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抗击台风“威马逊”生产恢复工作情况

27.07.2014  09:10

   一、基础设施抢修情况

 

  汽车及装备制造。

 

  海南30多家汽车制造及其下游配套加工企业集中分布在海口市,均遭受不同程度损失,直接经济损失约1.3万元。目前,均没有恢复正常生产。一汽海马部分厂房与办公楼受损严重,生产设备、备品备件被雨水浸泡,200多台车辆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9600余万元;企业从18日起已停产,预计第二工厂7月28日恢复生产,第一、第三工厂8月10日恢复生产,间接经济损失预计超3亿元。为其配套的30家加工企业预计共损失约3000万元,目前已暂时停产,预计恢复生产时间和一汽海马同步。

 

  水泥。

 

  水泥行业主要受损企业有昌江华盛、昌江华润、华润金江3家,直接经济损失约4750万元。截止7月25日,已全部恢复供水供电,昌江华盛已恢复灾前75%水泥熟料产能和全部水泥粉磨产能,昌江华润恢复了灾前全部熟料产能和50%水泥粉磨产能,华润金江预计8月中旬恢复全部产能。

 

  新能源新材料。

 

  新能源新材料行业主要受损企业有海南英利、海南中航特玻、海南汉能3家,直接经济损失约1.35亿元。海南英利已恢复生产450兆瓦,预计本月底可恢复全部产能;中航特玻目前三条线恢复生产,小惠矿力争1个月恢复生产,四号线及龙马矿短期难以恢复;海南汉能预计7月29日恢复到灾前产能。

 

  医药。

 

  医药行业规上企业43家,有42家企业停水停电、厂房和设备受到不同程序损毁。经过我厅的紧密跟踪协调,截止7月25日,除琼山大道有4家企业尚未通电外,其余39家已正常供水供电。27家亿元产业医药企业中,除养生堂、中化联合正在清洁消毒,桂林洋伊顺药业厂房、设备受损较大正在维修外,其余24家企业已基本恢复正常生产,恢复生产近89%。

 

  食品饮料及农副产品加工。

 

  食品饮料及农副产品加工行业规上企业86家,受损58家,受损67%。其中,食品饮料行业企业37家,受损28家,受损76%;水产品加工行业企业18家,受损13家,受损72%;饲料行业企业16家,全部受损;制糖行业企业14家,基本未受损;烟草行业企业1家,轻度受损。截止7月25日,除琼山大道和云龙产业园未通电外,97%的企业已恢复供电,约70%的企业恢复生产。椰树集团、春光食品、南国食品、亚太酿酒、翔泰渔业、通威水产等重点企业均已恢复正常生产。

 

  电子信息。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企业6家,直接经济损失约4700万元。截止7月25日,海南生态软件园、三星(海南)光通信、海南宝通实业等3家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已恢复正常生产,另3家企业海南威特电气、海南正红科技、海南金盘电气分别预计7月30日、一周后、两个月后全面恢复正常。

 

  二、主要问题

 

  (一)部分企业厂房、设备受损严重,恢复生产尚需一定时日。如海南中航特玻石英砂场选矿设备被损毁,需要1个月才能恢复生产;一汽海马发动机车间、涂装车间房顶被掀翻、发动机厂房进口设备被水浸泡,检修预计需20天;海南英利太阳能屋顶被掀翻,恢复到灾前产能需要2周时间;华盛水泥和华润水泥泵房被淹、供水系统瘫痪,检修及恢复生产预计需一周。

 

  (二)个别区域、个别企业尚未恢复供电。截止7月25日,琼山大道个别区域尚未通电,影响部分医药企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恢复生产;云龙产业园区内部供配设施受损,红塔卷烟厂也尚未恢复供电。

 

  三、下一步工作

 

  一是继续加强生产要素供应保障,尽快协调确保电、气、油有序供应和通信畅通;二是深入受灾企业了解灾情,及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全力组织企业开展灾后自救,帮助企业尽快恢复生产,最大程度减少企业损失;三是做好灾后生产安全工作,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力度,确保发电机组、油气管道等重点部位安全运行,避免发生次生灾害;四是全面摸清全省工业和信息企业灾害损失情况,尽快做好企业灾情统计汇总工作,并尽快向国家工信部汇报,争取在通讯基础设施重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烟草生产指标等方面得到支持。

 

   二、蔬菜和粮油供应情况

 

  7月26日省社直属企业从岛外调运瓜菜20吨投放市场,主要供应海口市区四个政府公益性批发市场。紧急调运的瓜菜品种有十几种,其中白萝卜每斤0.65元,土豆每斤1元,红萝卜每斤0.8元,洋葱每斤0.65元,南瓜每斤0.5元,小包菜每斤0.8元,圆椒每斤1.75元,白菜每斤0.8元,青瓜每斤1元,供应市场的瓜菜全部按成本价供应,稳定瓜菜市场价格。后续将继续在广州和岛外其他原产地组织瓜菜供应灾区市场。

 

  7月26日省社新供销天润农产品公司共安排社会救灾力量购置的三批各类粮油2.6吨运往灾区,其中食用油5升装的370桶,大米0.75吨,全部物资已按照要求送往指定灾区。

 

   三、农业救灾情况

 

  一、救灾进展

 

  (一)抓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截止7月25日17时,全省因灾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量达1887万只(头),占全省因灾死亡数量的97.9%,主要集中在60日龄以下的禽苗,规模场及已发现的畜禽已基本完成无害化处理。东北部重灾市县累计投入资金197.3万元,消毒药31.42吨,出动人力6690人次,积极投入到灾后动物无害化处理、环境消毒、流调、监测和免疫等动物防疫工作。东部重灾市县累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744个养殖场,监测口蹄疫、禽流感等动物疫病1008头份,及时作出预警预报,并制定免疫方案,紧急免疫各类动物64万只(头、羽)。

 

  采取的主要措施主要有:一是动员村级防疫员划片包干,收集散养户、死角区域(沟、湖、江、水库等)零星死亡畜禽,将因灾死亡畜禽污染环境的风险降到最低。二是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病监测工作,及时作出预警预报,适时开展紧急免疫(灾后畜禽体质差,不能立刻免疫)。三是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省动物卫生监督所组成督导组到东部等重灾市县,督促、指导基层防疫员开展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环境消毒、流调监测、紧急免疫和检疫监督等,保障灾后畜牧业恢复生产工作。

 

  (二)抓种植业恢复生产。主要是恢复常年蔬菜生产基地、清理橡胶园、果园,修复设施大棚等。7月25日,我厅组织9名专家到海口东山镇统历岭常年蔬菜基地指导45名菜农维修设施大棚、消毒菜园、病虫害防治、备耕、育苗等,发放灾后恢复农业生产技术措施手册50本。截止7月25日,常年蔬菜基地排涝面积1.6万亩,占受涝面积的80%;清理瓜菜园4.5万亩;消毒、防治病虫害面积8.5万亩;大棚维修面积300亩,大棚恢复生产面积300亩;蔬菜备耕1.5万亩。热带作物、热带水果抢管抢收面积1.4万亩,其中,扶正断倒胶树0.6万亩,胡椒0.1万亩;清理果园和喷药防治0.3万亩;抢收香蕉0.1万亩;其他作物0.1万亩。

 

  (三)抓畜牧业恢复生产。大企业、规模场组织专业队修复栏舍,小规模场、农户自己维修栏舍。同时加快种畜禽场建设,保护种畜禽场的生产能力。7月25日,新增修复栏舍面积1.33万平方米,累计达39.48万平方米,约占总损毁面积的11.64%;新增补栏1.19万只(头),累计达3.42万只(头)。

 

  (四)继续组织10个农机救灾恢复生产服务队、5万多台套农业机械投入灾后恢复农业生产工作。截止7月25日24点,已经动员1.9万台套抽水机、挖掘机抢排受淹农田等22.85万多亩,完成计划114%;动员2.3万台拖拉机、耕整机等抢耕备种16.5万亩,完成计划33%,力争到8月上旬前完成抢耕备种面积50万亩以上。此外,目前全省已投入1.5万台运输型拖拉机帮助灾区抢运救灾生活生产物资、倒伏树木垃圾等375.2万吨公里。文昌市农机部门已紧急调运发电机组700多台送到重灾区灾民手中。目前7个重灾区已检修受灾农业机械0.9万台套,完成计划的90%。

 

  (五)加强物资供应。一是向灾民发放物资,7月25日,组织发放10卷彩条布给文昌市翁田镇灾民用于修补房顶。二是现场调查受灾区域农资需求情况,组织了农技推广站、土肥站、种子站等单位统计灾区农资需求,重灾区受灾农作物化肥需求量为:尿素600吨,氯化钾260吨,复合肥650吨,按市场价尿素1800元/吨,氯化钾3400元/吨,复合肥3500元/吨计算,尿素110万元,氯化钾87万元,复合肥230万元,合计约400万元。种子方面,台风对文昌市、定安县的晚造水稻影响不是特别严重,部分受灾农民不再进行补种,准备用于冬季瓜菜提早种植。海口琼山区及临高县需要尽快对水稻进行补种,需种量为52866公斤。三是市场饲料供应方面,多数饲料生产企业仍处于厂房掀顶围墙修复、设备检修及试机状态。灾后大宗原料(如豆粕、麸皮、鱼粉等)均从外省购进,原料购进地广西、广东等地区供应商受灾未能开机生产,海口码头设备损坏等,增加了原料采购的难度。玉米价格上涨约10%,且存在较大的缺口。截止7月25日共有海壹、青牧原、港翔、远生、漓源、永安正大、新希望、文昌成丰等8家企业恢复销售,销售数量4777吨,市场饲料仍然供应偏紧。

 

  (六)督促人保财险全面开展农业保险各项工作,尽快实施理赔。截止7月25日,全省农业保险的种养业险种共报案452件,报案分布在海口、三亚、文昌、白沙、保亭、昌江、儋州、定安、东方、乐东、临高、陵水等12个市县,共报损2.8亿(含海胶9600万),估损1.4亿(因海胶目前损失难以确认,还未进行估损),已赔付件数18件,金额为646.49万元,其中大棚瓜菜5件149万元,香蕉13件497.49万元。

 

  二、下一步工作任务

 

  (一)举办3期常年蔬菜生产技术培训班,加强设施大棚构造维护、蔬菜栽培、病虫害防治、施肥技术等方面的培训。计划培训300名农户。

 

  (二)抗灾重建和恢复热带作物任务艰巨,继续组织协调和指导各市县继续做好救灾工作,将组织橡胶种苗和印发各种技术资料,指导农户恢复生产。

 

  (三)积极组织畜牧生产企业自救。协助恢复种畜禽场供水供电,保障种苗供应。多渠道解决栏舍维修的急需材料,如帆布、遮阳网、水泥柱、彩钢瓦等,保障恢复生产必须物资供应。

 

  (四)各市县农机管理部门按照部署,继续组织农机安全监理人员深入灾区检查指导农机作业服务,加强灾区农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预防次生灾害再次发生,努力保障灾后农业生产顺利开展。

 

  (五)继续组织相关单位与灾区保持联系,统计灾区恢复农业生产农资需求。发动行业协会,协调农资生产经营单位、个人,向灾区供应农资,以满足灾区需求。

  (六)增加原料购进渠道,减少由于原料紧缺带来的生产压力,逐步恢复我省的饲料市场供应;对于损坏的原料及成品料药及时进行回炉加工及无害化处理,严禁受损产品流入市场,同时缓解由于堆积造成的环境压力。

减税降费明细账单送达纳税人
  “收到税务局减税降费红利的明细短信,感觉就像我们交话费能看到消费明细一样,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公司减了多少税,还能清楚地了解不同税种减了多少。”海南中化橡胶有限公司王会计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手机中的短信账单。截至7月申报期,该公司享受增值税减免167432.国家税务局
新版电子税务局9月1日全省上线
  截至8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在澄迈等5个市县(地区)试点上线运行的新版电子税务局,试点运行情况良好。试点地区有1.国家税务局
政策红利全面释放 海南上半年共减税降费66.75亿元
  减税降费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头戏,今年减税降费政策红利频出,在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中国特色自贸港的背景下,我省税务部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上半年,我省减免税额合计66.国家税务局
“减税降费明细账单”——给企业最直接的获得感
  “尊敬的纳税人,截至2019年7月申报期,国家税务局
海口试行“无税不申报”制度减轻办税负担
  新华社海口7月23日电(记者吴茂辉)海南自由贸国家税务局
海南纳税人个税改革获得感持续增强
  近期,获益于税务部门不断加大的宣传培训力度,国家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