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商事改革激发理性创业 市场主体总量和质量齐上升

08.03.2015  11:03

      原标题:海南工商先行先试进行改革,放大市场主体总量,提高市场主体质量

      商事改革

      激发理性创业

      改革让海南农垦焕发新活力。本报记者李幸璜摄

      商事制度改革,工商行政审批转向登记备案,实现零门槛准入,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但没有出现人们担心的皮包公司满天飞现象。2014年海南商事制度改革分析报告显示,全省新登记注册企业25020户,其中中小规模企业占81%,没有出现盲目认缴注册资本现象。

      省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楷说,去年,新登记注册企业主要集中在0-50万元、50-100万元和100-1000万元三个规模段,分别占新登记企业数量的比例为14.93%、26.95%和39.44%,这种中小型规模段的企业合计占新登记企业总量的81.32%;与此同时,去年新登记注册资本3万元以下企业206户,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企业245户,上述数据显示,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大众创业热情,但没有出现盲目认缴注册资本现象,说明大众创业是理性的。

      建省初期,海南也曾推行“先照后证”等放宽市场准入政策,结果出现皮包公司满天飞现象。为什么本轮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大众理性创业?

      陈楷分析,这次商事制度改革在放宽市场准入同时,还出台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系列举措,建设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推行企业异常名录和黑名单等制度,对市场主体进行信用约束,市场监管走向零容忍,皮包公司没有生存空间,理性创业就成为必然。

      值得注意的还有三组数据:一是,去年全省新登记注册企业中,第三产业企业占新登记注册企业78%;二是,去年全省新登记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的企业同比增长50%;三是,截至去年底,全省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实有176.9万人,比上年底增加40.1万人,增长29%。

      “去年以来,根据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海南工商先行先试,创造性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现放大市场主体总量、提高市场主体质量的改革目标。”陈楷说,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今年海南工商将全省推进“一证三号”改革、全省网上登记注册和事中事后三个监管平台建设,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更好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