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南作家举办多场文学对谈签售活动 现场反响热烈
原标题:近期海南作家举办多场文学对谈、签售活动,现场反响热烈
本土文化传播:作家读者面对面
签售会现场热烈
青年作家赵瑜
孔见在签售会现场
青年小说家林森新书签售现场
孔见在给读者签售
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重视其文化的传播,这也是城市现代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共同规律。
进入8月,海口知和行书局陆续推出“金秋艺文季”一系列高品格的文学对谈、签售以及诗歌朗诵会等活动,每场活动都很热闹。在活动中出现的作家诗人们,不仅拉近了偶像与粉丝的距离,还是一种很重要的宣传。而于文化传播而言,这是一种极为接地气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当地民众是自发或者自愿去学习感受、了解现场活动的作家诗人们的作品,这就形成了一种很重要的交流。
虽然偏居一隅,但海南本身就有多元的文化积淀。海南人向来有关注其他民族丰富文化的传统,只是文化传播流传的途径一直有些单一,创作者与普通读者之间的距离感过强,以致与异质文化的交流融合有些生涩。而近期的这些系列文学活动,不仅消除了创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同时借助新技术为创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媒介,其开放性、自由性和自发性都是空前的。
在海南,这其实算得上是一种较新的文化传播方式。在现代,文化传播主要取决于接收方的兴趣和意愿,海南本土文化能否在海南“走红”,甚或走出岛外,走得更远,传播方式极为关键。
■海南本土文化交流平台太少
文化周刊:目前,海南本土文化传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赵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海南本土文化在岛外的传播极少,基本处于一个零开发的状态。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提到海南,大家所知道的内容大多是空报质量以及旅游等元素,而海南文化在全国的传播相对较为弱势。其现状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
林森(海南80后代表性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就整个全国的视野来看,海南岛地理位置要边缘一些,人口也不多,海南的文化传播不能在体量上跟其他地方相比,而更应该借助其“边缘化”,寻找适合的传播方式。
文化周刊:在海南,平时作家、诗人们与普通读者交流有什么特别的平台?
孔见(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席):我们一直在倡导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扬。平时作家与读者的交流主要通过海南作家网和在海口老街的天涯沙龙,还有与广播电视总台及学校合作的作品朗诵会及研讨会。
赵瑜:海南作家与普通读者的交流,早些时间在网上。最近一些年,海南省作家协会常常组织一些文化下乡的活动。带着一些作家到偏远的中学进行文学讲座,但这种形式的交流,其对象非常固定,基本上是中学生。
再有就是个别作者的新书出版以后在书店里销售或者是举行发布会,平时作家写作,与普通读者的交流甚少。
林森:交流的平台较少,基本上海南的作家、诗人,要么借助“往外走”、要么借助“请进来”,和不同地方的作家诗人交往。但这样的交往并不多,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参与,需要一些门槛,跟普通读者没啥关系。比如说,创办了几届的“两岸诗会”和“两岸笔会”,海南作家、诗人都有参与,但这样的交流,只是单向的,互动性的交流,目前较少。
■系列签售活动开启文化传播新模式
文化周刊:关于此次对话读者暨作品签售系列活动,说说现场的感觉?是否真的跟读者达到了零距离交流?
孔见:效果不错,现场较为活跃,读者也积极参与,有可持续性。作家原本就需要扩大自己生活的截面,需要阅读和体验他人的生活,包括和我们生活在同一地区同一时代的人的生活,也包括不同区域不同时代的人的生活,使自己的经验在敞开的同时获得纵深。
赵瑜:我个人的作品《女导游》前不久举行的一场读者签售会,虽然现场所售出的图书并不多。但现场的气氛当时还是不错的,有不少读者从积累素材到写作等各个方面,提出问题。
林森:这次对话暨作品签售,是一次有规划的系列活动,我的作品《暖若春风》的读者签售会是个开局,在获取经验、熟知环节后,有更加让我们期待的活动出现。至于与普通读者的交流,有一点,但并不多,所以还需要继续开展,让更多读者了解、愿意来参与。
文化周刊:文学对谈、签售以及诗歌朗诵会等活动,就推广海南本土文化而言,效果如何?
孔见:此次知和行书局将图书的销售与阅览、休闲、交友及研讨交流结合起来,在海南开风气之先,对营造海南岛上的文化氛围起到了积极而相当有效的作用,值得赞扬与支持,但愿能够再接再厉。
赵瑜:这样的读者签售和新书推广活动,在岛外,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城市,是一些书店常做的活动。不仅仅针对新书的推广,有些书店,比如北京单向街书店,还会邀请作家驻店写作,驻店一个月左右,读者随时可以和作家交流。
而作家呢,在书店里写一些短小的专栏文章,也会关注读者最近的阅读习惯和疑惑所在。这种在场式的写作和交流,会更增加作家和读者的黏度。
林森:海南之前的一些签售会,形式古板,是单向性的。这次的签售会因为有了互动式交流的引入,感觉上好很多。
■海南本土文化的精粹
文化周刊:任何一场对谈或者签售活动,似乎都要先确定本地文化的精粹。谈谈你们心中海南本土文化的精粹?
孔见: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海南的文化积淀中,除了色彩斑斓的黎苗文化,和来自中原的深沉的儒家、道家文化之外,还有东西方文明交汇时衍生的南洋文化,形成了多元并存、兼容并蓄的格局。海南是中国文化排他性最少的地区之一,开放与包容是它特有的文化情怀。
赵瑜:我在海南生活了多年,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的非常认同。我觉得海南本土文化的精粹是生活态度,是本土人那种慵懒的人生态度。这种表面上看起来没有多少创造力的慢生活态度,却创造了很多有文化的事情。如何将慢这个字做好,是海南诠释本土文化的最好的方式。
林森:海南因为其地理位置的“偏”,而对某些传统文化保留得更纯,且能在全国格局内,提供不一样的东西。“纯”与“独特”,是其精粹。
文化周刊:海南本土文学在海南有何特殊地位?如何走出岛外?
孔见:可以说,海南文学至今还没有接上本土文化的龙脉,它在水土上的优势还得不到发挥,本土有机的文化成分也得不到吸收、转化和升华。由于对海南历史记忆不了解,许多人把海南看作文化沙漠,以此来开脱自己的浅薄。海南至今尚缺少像沈从文那样将本土经验记忆和言语风格转化为文学经典的作家。
所以,我们的文学要“出去”,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赵瑜:海南本土的文学应该成为海南本土文化的各方面的支撑。海南文学如果想要走出岛外,必然要引进大量岛外的人进入,也要输出大量海南的人出去写作。没有文化的融合,就没有走出去。
林森:在海南本土的写作者有自我意识之前,谈海南本土文学的特殊,都是没有意义的。现在需要更多年轻的写作者,在阅历、写作和阅读上“走出去”,以一种更大的视野来反观海南岛。至于说海南文学走出岛外,谈这个话题还早,还是先把作品写好吧。
■数字化时代海南本土文化的研究
文化周刊:数字化时代与互联网革命又怎样影响了当今海南本土文化的研究?
孔见:文化无疑需要交流,而且需要不断扩大的交流,但交流与原创是不同的概念。交流引来他山之石,但不能直接拿他山之石来当自家的玉石宝贝;原创不能抄袭、拷贝、剪切和粘贴,原创必须是从自家土地里长出来的东西,因此需要吸收土地里的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有机成分。对于任何国家和地区的人来说都是如此。我们不能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说海南岛没有文化,就把世界各地的文化垃圾运来这里堆积。如果这样,海南真成了文化沙漠。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相对缓慢而有耐心的过程,需要积淀和传承。
赵瑜: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只能说明,我们又增加了一种传播方式,不仅仅用来传播海南文学,同时也会传播海南的其他文化样式。所以,并不在乎传播方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而是写作的人,要把自己的作品打磨好。
数字化的到来,对于更快地传播海南文化,是一件好事,然而,如果本土文化的积累和沉淀没有做好,传播出去的越多,就会越破坏本土文化外在的形象。
说到底,当传播方式越来越快捷的时候,文化人应该越来越沉着,越来越慢。
林森:在海南做数字媒体,有着优势——这优势就是由于海南偏远,是经济特区,在意识形态方面,比很多大城市要少些包袱。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切又重新洗牌,原子化的“个人”都有了成为影响巨大的数字媒体的机会。关键是看个人的视野与时机,在这方面,地域性的特点,几乎不再存在,而引起共鸣的“共通”的东西,才是数字媒体需要关注的。因此,寻找到海南文化当中能够引起“多数人的共鸣”那部分,才能谈后续的研究与传播。
(本栏图片均由符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