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海南保亭发展黎苗特色文化旅游结硕果

01.10.2014  20:16

  中新网海南频道10月1日电 泰国《中华日报》采用中新社海南分社稿件,题目:通讯:海南保亭发展黎苗特色文化旅游结硕果

  中新社保亭9月27日电 题:海南保亭发展黎苗特色文化旅游结硕果

  中新社记者 尹海明

  “每当游客赞美我们的歌舞,赞美黎族服饰,我的心里就像开了一朵花。”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槟榔谷景区黎族演员胡吉珍说。胡吉珍和同伴们每天为游客实景演出四至五场,向上千名中外游客展示黎、苗文化风情。

  “十一”黄金周来临之际,记者27日在槟榔谷景区看到,景区已游人如织。“这里的演出展现了海南岛黎族苗族人生产生活的场景,整个景区也像是原生态的黎村苗寨,很有特色。”来自湖南的游客李先生说。

  展示了10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保护项目的槟榔谷,是保亭挖掘保护利用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旅游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已吸引77.6万人次的中外游客前来参观。景区常务副总经理吉兴顺表示,今年“十一”期间,景区将增设韩语和俄语导游服务。

  毗邻三亚,人口仅17万的保亭,正以自己独特的黎族苗族民族文化资源,成为海南岛上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们在思考怎样才能吸引游客时,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优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体局副局长陈运新说,经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2000年保亭打造了以黎族苗族文化为特色的七仙温泉嬉水节,集中展示民族服饰、民歌、生活习俗、传统体育项目、传统美食等,一举成为海南岛最知名的特色旅游节庆品牌。

  陈运新说,改革开放以来,本地传统的民歌、服饰等受到外来通俗文化很大的冲击。“黎族没有文字,传统文化、技艺靠口口相传,如果老一代艺人离世,以后就不可能恢复了。”年近六旬的陈运新说,几十年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有一种历史的责任感。

  记者了解到,从2002年开始,作为国家贫困县的保亭,挤出资金设立黎族纺染织绣技艺传承村。2003年组建民族歌舞团,这个歌舞团如今已到过13个国家或地区进行文化展示交流。2005年开始,保亭在学校开展传统黎族纺染织绣技艺培训班,2007年,保亭出台海南首部“非遗”保护条例……。

  执着的坚守付出,换来丰硕的成果。目前,保亭黎族纺染织绣技艺、黎族钻木取火技艺、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黎族竹木器乐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黎族民间故事、黎族藤竹编技艺、黎族独木器具制作技艺等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全县目前拥有黎族钻木取火传承人63人,黎族树皮布传承人30人,黎族纺织染绣传承人1200人,黎族竹木器乐传承人260人,黎族民歌手64人。

  陈运新说,保亭目前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探索到一条“”办法——与旅游发展相融合。“景区是展示、弘扬和传承传统民族文化最好的场所,传统文化技艺创造特色旅游产品,旅游业的发展使民族文化得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他说。

  据了解,以黎苗风情为特色的保亭,今年上半年共接待游客超过190万人次,同比增长近二成。陈运新透露,保亭今年内对入选国家级、省级的“非遗”项目将出版系列非遗丛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