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海南发生大地震,你要知道哪里可逃命

22.11.2015  13:12

  1.海南启用新的地震速报系统

  过去两年,海南扩展了地震监测公共服务能力,启用了新的地震速报系统;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规范管理,将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纳入建设工程联合(并联)审批实施监管。

  2.海口万绿园地震应急避难所建成 掀开草坪就能避难

  据南国都市报2014年3月7日报道,作为目前海南级别最高、应急配置最好的海口万绿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已基本完成建设。

  发生紧急情况,万绿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可疏散安置4.6万人,可安置受助人员10-30天。由于人群聚集在一起,最困难的是水、电、住宿以及排污系统。基于这种考虑,万绿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功能齐全。

  按计划,万绿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试点成功后,下一步海口还将在金牛岭公园、白沙门公园、世纪广场、海南师范大学操场等处以及市内多处绿地配套相应的地震应急避难设施。届时,应急避难场所将覆盖全海口。

  住:揭开草坪搭起帐篷成应急棚宿区

  “现在都被草坪覆盖住了看不到,一旦灾难来了,只要揭开草坪,就能看到已经设置好的桩孔,插上栏杆就可以撑起一座帐篷。”万绿园办公室工作人员指着应急指示牌所指的方向说。

  水:两口深井和23个直饮用水点

  除了第一水源为市政供水外,园内还建有两口深度超过300米的应急水井。另外,建有23个用水点,直饮水供应采用过滤式直饮水机。

  厕所:8处应急厕所共576个坑位

  利用现有玉兰路、滨海大道的两条市政排污管线为应急排污管道,园内建有8处应急厕所共有576个坑位,以及5处移动厕所,可以满足4.6万受助人员需要。

  3.海南14市县建成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据海南日报3月30日报道,海南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及救灾物资储备中心进展顺利,全省已有14个市县建成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其他5个市县及洋浦经济开发区正加紧建设。

  4.海南19市县将至少建一个具有防灾避险功能的综合公园

  最近印发的《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提到,海南要建成一批城镇公园,每个市县至少建成一个具有防灾避险功能的综合公园。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