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 尚学之风:文昌凭啥被称为文化之乡?(图)

10.03.2017  22:34

      “以文为昌”,文昌从未失去方向。

      文昌孔庙的“双龙戏珠”照壁

      从紫贝、武德、平昌悠悠走来,这座千余年的古城旧邑在经过历史的冲刷涤荡之后,依然保留了一长串闪光的人文印记。

      公元627年,平昌改名为文昌,意为“偃武修文”,即“停止武备,修明文教”之意,县名从此稳定,历代袭称。

      文昌孔庙的旁门——礼门

      谈到读书,文昌人颇有几分骨气。文昌有座始建于北宋的孔庙,历代随县署迁移,明洪武年间才迁建到现在的地方,被称作“海南第一庙”。传说文昌人不中状元,孔庙正门便不打开。千年来人们果真只迎着“双龙戏珠”的照壁转一个圈,从偏门“礼门”登堂入室。

      文昌孔庙中的求学祈福牌

      那文昌是不出人才吗?并不是。

      文昌人重教育,社会氛围极好。民间流传有“宁愿少吃少穿,也要教子读书”、“人生不识字,惨过牛与猪”这样的俗语民谚。

      文昌孔庙中的孔夫子塑像

      明清时代科甲鼎盛,进士及第16人,举人104人,“师生同甲”、“叔侄同科”、“一里三进士,七里八举人”。

      千百年来,孔夫子透过照壁上的镂空,不知目睹了多少学子考取功名

      孔庙,于文昌人而言,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信仰,而这种文化信仰正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文昌人。

      近现代以来,远徙南洋谋生和出岛出国求学发展的风气更强化了文昌人兴学重教的心态。文昌人或亲眼目睹,或耳传心授,西方文明的强大影响力以及中国发生的重大变革,无不激励着他们。

      香港同胞陈文民为文昌侨中捐修的陈文民科学馆

      在那个政局长期动荡、乡村生活维艰的近代,文昌民众宁愿吃苦受累,甚至当物卖田,也要送子读书成才。

      文昌亦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栋梁之才,他们或直接推动改变中国改变世界,如近代“改变中国面貌的家族”宋氏家族;或长于各自事业,文昌涌现出了诸多科学家、将军、成功商人等。

      文昌中学潘正洲教学楼正是以捐建者香港同胞潘正洲冠名

      文昌多侨,且不论寓居何方都不忘故土。第一接济家眷、修盖租屋,其次热衷公益、修桥补路、兴办学校,怀乡念家,造福桑梓。

      上世纪30年代文中老校长詹行火先先生在新加坡期间工作的情景。

      文昌中学办学百年的历程中,有一个人不得不提——曾经担任过文昌中学两任校长詹行火先。在1925年至1939年间,詹先生曾先后三次不辞辛苦地自费奔走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带,为文中的搬迁和建校呕心沥血。

      文昌中学中楼宇均由捐建者冠名。

      1928年,詹先生深感到文昌中学在县城内蔚文学堂狭小的校园、破败的校舍与简陋的设备,已远远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于是向家中凑足了20多元光洋的旅资,告别家人前往新加坡向侨领募捐兴建文昌中学。

      在逐一拜访了马来西亚侨领郭镜川、王兆松之后,广大华侨在郭镜川、王兆松的带领下,当地华侨共为文昌中学捐计光洋十多万元,纷纷认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教室、宿舍,计有四千多平方米。

      文昌中学薛家忠楼

      在文昌的学校里,随处可见海外侨胞、港澳台胞捐建的校舍,以华侨名字命名的屋舍数不胜数。侨念家乡,家乡念侨。

      香港同胞陈文民为家乡复建英敏小学而带头捐修的第一栋教学楼

      香港同胞陈文民1985年返乡省亲时,发现自己儿时读书的英敏小学已经破烂不堪且早已关闭,遂带头捐修校舍,重建英敏小学。

      英敏小学中陈文民先生坚持保留的他儿时读书教室

      据统计,1978年改革开放至1995年,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为文昌公益事业累计捐助14496万元,其中捐助办学达8245万元。

      文昌清末最著名的书院——溪北书院

      溪北书院里的榄仁被风簌簌吹动,仿佛又回到200年前那个读诗的下午,“与君相送到葫芦,酒在葫芦不用沽。共饮一杯离别去,君行西出故人无”,这是文昌邢宥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