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缺水现状 海南大力推进灌区建设服务农业发展

16.12.2015  11:28

  今年夏季,一场持续数月的旱情对海南省造成了严重影响,部分水库库容严重不足甚至干涸,导致城市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均出现不同程度缺口,特别是在保障城市供水的前提下,农业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缺水问题。受持续旱情影响,不仅使我省水稻等传统作物产量减少,也对随之而来的冬季瓜菜种植产生影响。

  6月初,在持续没有有效降雨的情况下,“口渴”已久的昌江黎族自治县等西部市县却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水源:昌化江上游的大广坝水库在控制好发电用水的同时,紧急调水驰援,缓解了当地的城市用水和农业用水。得益于大广坝水利水电二期(灌区)工程中的中干渠、低干渠、昌江干渠、高干渠、陀兴系统等5个灌溉系统的建设,东方、昌江、乐东等市县的101万多亩农田在大旱之中仍能有水可用。

  灌区及配套项目建设,一直以来都是我省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之一,除大广坝之外,松涛、红岭两大灌区建设同样是我省十二五期间的重大工程,其中红岭灌区项目更是纳入水利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海南省人民政府联合签订的《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责任书》中。

  作为承担着向琼东北地区工农业生产及城乡居民生活供水、解决琼东北地区工程性缺水、支撑琼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任务的重要基础设施,红岭灌区项目已于今年2月28日正式开工,截至10月底,累计完成工程投资12.39亿元。

  以松涛水库为核心的松涛灌区,同样担负着向灌区工农业生产及生活供水的任务。但目前松涛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低,并存在着严重缺水问题和严重浪费的现象,节水潜力巨大。“有计划、有步骤加快和完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提高灌区水利用效率不仅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业灌溉用水要求,同时有助于缓解城市供水压力问题。”省水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对灌区进行节水改造既是水资源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的主要措施,亦是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今年9月开展的投资项目百日大会战中,松涛灌区松涛分局片区2014年度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也列入其中,足见其重要性。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仅将改造、修复“卡脖子”渠段和部分严重渗漏渠段,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渠道输水能力的同时,灌区灌溉条件也将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引导农民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事实上我省积极推进的灌区建设能够解决的不仅仅是农业缺水的问题,作为服务我省农业发展的大项目,大灌区将成为我省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萧菲 胡志华)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