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居民文明行为调查报告》出炉 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最反感

24.06.2015  10:46

      原标题:《海南居民文明行为调查报告》出炉——

      居民最反感:乱扔垃圾随地吐痰

      文明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象征,要提升文明形象,必须了解不文明行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近日省统计局采取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的方式,在全省范围内随机抽取4000个居民,开展了海南居民文明行为问卷调查,并形成了《海南居民文明行为调查报告》。

      当问到“最常见、最反感的不文明行为有哪些”时,86.98%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是“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不文明行为;分析认为,产生此现象的客观原因是垃圾设施不够、设置不合理、垃圾长期不清理。主观原因是居民环境卫生意识淡薄,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仍较常见。此外,还存在监督不到位、缺乏法律约束等管理方面的问题。

      交通不文明行为成为居民关注的焦点,“电动车横冲直撞,不守秩序”、“机动车乱停乱放”、“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过马路”在“海南不文明行为榜单”中名列第二、三、四位。配套设施跟不上、文明礼让意识淡薄、监管不严处罚不够、从众心理和法不责众观念作祟等主客观原因使得交通不文明行为日益严重。

      此外,“不自觉排队,随意插队,故意拥挤”、“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说脏话”、“摊贩抢占摊位,占道经营”等公共场所的不文明行为亦较为常见。

      调查显示,看到不文明行为,4.5%的居民会视而不见;18.78%的居民想劝阻,但怕惹麻烦;48.85%的居民极度反感,但不会当面指出;25.47%的居民会当面指出,劝其改正;2.40%的居民会自我反省,避免做出同样的行为,或者向有关部门反映。调查表明,面对不文明行为,95%以上的人会有所行动或者反感,这是推动我省文明工作的积极因素。

      此外,报告还建议要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督制约,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惩处力度,并以硬件支撑海南文明形象的提升。调查显示,76.23%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提高社会文明程度需要加强文明礼仪学习,从自身做起;89.3%的居民认为需要重视文明道德教育,从小孩抓起。78.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需要加强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曝光不文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