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三大盐场产量萎缩缺口严重 将组建“海南盐业集团”

23.12.2014  15:45

  冷清的莺歌海盐场。本报记者于伟慧摄

  “盐岛”缺盐为哪般?

  -海南日报记者 杜颖 黄能 于伟慧

  为应对紧缺,今年海南从外省紧急调拨6000吨食盐入岛,昔日产盐大省,甚至在国际市场也有一席之地的“海南岛盐”,如今却光芒不再——

  从当之无愧的产盐大省到缺盐需靠外省补给——

  6000吨缺口“拷问”海南制盐业

  海南日报抱由12月22日电(记者 杜颖)来自省发改委的一则消息引发了人们深度的思考。今年,为应对食盐紧缺,海南从江苏、湖南等省紧急调拨6000吨食盐入岛,昔日产盐大省,甚至曾在国际市场也占有一席之地的“海南岛盐”,如今却光芒不再,反而由别省补给,海南盐业究竟怎么了?

  经过历史沿革发展,海南岛制盐业形成三大盐场——乐东莺歌海盐场、东方盐场和三亚榆亚盐场。由于榆亚盐场在建省之初就遭遇城市开发征地而仅剩很小一部分制盐区,因而产盐的重任落在了莺歌海和东方。

  “产量一直不理想,有好多年了。”这是记者在乐东、东方等盐场主产区和分场走访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海南盐业的颓势并非今日而起,调查中发现有三大主因。一是近年来气候变化、雨量增大,日晒时间短导致的出盐量剧减;二是设备老化技术更新滞缓、用电排水等成本增加导致效益不佳;三是专营体制弊病以及征地等因素影响带来的经营波动,盐场生产积极性普遍不高。省盐务局有关负责人称,海南目前食盐需求量每年约5万吨,而全省盐场产量总计为4万多吨,缺口明显。

  更为令人痛惜的,仅仅在10年前,海南省原盐不但充足供给岛内,还运往岛外,甚至出口国际,仅2005年海南原盐出口就达到1.28万吨,建起了出口盐生产基地,在国际市场上树起了“海南岛盐”的金字品牌。然而10年后的今天,“海南岛盐”几乎销声匿迹。

  2016年我国将废止盐业专营,盐业经营由市场主导,然而海南盐业今后要走向何方,是否还能重新振奋崛起,我们拭目以待。

   6000吨“缺口”的疑惑——

   三大盐场产量萎缩

   海南盐业整体衰落

  莺歌海盐场曾是中国南方规模最大的海盐生产基地,供应广东、广西、湖南等地,如今尚不能供给本省

  海南制盐有着悠久历史和辉煌过去。

  海南岛特别是西部沿海,港湾滩涂很多,连绵的群山挡住了来自北方的云雨,阳光充足,日照长,有充分的光热进行盐业生产,加之海南岛四面的海水含盐度高,造就了海南得天独厚的生产条件。

  如果再向前追溯,海南煮盐的历史甚至可以追至唐朝。

  随着近现代制盐业的发展,海南逐渐形成了三大盐场——东方盐场、乐东莺歌海盐场和三亚榆亚盐场,而1960年代建成的莺歌海盐场,在当时更是中国南方规模最大的海盐生产基地,年产30万吨,盐场所产的盐不但供应海南,还供应给广东、广西、湖南等地。解放后,这三大国有盐场一直是支撑着海南盐业的绝对产量。

  然而,发展到现在,海南制盐业已整体衰落。

  建省以后,处于三亚中心区位的榆亚盐场,很快就因为城市建设而让出了土地,仅仅保留了很小一部分作业区,制盐的任务就自然地落到了莺歌海盐场和东方盐场。

  有两大盐场在,怎么还会有缺口?省盐业局有关负责人对此解释,粗略计算,近几年海南全省平均每年对食盐的需求量约5万多吨,东方盐场产量1万多吨,莺歌海盐场目前仅3万多吨,加上三亚榆亚盐场的一二千吨食盐产量,那么势必就存在着数千吨的缺口。“今年我省根据需要,只能从外省调剂6000吨食盐入岛救急,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6000吨”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记者粗略计算,假如按照每包500克食用的袋装盐计算,总计要补给12000袋,如果按照健康人每天摄入食用盐6克左右计算,调入的食盐够海南人吃上1个半月。

  既然要补给,为何不让省内的盐场加大生产?省盐务局相关负责人没有具体做答,但对记者透露了一个细节,早在2008年,我省生产线规模最大的莺歌海盐场就已经不归属省盐务局管辖了,它正式划归给了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主要的用意是“储备土地”,而省盐务局现在算是“跨行业协调”,管理上恐怕有些“鞭长莫及”。

   制盐业曾经的辉煌——

   自给还能出口

   “海南岛盐”进军国际市场

  10年前,“海南岛盐”不仅自给,还能供应外省和出口,在国际市场也曾占据一席之地

  今年49岁的东方盐场八所分场职工周志发整个下午都没去盐田上班,“现在常下雨,去了也没活干。”虽然不到50岁,但周志发已在盐场工作33年了,跟盐场绝大多数还没有退休的职工一样,他也是“盐二代”,他16岁时,母亲45岁,因为制盐属于重体力劳动,女性45就达到退休年龄。当时是1981年,他便顶替母亲成为一名盐场职工。

  “刚开始的时候工资不低,到了1990年代以后差距越来越明显。”周志发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的工资跟周围的人相比很高。

  八所分场场长助理、在盐场工作30年的陈正东回忆,那时,东方盐场职工跟石碌铁矿、八所港务局、南海公司、海南铁路局等一批单位的职工一样,是周围人羡慕的对象。“当时国家几乎没有什么新型工业,对传统工业十分重视,盐场职工跟其他国企职工的工资都由国家按级别发放。”

  “当时八所港务局的职工也羡慕我们。”陈正东说,可是再后来,盐场职工的收入优势丧失了,处境越来越艰难。

  “我和妻子都是盐场职工,双职工家庭,但如今和孩子凑合在一间27平方米的屋子里。”周志发苦笑道。东方市政府为东方工业园区修建的工业大道刚好穿过八所分场宿舍区,周志发的房子被拆迁,后才被安置在这间小屋。

  从人人羡慕到没人羡慕,这不仅是职工的待遇收入,还有“海南岛盐”这个曾经辉煌过的品牌。

  一组数据见兴衰:

  2000年,海南省原盐销售13.13万吨,其中省内销售3.8万吨,省外销售9.3万吨,而出口有5450吨;

  2001年,原盐销量13.21万吨,省内销售3.79万吨,省外销量9.18万吨,出口增长到7365吨;

  到了2005年,海南的原盐出口达到1.28万吨,并建立起了出口盐生产基地,在国际市场上树起了“海南岛盐”品牌。随后,果蔬洗涤盐、足底保健盐等相继研制出来。

  10年后的今天,“海南岛盐”几乎销声匿迹。东方盐场场长黄照龙感慨说,现在科技进步,国内有很多新的制盐工艺,比如使用光伏技术,可以得到高效能、高品质的盐,但是技术设备动辄上百万元,目前以海南盐场的能力也只能望洋兴叹。

   东方盐场调查——

   年年产量不达标

   设备像“老电影”的道具

  受食盐专营政策制约,盐场经济效益差,生产积极性不高;土地被征用导致盐田面积萎缩

  “产量很不理想。”东方盐场副场长蒙业隆说。东方盐场每年3万吨的产量是国家制定的硬性指标。但截至今年12月15日,东方盐场实际产盐量仅1.95万吨。

  事实上,1995年以来到2014年的20年间,东方盐场大多数年份都不能完成3万吨产量的定额。该盐场提供的数据显示,1995年到2004年,10年平均产量为2.4万吨,这10年间仅1996年、1998年、2003年这3个年份产量超过3万吨。而2005年到2014年,超过3万吨产量的年份只有2005年和2010年,最高是2005年,达到3.75万吨,十年中最低的是2012年的1.4万吨。

  “盐业真的是‘靠天吃饭’。”谈到盐产量经常不达标,蒙业隆说,海南经常有台风,对盐业影响大。

  除了天气,受食盐专营政策制约,盐场经济效益差,职工工资低,积极性不高也是更为重要的原因。

  东方盐场下辖7家分场,场部设在墩头,位于东方市新街镇,新街镇已跟八所镇合并。记者日前到场部采访时看到,整个场部院落十分陈旧,职工的办公桌椅很破旧,只有在“老电影”里才能看到。

  “食盐专营政策把我们都‘卡’住了。”蒙业隆说,盐场只进行生产,盐价由国家统一制定,销售只能由盐务局(盐业公司)根据计划调拨。

  “盐价从1990年代以来就极少调整。”黄照龙告诉记者,目前盐场产盐根据品质不同,每吨价格成本在434元到531元之间。如果按3万吨产量计算,一年产值有1300万元至1600万元。“看起来产值不低,但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黄照龙说,除了扣税,产盐的油、电等动力消费,设备维修更新,包装、流通费用等一算,有时还要倒贴。

  “我们盐场最好的一级盐只能卖到531元每吨,但是盐业公司经加工后,批发价是每吨2600元左右,而国家定的市场价是3000元每吨。”蒙业隆说,盐业公司跟盐场的经济效益形成“剪刀差”。

  东方盐场2010年之后几次提薪,职工月工资由原来的不足1000元提高到1800元。而提薪的背后很多职工并不知道,这是盐场八所分厂1000亩土地的征地补偿款所得,并非经营效益转好。

  土地被征用导致盐田面积萎缩是产盐量减少的另一个原因。“八所分场原有1100多亩土地,现在所剩无几。”蒙业隆说,按计划,八所分场年产量为2600吨,被征地后已经没有分配给他们产盐任务。而随着东方工业园区的扩大,抽海水的途径已被切断,剩余的一点盐田也不能产盐了。

  记者在八所分场盐田里,没有见到工人,冬日的盐场尤显萧瑟。

   乐东莺歌海盐场调查——

   昔日年产30万吨

   如今萎缩到1/10

  靠天吃饭,近年降雨明显增多致出盐量减少;设备老化,生产无法顺利推进;体制问题是更重要的原因

  正如老百姓所描述的,莺歌海盐场所在之地,就如同这诗意的名字一般:一半为海水、一半是火焰。

  乐东莺歌海镇常年日照时间长,海风终年激荡,阳光充盈,堪称长夏无冬的日光之城。这里海水含盐量之高,是仅次于死海和红海的世界最咸的海区之一。然而记者走访调查发现,这个昔日年产30万吨的盐场,如今年产量萎缩得仅剩1/10。

  走进莺歌海盐场的生产基地,由于是冬季生产淡季,工人并不多,只是在盐田深处,有着四五个职工在清理盐池。盐池中间,横铺着3组铁轨,布满铁锈。

  海南莺歌海盐场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许永坚说:“当年生产食盐的高峰期,火车是直接开进盐场盐田来运盐的。”可近年来,随着天气等原因变化,莺歌海盐场产量日益下降,许多年没见到火车来盐场运盐了,只留下铁轨、仓库、站台仍伫立在这片5万亩的盐田之上。

  1958年,5600多名部队军人转业来到莺歌海,掀起了开发盐场的热潮,1958年10月试产,这一年的12月就出产了第一批3000吨盐,1年后,火车首次开进了结晶区,运出了第一批原盐。

  在盐场盐田,记者见到了一对“盐二代”夫妻,女的叫周芳容,在盐场工作27年,男的叫韦日南,在盐场工作了36年。夫妻二人的父辈都是盐场老职工,他们跟父辈一起见证盐厂的兴盛与衰落。“当年盐产量最高的一年是30万吨,可后来盐产量越来越低,2010年是11万吨,2011年7万吨,2012年2.6万吨。”

  是什么让莺歌海盐场的产量逐年下降,总经理助理陈泰雄说,天气和设备老化是主因,并非所说的协调不力。

  由于莺歌海盐场主要靠日照蒸发来制卤、结晶晒盐,所以才说天气是产盐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进而从某种程度上讲,海南的制盐业至今仍属于一个“靠天吃饭”的产业,但近年莺歌海盐场地区降雨明显增多。

  除天气因素外,盐场设备老化,也是盐产量无法提高的原因。记者了解到,当年建设盐场时,设计盐田是3793公顷,那是按照年产盐50万吨的标准设计的,可是,当年设备投入有限,一直没能达到这个标准,最高的年产量也只有30万吨。到现在,盐田的面积缩小到2900公顷,加上部分盐田供电、排水、进水沟渠等设施老化,也直接导致了盐田产量下降。

  但采访中也有人私下向记者透露,莺歌海之所以产盐巨减,也与土地被用作储备导致盐场无心经营有一定的关系。“毕竟这里是一线海岸,生产食盐很多人看来恐怕是一个效益产出比较低的行当。”

   盐业改革在即——

   转制方案正在酝酿“海南岛盐”何时归

  2016年是盐业专卖制的“绝唱”之年,然而海南盐业今后要走向何方,是否还能够实现品牌崛起,业内拭目以待

  “国家盐业改革,对我们既是机遇,更是挑战。”说到2016年取消食盐专营政策和盐场的未来时,黄照龙说。

  黄照龙的解释是实实在在的,“一方面,政策放开,盐业走向市场化,现有盐业的生产和销售部门面临重组,如果政策允许,他们可以吸收其他资本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改善经营,从生产到销售,做活整个产业;而且,毕竟海南盐场土地资源仍然比较丰富,现在存量还有8000多亩,除了盐业还可以开展多样化经营。”

  在黄照龙眼里,东方盐场自建盐田拥有150年历史,生产出的盐洁白、均匀、味美,俗称“北黎盐”,曾是古时的贡品,海盐质量好是未来市场竞争不可忽视的一个优势。

  但另一方面,他也坦陈盐场面临着困难:“我们的盐场不成规模,机械化程度低。如果将来放开盐业,外省大企业进驻,我们更加身处危机。”东方盐场7个分场分别分布在东方市6个沿海镇,分布散,规模小,几乎没有机械化作业。而目前在我国山东、天津、河北等一些地方,盐田都集中分布,大规模利用机械化。黄照龙举例说:“东方盐场职工人均一年只能生产150吨盐,而北方使用机械化作业的工人人均一年能生产1500吨盐,如果直接竞争,我们势必将承受巨大压力。”

  离盐场男职工55岁的退休年龄,周志发还有6年,还将赶上盐业改革。和许多职工一样,他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盐价能提一点,让盐场的效益搞上去,待遇能得到一点改善。”

  省盐务局有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面对未来,海南盐务系统正在酝酿“政企分离”改革,着手组建“海南盐业集团”,而品牌的重塑,也只有在做强企业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实现,他们对未来放开市场后的盐价预估也认为将呈现“先抑后扬”的趋势。“然而眼下,也只有先练好‘内功’,方能谈未来,不是吗?”

  很多人都在期待……

  (海南日报抱由12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