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海南大学收藏爱好者谈古玩:赏古怡情 细鉴真伪

13.10.2014  14:46

阴沉木具备收藏价值

 

战国时期的货币(资料图片)

 

宋静敏收藏的青铜器

 

宋静敏在展示他的古玩

 

  【南国都市报】记者 徐善应 文/图

  古玩,一向被视做人类的文明和历史的缩影。而在海南,古玩同样受到一些收藏者和商家们的酷爱。黄花梨、沉香、古陶瓷、珠宝玉器、书画、钱币、奇石、珊瑚、旧木家具、邮票、徽章等,是海南收藏爱好者的主要藏品。什么样的古玩才值钱?市场行情怎样?刚入门的收藏爱好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海南多位业内人士,对读者关注的问题进行答疑。与此同时,业内人士还提到,一些资深的古玩家,几十年下来,手上的好东西也才有那么几件,并提醒爱好收藏的市民,如生活条件较好有结余时,可适当玩古玩,但不能沉迷古玩。

  阴沉木:属不可再生资源 具备一定收藏价值

  位于海口滨海大道的某收藏会馆,摆有多种由阴沉木做的雕刻,极具美感。以一套十八罗汉为例,大小不一,价格也不一。有的七八万元,有的十多万元,有的甚至还有更高的价格。

  而在国内一些古玩市场,往往一块半米高的雕刻成品,就能开出数万元高的价格。

  “阴沉木是海南本土文化的符号,目前,市场上并不算很热,很多人还没有发现它的价值。”海南省珍宝博物院创办人张锐介绍,阴沉木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也是海南的本土资源。它的形成时间久远。地震或火山爆发后,原始森林被掩埋,经过一定年代的沉淀,如今开发时,才发现了阴沉木。

  张锐认为,严格说来,阴沉木已经超出木头的范围,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阴沉木是神秘珍贵的“宝物”与“神器”,被列为“珍宝”的范畴。由于阴沉木为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开发量越来越少。阴沉木除了具有科研、艺术价值外,还有收藏价值,“通过阴沉木可以了解到原始森林的古气候、古地质等。

  据了解,几年前,无论是收藏界还是民间,只有国内的业内行家才会对阴沉木有所关注。但如今,阴沉木的收藏已渐渐有了比较成熟的市场雏形。市场方面,国内的阴沉木收藏刚刚起步,大多投资、收藏者仍然处于认识阴沉木的过程中,因此它的价位仍然较低。

  有业内人士认为,投资者如果选择这个时期投资阴沉木产业,可能会得到较大的回报。

  古钱币:市场上仿制品较多 战国时期钱币收藏价值大

  连日来,记者走访海口大同路和海秀路的一些古玩市场发现,许多展柜在出售钱币等收藏品。在海秀路一家古玩市场,民国时期一元面值的银元,开出了每个在600元左右的价格。一店铺商家称,“大概重26克多,并不是纯银打造的。

  海南一业内人士介绍,民间收藏主要是侧重历代钱币,基本上是从秦汉开始,但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处于有价无市的一个状态,“古代的钱币,普通老百姓很难识别真伪,因为现在造假工艺的非常多。

  “不同时期的古钱币,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国情和政治环境。”鼎臻古玩城常务副总经理李明鸿认为,判定钱币的收藏价值,应该从时效性方面考虑,比如短期发行,突然就不发行的钱币,或者是针对有关国策发行的纪念币,则具有收藏价值。流通币种的收藏价值则很低。市民如有收藏钱币的爱好,现在可以收集奥运纪念币、亚运纪念币,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纪念币等。

  中国钱币学会会员、海南省钱币学会原秘书长张书裔介绍,在海南较多的是宋、元、明、清朝的钱币,目前古玩城的摊位卖的古钱币,有不少是仿制品,“真正的古钱币已经很少了,古钱币,一般都是带锈的。

  张书裔认为,每个朝代的货币代表着当时的政治。想收藏古钱币,首先要懂得历史,懂得如何鉴别,“战国时代的货币,就比较值钱。

  业内人士: 有结余可适当玩古玩 但不可沉迷

  海南一业内人士认为,古玩收藏对很多人而言,是一种精神享受,也是一种投资需求。普通市民爱好古玩的,建议可在工作、生活有结余时玩一玩,但不能沉迷。

  “古玩这水是很深的。”海南鼎臻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伟鑫认为。

  蔡伟鑫介绍,有些人进入古玩的世界后,往往有一种瘾,陷进去就拔不出来。他还提醒想进入这行的爱好者或初学者,古玩世界需要慢慢进入,不要沉迷。“有的资深古玩家,玩了几十年,手上也才只有几样好东西,大部分是赝品、复制品等。

  那么,对初入门的收藏爱好者,该如何提高古玩真假的鉴别能力呢? 对此,海南省珍宝博物院创办人张锐说,海南的宝贝很多,收藏爱好者要注重学习,应多看书、多和行内人交流,“海南很多宝贝,比如黄花梨、沉香等,常常被别人买走,流失到岛外。对这些东西,建议要进行抢救和保护。

  古玩收藏爱好者、海南大学教授宋静敏,分享30年收藏经验——

  多读书

  多查资料

  走进海南大学教授宋静敏的家,无论客厅、书房,还是墙壁上,均放置或挂有各种古玩。而他自己至今还未数出总共收藏了多少古玩。有30多年收藏经验的他认为,古玩,是历史的一种传承和记载。快速提高对古玩的鉴赏能力,需要多看专业书籍和多上网查阅资料。

  在宋静敏家里的书桌上,摆放着一个青铜鉴和一个青铜鼓。摸着上面的花纹,他脸上露出微笑,“收藏是一种精神享受,有时抚摸一下它们,感觉很好。

  记者看到,宋静敏教授的柜子里摆放着一块特殊的石头,便想了解一下。“这是年代最久的,据说是从河南出土的。”宋静敏拿出这块石头,在记者相机前展示着。

  青铜器、古书、贝币、古钱币等,宋教授均收藏有。宋教授的家里,收藏有上千样的古玩。从小受到爱好收藏的爷爷影响,年轻时候的宋静敏就开始了他的收藏之路。1988年,宋静敏来到海南工作、生活。每次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宋静敏总会逛逛当地的古玩市场,一旦发现好的东西,就买回海口。他说,“家里有70%的古玩都是从外省带回来的,剩下的是在海南收藏的。

  宋静敏说,古老的东西,市场上很少见,但喜欢的人又很多,因此,古玩市场或一些地摊上就会出现一大批仿制品。

  “在大量的仿制品中,找到古的东西,需要眼光。”宋静敏认为,购买古玩首先是要喜欢,建议初入门的古玩爱好者,不要想着为了挣钱而强迫自己购买。提高鉴别古玩真伪的能力,首先要多阅读一些鉴定方面的书籍。因为能出这类书籍的人,一定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很多书籍,还带有图片,很直观。如今,电脑、互联网也很发达,因此还可以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进行检索和比较。最后,还应多去古玩市场转转,就算不买也可以进行对比。如果购买了古玩,摆在家里,则要经常去观察和研究,一发现有疑问就上网找材料或者找朋友交流,增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