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历史上的干旱高温:1977的大旱持续时间最长

08.06.2015  11:46

      原标题:海南历史上的干旱高温

      “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这是海南古代的一条民谚,今天看来依然不差。

      海南岛气候宜人,有得天独厚的一面,但也有其脆弱的一面。全岛中部高山隆起,造成了气候的地区性差异,东湿西干;年平均气温南比北高,但极端高温却出现北部;四季不分明,旱季和雨季又十分分明。

      本期海南周刊从一热一冷两个层面,针对海南岛历史有记载以来的干旱少雨和低温多雨现象,剖析海南这些极端气候的成因。

      近两个月,海南岛不同地区的人们纷纷在微信上比哪里更热。三亚市民说:“半年没下过一场像样的雨!这接连停水、停电的日子怎么过?”但海口市民一看天气预报,便反驳:“三亚温度还没有海口高,我们每天上午、中午户外如烤!”西部地区如东方的市民更是不服:“你们哪有我们热,我们经常刮焚风!”

      那么,现在的海南算不算极端天气?海南省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吴胜安解释,自2014年夏季以来,赤道中太平洋表面的海温较常年偏高,此状态一直持续到2015年6月。这一年来,海温异常分布,抑制了西太平洋(南海)上空的对流发展,致使海南岛上空的降水减少。5月,五指山、陵水、昌江、保亭和三亚5市县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6成以上,其中三亚降水量仅36.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8成多。

      吴胜安认为,这种高温天气是因为我省海洋大气异常,而导致海洋大气异常的主要因素是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和加强。

      6月5日,来自省三防办的消息称,持续高温目前已造成我省昌江、三亚、陵水、白沙、保亭和儋州等多个市县出现不同程度旱情,水库干涸、城市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缺口大。据省三防办对目前全省干旱面积的统计显示,我省干旱程度虽未至严重干旱级别,但未来一个月时间内若无大范围降雨,旱情将有可能进一步加强。

      在海南,“高温”与“干旱”就像一对手足兄弟。作为危害程度仅次于热带气旋的海南主要气象灾害,本季的干旱被称为气象干旱(其它干旱类型有水文干旱、农业干旱和社会干旱)。而干旱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洪涝。

      “在海南,少雨或无雨,若再加上干热风、高温、热浪的共同作用,旱情将更加严重。”吴胜安说,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海南的旱季,属气候性干旱即使是雨季,由于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也时常发生夏旱或秋旱,一些年份甚至全年干旱。海南省的干旱一般分为春旱(2-5月)、夏旱(6-8月)、秋旱(9-11月)、冬旱(12月至次年1月)和连年旱。

      稼如火烧

      饿殍遍野

      “干旱在海南出现的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平均每1.3年发生一次,即使在雨季,也经常因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出现夏旱或者秋旱,有的年份,甚至全年干旱。”曾参与编制《海南省气象志》的陈明说。

      查阅史料,海南历史上干旱时间最长的是清道光三年(1823年)九月至道光四年七八月,“久遭旱灾,小熟失收,杂粮亦绝收。蝗虫漫天遍野,所过禾表一空,饿殍载道,民多流亡,卖男女渡海者以万计。”

      但海南最早记录的旱灾发生在唐永贞元年(805年),《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海南卷》记载“琼山辜玑拨迁琼州,任军民指挥,因田禾伤旱,劝民凿井导泉灌溉”。

      此后是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光绪《临高县志》记载,“绍兴己巳大旱,井泉尽涸,斗米钱千”。省三防办编制的《海南省千年自然灾害史料集》收录,从1149年至1949年,共有125年出现过大旱。其中,出现饥死、饿死,或浮肿死的年份有14次。

      如清顺治九年(1652年),澄迈县“二、三月岁大饥,斗米价腾三两,草根木实无不掘尽,竹实每升一钱六分,饥殍遍野,积尸堆骨”。又如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万宁“受旱八万多亩,稼如火烧,两造失收,乞讨四起,全县饿死4万多人;屯昌7个月没下过透土雨,因缺粮缺盐,上万人患水肿病”。

      旱灾流传在民间的记忆里,变成了各种俗语,“壬寅癸卯,火烧稻”指清光绪二十八、二十九年(1902、1903年)连续两年大旱;“室家相弃散,求生者道途相望”指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感恩大旱;清同治九年(1869年)文昌“土裂井枯,赤地千里”。

      历史上,海南每次大旱轻者粮食减产,重者人畜饮水困难。粮价暴涨,老百姓就吃笋、草木根、槟榔芯,采野菜。如果又碰上蝗虫、瘟疫,更是苦不堪言。有时,天灾还要加上人祸,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屯昌全县大旱时,日本侵略者强迫百姓做苦工,饿死病死六千多人。

      河水断流

      定量供水

      1977年出现的大旱是海南解放以来持续时间最长、波及范围最广、影响最为严重的一次干旱。

      如果说古代的气候灾害只能用文字进行描述,那么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技术的增强,许多气候资料就可以用数据来说话了。已退休的海南省气象局高级工程师林熙介绍,海南岛唯有海口资料年代较长,到1958年,全省各市县气象站才建立。

      吴胜安调出的资料显示,从1975年的11月起持续大旱至1977年底,长达两年多。“各地雨量普遍减少3~6成,全岛有9成江河断流,南渡江、昌化江出现了历史上最低水位和最小流量,有8成以上的山塘水库干涸,120万农村人口及牲畜饮水困难,部分地区组织交通工具到边远地方拉水,按人口定量供水。”《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海南卷》记载。

      吴胜安统计了解放后的几次大旱。1968年5月下旬至8月中旬,海南岛12个市县相继发生春夏旱或夏旱,连续旱日期30-76天。1969年4-11月,海南全岛降水偏少38%,南部的严重干旱区偏少47%。1969年12月-1970年2月,海南全岛降水偏少66%,南部的严重干旱区偏少63%。1977年5月-1978年1月,海南全岛降水偏少34%,1000多宗山塘水库干涸或水位在死库容以下。1979年12月-1980年4月,海南全岛降水偏少69%,南部的严重干旱区偏少76%。1979年10月至1980年5月,海南岛遭受持续8个月的大旱,造成近500条河流断流。1984年1月-3月,海南全省降水偏少33%,南部的严重干旱区偏少84%。1983年11月至1984年8月,全岛19个市县普遍发生旱灾。1987年8月-10月,全岛11个市县秋冬春连旱,8个市县连续旱日超过150天。1988年1月至10月,海南出现全省性干旱,全省超过900条河溪断流,7900眼水井干涸,700多个小型水库干涸,14个中型水库水位降到死水位以下,最大的松涛水库也接近死水位,近5500个村庄百多万人饮水困难。

      建省后的最大一次旱灾是2004年10月至2005年1月,海南全省降水偏少86%,南部的严重干旱区偏少90%。吴胜安解释,2004年海南经历了“无热带气旋影响年”,从9月至2005年7月,出现继1977年全岛性大旱之后的又一次全省性大范围的四季连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