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代表团呼吁保护大广坝生态环境 纳入国家扶持范围

09.03.2015  17:30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大广坝水库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

      ▲大广坝水库

      鱼鳞州风景区

      素有开发海南西部经济“金钥匙”和西部“天然公园”美誉的大广坝水库,其周边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受到了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高度关注。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海南代表团拟向大会提交《关于将海南大广坝水库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的建议》,呼吁将大广坝水库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扶持范围,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以保护大广坝生态环境。

      大广坝水库位于东方市境内东部,“屹立”于海南第二大河流昌化江之上,水库湖面100平方公里,库区由北向南绵延,是海南第二大水库,与枢纽工程配套的高干渠是大广坝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发电、灌溉、供水、防洪等综合利用功能,电站装机容量24万千瓦,灌溉面积101万亩,每年可以为灌区内工矿企业和城市生活供水2.21亿立方米。对改善海南西部生态环境,解决西部地区农田灌溉、人畜饮水、工业发展用水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库区风景秀丽、湖光山色,不但具有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均化供水、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物功能,还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大广坝水库生态环境质量良好,河流水质、湖库水质、地下水水质、近岸海域水质和环境空气质量等均良好。

      海南代表团认为,近年来,海南开展国际旅游岛建设和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在财力困难的情况下,不断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同时,海南西部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起点低、经济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建设资金缺乏,困扰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如“老、少、山、边、穷”等问题普遍存在,而为保护大广坝水库优良的生态环境,海南将大广坝库区周边的160多平方公里设为“限制开发区域(重点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域”,水库周边区域的开发建设受到诸多限制,导致周边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难以改善,影响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

      海南代表团指出,东方共有80个行政村(队)、113个自然村属于贫困村,其中大广坝库区周边村庄全部为贫困村,年人均收入只有1300-2300元。对此,呼吁国家将大广坝水库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推动海南生态保护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