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海南”建设如何突围? 企业参与信用评级意愿低

27.11.2014  13:10

      截至去年底,数十万家500万元以上产值企业,仅2621家愿参与信用评级,企业诚信建设总体呈“散、低、乱”状态;我省出台多项失信惩戒办法,力图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诚信海南”建设如何突围?

      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逐步完善,人们开始高度重视自己的征信情况。特约记者蒙钟德摄

      核心提示

      近期,我省陆续在信用管理出台多个规定,如《海南省企业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暂行办法》、《商务诚信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从企业信用入手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追溯起来,海南诚信体系建设始于2003年,曾是国内最先启动信用建设的省份。然而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海南信用体系建设却落后于很多兄弟省份,主要表现为:信用评级市场存在“以级定价”乱象、尚未构建起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企业参与信用评估意愿低等,这些因素束缚了我省信用体系建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重大战略部署。依法治国,信用体系建设不可或缺。海南在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如何突破多重瓶颈、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一个公平守信的市场,尤为重要。

      发展之需

      失信成本小不少商家不在乎

      “人不信于一时,则不信于一世”。有时候诚信与眼前利益相斥,很多人选择失信于他人,导致信任度下降,甚至还会出现信任危机。

      如今,企业失信情况仍普遍存在。例如日前媒体集中报道海口出现的“竹签井盖”事件,这些井盖危害极大,民众纷纷谴责建筑单位,监管部门开始调查并查处;今年国庆期间,三亚被曝光存在的水果摊短斤缺两、海鲜排档价格欺诈等行为,引发大家对三亚旅游的负面情绪,昭示了社会信用约束企业行为的重要性,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海南省商业会会长刘宏和说,宰客是经营者利用非法手法欺诈消费者,获取非法利润的行为,它与制假售假、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一样,说到底是一种诚信缺失现象。商业失信频发背后是惩戒不到位,因为被宰的游客不是每个人都会去工商部门投诉,而且就算被投诉,很多宰客经营者只是面临被罚款等,并不能对其起到根本性的惩戒作用,这使得一些失信的商家心存侥幸,甚至漠视失信行为。

      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企业每年因诚信缺失,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元。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迫在眉睫,通过减少失信行为的发生,规范市场环境,这在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期盼

      诚信兴商社会环境

      “我们最近上了一堂诚信经营的课,深刻理解了严把质量关对于企业生存、成长的重要性。”本土规模较大商超企业、海南旺佳旺超市的办公室负责人钟前银感慨。

      近期,旺佳旺超市因为售卖问题肉品被推到风口浪尖上,目前案件正在调查,已溯源至供应商环节。旺佳旺同时开始全面审视经营当中的各种风险,信用风险则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钟前银说,超市售卖的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公司诚信。为此,公司最近制定了一个新规定:旺佳旺销售的肉品,如果销售人员发现外观或气味等有异常,可以立即下架,不需要上报总部等待调查结果,再决定是否下架。

      在商业诚信缺乏的当下,旺佳旺超市每天进货品种上万种,采购到有问题产品的概率非常高。作为海南知名商超企业中的“本土派”,旺佳旺深知要想在大润发、家乐福等外企巨头的包围中实现突围,首先要做的就是诚信经营,才有机会继续生存、发展。

      钟前银期待,随着我省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企业都能意识到诚信兴商的好处,区域内的社会信用环境会越来越好。毕竟,只有每家企业都提供合格的产品,这才能确保食品在生产、流通每个环节的安全、可靠,这样的环境有助于企业成长壮大。

上一页 | 1 2 3 4 | 下一页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