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居民吸烟率超三成 高于全国水平

31.05.2017  20:30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每年有许多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记者了解到,海南省居民吸烟率为32.6% ,高于全国水平。昨日,记者走访发现,在海口的部分公共场合,抽烟的人不在少数,“二手烟”“三手烟”的危害不容小视。

  实习生 刘柯娜 记者 沈丽焕/文 记者 李志良/图

  A走访

  中学生当街抽烟,男子无视禁烟标志边抽烟边玩手机

  昨日,记者海口街头走访发现,在公共场合吸烟的人不在少数,其中不乏身穿校服的中学生。记者在中山北路看到,4名穿着某中学校服的学生走在人行道上,其中一名学生嘴里叼着烟抽得正欢;另一名学生手指里夹一支已点着的香烟,嘴里吞云吐雾,两个人的抽烟动作十分娴熟。

  随后,记者来到海口汽车东站,看到一名男子无视墙上贴着的禁烟标志,在人群中一边抽烟一边低头玩手机。

  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她经常在公共场所看到有人抽烟,“有一次,我从国兴大道打车回家,一上车就闻到了一股烟味,原来是出租车司机边开车边抽烟。虽然车窗已经全部打开,但烟味还是让我无法忍受。”在陈女士的强烈要求下,司机抽完最后一口,才将烟头丢掉。

  B数据

  我国人群吸烟率为27.7%,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2.1%

  研究表明,吸烟可以导致肺癌、冠心病、中风等多种疾病,是继高血压之后的全球第二大杀手,如果家长吸烟,那么其子女成为吸烟者的可能性也会相应增加。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称,全球每年近600万人死于吸烟,其中有500多万人缘于直接使用烟草,有60多万非吸烟者死于“二手烟”。如不采取紧急行动,到2030年时,每年因吸烟的死亡数字可超过800万。

  据《2015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人群吸烟率为27.7%,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2.1%,女性为2.7%;根据吸烟率推算,中国的吸烟人数比五年前增长了1500万,已达3.16亿;吸烟者每人每天平均吸烟15.2支,与五年前相比,增加了1支。

  记者从海南省疾控中心了解到,我省居民吸烟率为32.6%,高于全国水平,我省及企业的烟草流行状况值得关注。

  C调查

  受访市民称在密闭空间内及公交站台抽烟最让人反感

  记者走访发现,海口部分公共场所,禁烟情况不容乐观,其中不乏在禁烟区域、密闭空间抽烟的人群。那么,在哪些公共场所吸烟最让人反感?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30位市民,其中15人表示最反感在密闭空间内抽烟;10人表示最反感有人在禁烟区域抽烟;剩余5人表示一些在公交站边等车边抽烟的人最讨厌,“每次在等车时碰到有人抽烟,我都会能走多远走多远。

  吴女士今年30岁,在海口一家公司从事销售工作,“我平时喜欢跟朋友同事去KTV唱歌,包厢关了门基本上就是密闭空间,空气本来就不好,但有些男同事就喜欢在包厢里抽烟,呛的人头疼,被迫吸了不少二手烟。

  市民符女士在海口一家网吧从事保洁工作,她告诉记者,网吧里贴有明显的禁烟标致,明令禁止抽烟,但仍然有不少人视若无睹,我行我素吞云吐雾。“我也劝阻过好几次,有的人会掐掉烟头,也有人不听劝,还说我多管闲事。

  D民意

  有关部门应加强戒烟监管力度制定惩戒措施

  公共场合吸烟为何屡禁不止?大部分市民表示,这和政府的戒烟制度以及惩罚力度有关。“电影《志明与春娇》,讲述的是在香港禁烟的环境下,两名男女在后巷因吸烟结缘而展开的爱情故事。”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影片中,香港的禁烟力度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电影里有一幕,是他们抽烟被巡逻警察发现,然后追了好几条街!如果海南有这样的禁烟力度,那禁烟肯定卓有成效。

  在采访过程中,不少市民纷纷表示,目前海口部分公共场所吸烟行为频现,有关部门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强监管。

  据了解,我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八条明确指出: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室外公共场所设置的吸烟区不得位于行人必经的通道上。公共场所不得设置自动售烟机。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并配备专(兼)职人员对吸烟者进行劝阻。

   E提醒

  烟草残留物可在衣物上存数月之久,“三手烟”危害不容忽视

  疾控专家提醒:“二手烟”比“一手烟”的危害更大,而“三手烟”的危害同样不能忽视。有证据表明:“二手烟”的一氧化碳含量是“一手烟”的5倍,焦油和烟碱是3倍,尼古丁是2倍或更高。“二手烟”包含很多能够迅速刺激和伤害呼吸道内膜的化合物,即便是短暂的接触,也会导致健康人上呼吸道损伤,增加血液粘稠度,伤害血管内膜等严重后果。因此,“二手烟”的烟雾可引起肺癌等恶性肿瘤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疾病,尤其可危害孕妇、婴儿和儿童的健康。

  而所谓“三手烟”,指的是烟民吞云吐雾后残留在衣服、墙壁、地毯、家具甚至是头发、皮肤等表面的烟草残留物,这些残留物可以存在数月之久,其中的尼古丁与常见的空气污染物亚硝酸反应后会形成亚硝胺,是一种公认的致癌物质。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