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如何“种”出“南繁硅谷”

02.04.2018  09:52

  海南日报记者 苏庆明

  南繁基地是国家宝贵的科研育种平台,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国家核心利益。南繁基地建设,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约70%的农作物新品种经由南繁培育。

  海南已划定26.8万亩的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和5.3万亩核心区,纳入永久基本农田予以重点保护,实行用途管制。它们位于三亚、陵水、乐东3个市县。

  南繁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南繁基地建设和南繁产业发展也存在体制机制老化、创新水平不高、产业带动力弱、国际影响力小等方面问题,近期海南提出要在落实国家南繁规划的基础上,创新体制机制,做好产业化、市场化、专业化、集约化、国际化等“五化”文章,坚持政府规划、市场运作的理念,健全产业要素,做大南繁产业,打造“南繁硅谷”。

  近日在陵水黎族自治县召开的2018中国(陵水)南繁论坛暨南繁成果交易会(简称南繁论坛)同样聚焦了这一课题。

   交易平台,交易什么?

  在海南育种,在省外交易,或许是南繁最直接的“”。

  专家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有约70%的农作物新品种经由南繁培育。更有人表示,种业是中国农业领域的最大入口。但海南并未培育起种业交易产业。

  在各界就海南如何做大南繁产业的建议中,打造种业交易平台几乎是必谈之策;而打造国际种业交易中心,也是海南省政府就“五化”目标提出打造的8个中心(板块)之一。

  许多人将之理解为种子交易,但也有人有不同理解,认为海南瞄准的目标重点不应在于直接的种子交易,而是“种子权”交易。

  国家农业农村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曾任海南省农业厅副厅长、省南繁管理局局长的寇建平说,育种分为培育和繁育,海南主要做的是种子研发培育,研发后的繁育即制种生产主要在省外。

  寇建平看好品种权交易,即知识产权交易,因为海南发展南繁产业拥有研发优势,且有大量的行业机构在这里工作。“品种权,就是这个研发的品种已经审定、证书已经获得了,大家都在这里,我手里有的,就可以交易啊。这个交易平台是可以做的。”此外,他认为,海南如要促进种子交易,也应当在品种选择上有所侧重,一是救灾应急种子,二是具有高附加值的如园艺花卉类种子、市场稀缺的种子;同时,也要注意选择体积较小的种子,因为“有的种子可能一小袋就能种一亩地”,而很多种子(苗)体积太大,占地多,有运输和存储上的制约。

  从本届南繁论坛的整体讨论情况来看,许多人已经意识到南繁的产权交易价值。在中国农科院农业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智农361平台创始人宋敏看来,南繁不仅是育种资源的汇合点,也是人力智慧资源的汇合点。应当让智慧资源产权化,通过市场运作转化为市场价值,对知识创造者形成激励。

  在这方面,打造市场化的信息与知识共享平台,是可做的文章。宋敏说,育种专家手里的育种材料,是可以拿来共享实现价值转化的。“我们(智农361)建设了规范化的实现价值的制度,我们希望把这个制度跟南繁有机地对接起来,在这里面建立良性的市场环境、竞争环境。

  “现在不管跟哪个国家合作,谈得最多的就是知识产权。”宋敏说,南繁可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省商务厅副厅长程媛则进一步表示,省商务厅将发挥南繁产业和技术优势,支持南繁产业、企业、技术和产品走向东南亚、非洲等,推动农业“走出去”,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发掘多种商业模式

  运用市场的力量,吸引资本投资进行产业孵化,发掘更多的商业模式,也是本届论坛许多与会人员认为做大南繁产业的有效途径。

  “资本是奔着好项目来的,哪里有好项目资本就到哪里,南繁种业也好,其他优秀的农业项目也好,都可以打造成一个吸引点,吸引这种能够投农业领域的投资机构。”农业项目股权投资促进会秘书长靳铮认为,推动农业基金注资南繁,可以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农业创业者、农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进来,把农业领域创业孵化的机制建立起来。

[1]  [2]   [下一页]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