口资源整合已有先例。2005年1月24日,海南组建新的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对海口秀英港、新港、马村港三港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称海口港。9年后回头看,当年的良好预期全部实现。合并后,海南港航控股迅速成为环北部湾首家年吞吐量破百万标箱的港口,海峡股份顺利上市,提高了国有资产整体质量和收益。

如果当时做完三港合一,接下来整合海口和洋浦两港,效益也许会更好。”在周文雄看来,港口整合将成为洋浦、海口以及琼北其他港口发展的必由之路。

资源整合将分三步走

海口港位于海南岛北部,是我国重要的枢纽港,是海南省目前最大的港口,海南出岛运输的重要渠道之一,是全省陆海空交通运输的汇集点,也是国家南菜北运和北粮南运“海上绿色通道”的重要港口。一直以来是海南省进出货物、旅客等的主要通道和对外交往的重要口岸,同时也是《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确定的西南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水路可通往岛内及全国各主要港口,并且开通了至海安、湛江、广州、汕头、北海、蛇口、香港等地的客运航线。

今年4月中旬,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海南考察时对海口港积极打造面向东南亚的航运中心给予了肯定。这次整合海口港和洋浦港,将把两港的竞争转换成整体合力。整合后,将形成在北部湾区域乃至南海领域内具有竞争力的龙头港口,在巩固海南港口集装箱量稳步增长的基础上,逐渐成为环北部湾乃至华南地区的集装箱枢纽港。相对于环北部湾、华南地区港口来说,海南港口在与东盟进行贸易上具有区位优势,通过整合,使得整合后的港口成为依托内陆省份,面向东南亚的航运枢纽、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中心,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北部湾区域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和资源配置中心。

我们将以构建洋浦—海口组合港为重点,将其组合港建成区域国际航运枢纽。双方整合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海口市有关负责人描绘了未来五年海南港航业发展的蓝图。

据了解,这次整合将分三步走:一是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成立合作公司,经营海口港集装箱、散杂货业务和小铲滩码头业务,并以此为平台,为整合全省的港口资源做准备;二是海口市将注资8亿元支持港口整合。为优化海南港口布局,提升区域对外竞争力,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这些资金全部用于整合后新公司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等,既避免同质化竞争,又在人才、资金等方面支持洋浦小铲滩码头建设;三是重新思考海口、洋浦两港未来发展规划,包括集装箱码头的布局、港口开发的优先顺序等。

据悉,海南省交通运输厅正抓紧开展海口港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加快开展三沙市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港口设施规划工作。研究制定海南“海上丝绸之路”交通运输规划,加快建设面向东南亚的航运枢纽和物流中心。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今年3月19日,海南《关于推进东南亚航运枢纽和物流中心建设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海南将鼎力打造面向东南亚的航运综合试验区和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大宗商品仓储、配送、交易基地和服务东南亚、内陆腹地的特色物流配送中心,打造对外开放的新高地。首当其充是整合港口资源,完善以洋浦港、海口港为双核的枢纽港,八所、三亚、清澜港为重要港口的布局。

同时,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大型航运企业进驻海南,培育海南大型航运企业,促进航运业发展。

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董宪曾介绍,到2020年,海南将建成完善的航运枢纽基础设施,形成国际国内干线通达、支线密集的航线网络;建成以水路为主体,公路、铁路为辅助的低耗能、低污染、高效率的现代港口集疏运体系;配套完善航运交易、航运培训等航运服务体系;发展航运金融、航运保险等航运衍生业务。港口吞吐能力4.8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670万TEU;港口吞吐量突破4.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660万TEU;全社会物流成本与GDP的比率降到18%以下。

整合港口激发新活力

  目前,海南已基本形成“四方五港”的布局。其中海口港是我国沿海的25个主要港口之一,洋浦港是规划与正在建设的区域国际航运枢纽和物流中心,八所港是我省地区性重要的工业港,三亚港以国际客运为主、货运为辅,清澜港是我省东部地区重要的支线补充港和国家航天发射基地的主要海运枢纽,五个港口均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据介绍,海南将有序建设深水泊位、航道和锚地,适应船舶大型化的发展需要。加快推进马村港三、四期工程的前期工作,加快配套建设洋浦港深水泊位,力争今年上半年3个5万吨级和6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建成投产,加快建设三亚南山港服务设施,完善全省港口布局。

根据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要求,“十二五”期间,海南将大力发展港口经济,以洋浦和海口为重点,加快“四方五港”等重要港口建设,将三亚建成国际邮轮母港,将八所港、清澜港建成功能优化的现代化重要港口。此外,2012年3月开工的新海港区汽车客货滚装码头一期工程,设计年通过能力为170万辆车次,1200万人次。该项目计划2015年春运前实现4个泊位简易投产、2015年10个泊位全部投产。

据预测,2014年,海口港货物吞吐量预计将突破亿吨,正式迈入全国沿海亿吨大港行列。

(记者 陈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