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岁”的“海上卫士” 神奇的海南东寨港红树林

21.08.2015  14:08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 蓝网
游客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留影(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 蓝网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栈道(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 蓝网
海口市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日出(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 蓝网
红树林的果子(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 蓝网
海口市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塔市保护站的日出(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 蓝网
海口市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塔市保护站,乌黑滩涂上螃蟹。(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 蓝网
红树林内的招潮蟹(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 蓝网
海口市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塔市保护站的全景(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 蓝网
海口市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塔市保护站的红树林美景(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 蓝网
海口市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塔市保护站台风损坏的红树林(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 蓝网
海口市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塔市保护站台风损坏的红树林(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 蓝网
红树林的树根如盘龙一般紧紧盘踞地面(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 蓝网
红树林内的飞鱼(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 蓝网
来源: www.hnntv.cn

  在海南,有一片4000多公顷的“海上森林”,它摇曳于清波之上,水鸟翔集、游鱼穿梭,如诗如画,这就是著名的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沿着历史蜿蜒的水道,东寨港红树林历经沧桑浮沉,成长至今,已是全国面积最大、种类最全、保存最完整的红树林保护区。它防风消浪、护岸护堤、调节气候,又栖息群鸟、荫庇游鱼,是海南优良生态的魅力名片,更是海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生动写照。

  海南以生态立省。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视察时,明确要求海南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当表率,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环保也是生产力!”2014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东寨港红树林考察生态环保时也被这里人与自然的和谐深深感染。

  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是时代的要求,是海南的生态基础和生态地位使然,而东寨港红树林无疑是其中最好的标本。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在东寨港红树林调研时提出“规划控制、立法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社会监督、造福子孙”24字方针,要求不惜血本把这笔宝贵的绿色财富建设好。2015年7月31日-8月1日,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刘赐贵主持召开省加快推进“多规合一”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时特别强调,各级各部门既要坚决守住生态底线不含糊,又要突出发展搞好各项产业衔接,细化完善措施,抓细抓实全省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确保在坚持生态底线与促进发展中实现共赢,为全国省域“多规合一”提供切实可行借鉴经验。

  从即日起,南海网将推出系列报道,从历史、人文、保护,传承等层面,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东寨港红树林的前生今世,保护发展,建设成效等。展示这张中国生态文明的“海南名片”背后,全省上下孜孜不断的付出和坚持不懈的探索,为海南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鲜活范本和有益借鉴。

   中国生态文明的“海南名片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保护建设成效系列报道之一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游客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留影(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栈道(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海口市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日出(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红树林的果子(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8月初的海口东寨港,傍晚开始退潮。早上6点,天才蒙蒙亮,潮水还没完全涨起,火红的霞光已将天际和水面映红,红树林影影绰绰,带着一丝神秘。寂静着,寂静着……突然,一抹红霞刺破了鱼肚白的天空,东寨港瞬间波光粼粼,滩涂开始了新的一天。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岛东北部,处于海口市和文昌市的交界处,属于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演州河、三江河(又称罗雅河)、演丰东河和演丰西河四条河流,携着年产7亿立方米的水量,分别从东南西三个方向流入东寨港湾,并在此汇集出海。

  这是一个神奇的区域,形成于震惊古今的1605年琼北大地震,由于地层下陷而形成,距今只有410年的历史。

  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肾”的美名,森林则被称为“地球之肺”。湿地、森林、海洋一起构成地球上的三大生态系统。

  而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不仅是“海南之肾”,还是“海南之肺”。因为,在这片滩涂上,生长着一大片叫做红树林的植物。

  红树林是东寨港保护区最大的特色,3337.6公顷的保护区里,红树林面积为1578.2公顷,将近一半。是迄今为止我国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中连片面积最大、保育最好、资源最丰富、树种最多的自然保护区。

  密密麻麻的红树林枝连着枝,根连着根,簇簇拥拥,团团围抱,如同钢铁战士般,在滩涂上铸成一道绿色长城。

   红树林下小精灵——会爬树的弹涂鱼

  8月初的东寨港,早上6点,天才蒙蒙亮。霞光撒在裸露的乌黑滩涂上,金光点点,一动一动的,俯身细看,原来是滩涂上的小生灵在呼吸,整个滩涂一刻不停地涌动着生命力,不同的物种在潮起潮落间,和平相处,生存栖息。

  招潮蟹是滩涂的一个主人,潮退而出,潮涨而归。招潮蟹雄蟹的两只螯一只大一只小,大螯几乎与自己的身体一样大,小螯与其他的爪一样大,极不对称;雌蟹的两只螯一样大,都比较小。它的两个眼睛跟两根火柴棒似的支在脸上,很是卡通。

  昨晚已觅食了一夜的招潮蟹还没停歇,正将它那大鳌横在身前,还不时开合发出“咔哒”声,时刻准备着要战斗,令人忍俊不禁。潮水缓慢地涨起来,原来,正因为雄蟹具有在涨潮时舞动大螯的标志性动作,仿佛把潮水招来了,才得名招潮蟹。

  不远处那个趴在淤泥上的家伙也长着一对有趣的眼睛,像两粒葡萄籽顶在头上,它就是因为《舌尖上的中国》才为大众所知的弹涂鱼,因为可以一下蹦得老高老远,所以也叫跳跳鱼。

  东寨港沿岸的老渔民说,抓跳跳鱼用不着像电视上那么费劲地钓,晚上拿着手电筒照着它,这家伙就一动不动任人摆布。

  跳跳鱼是鱼类中的天才,它们一生有很多时间都不在水里度过。它们很高兴爬到红树林的树干上,把腹鳍用作吸盘,用来抓住树木,用胸鳍向上爬行。弹涂鱼的鳃的周边长有小口袋,可以盛住一次呼吸的水,很像我们能屏住一次呼吸。

  6点20分,红日全部蹦出了海平面,整个红树林还笼罩在氤氲的雾气和火红的霞光中,几只白鹭扑棱棱飞了起来,天际间有了生气。

  雪白的鹭鸟舒展翅膀在红树林上方优美地滑翔,海上的红霞仿佛是她的舞台背景,红霞、朝阳、晨雾、白鸟、树林、海港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红树林晨景图。

   生物链中的无私生产者——绿色的红树林

  早上8点,天已大亮,朝阳把东寨港的主角——红树林照得清清楚楚,她才是养育东寨港鱼、虾、螺、蟹、鸟类等生物的主体。

  从保护区管理局的顶楼俯瞰东寨港,翠绿的红树林沿着蜿蜒的河道生长,仿佛一个个漂浮在海上的绿色小岛。咦,怎么红树林不是红色,而是绿色的?

  红树林由于树皮中富含单宁酸,单宁酸暴露于空气中会氧化成红色,因而得名。后来,学术界把红树林定义为: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植物群落。

  而红树林只是一个统称,全国共有红树林植物19科36种,如海漆、木果楝、杯萼海桑等,东寨港红树林拥有其中的19科35种,占全国种类的97%。于是乎,东寨港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红树林保护区中最典型、最具代表性、资源最丰富、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咦,为什么红树林底下没有落叶?原来,在滩涂高温、高湿、干湿交替的环境条件及潮水反复冲击下,枯枝落叶分解成有机碎屑及可溶性有机物,成为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的饵料。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又成为鸟类等上层生物的食物。

  于是乎,生物链的生产者(包括红树植物、半红树植物、红树林伴生植物及水体浮游植物等)、消费者(鱼类、底栖动物、浮游动物、鸟类、昆虫)、分解者(微生物)和无机环境就构成了一个封闭、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

  整个东寨港红树林养育着鸟类204种、软体动物115种、鱼类119种、蟹类70多种、虾类40多种,是物种基因和资源的宝库。

   强台风来了“”不倒“防风卫士”红树林

  红树林的根大有乾坤。

  褪去潮水的滩涂,露出了红树林高出滩涂半米以上,粗壮有力、交错缠绕、千奇百怪的根,这是“防风卫士”稳扎滩涂最关键之处。

  瞧,树根像八爪鱼一样呈放射状扎进滩涂的是红海榄,树根如盘龙一般紧紧盘踞地面的是木果楝,树根如散开的巨型花瓣的是秋茄……

  红树林的根还可以从枝干上长出来,向下垂直生长直到扎进滩涂,一眼望去,如同榕树的树根一般。

  “红树林的根一般往下扎20-40厘米,虽然扎得不深,但是根连着根、枝缠着枝,就像人类手拉着手站成一排,所以就十分牢固。”在管理局从事科研工作的李诗川说。

  也因为红树林根和枝紧密交叉,使其具有很强的抗风能力。

  强到什么程度?

  2014年袭击海南的17级超强台风“威马逊”,能将一人才能环抱的大树吹个拦腰截断,能将椰子树连根拔起,却未能撼动修在红树林后方的土坝,而没有红树林保护的钢筋混凝土防潮堤,被吹断打烂的比比皆是。

  “风浪进入红树林,不断碰到树体,一部分风折返在林前形成窝风区消化掉,一部分风前行又不断碰到树体,不断减弱,这就是红树林的防风原理。”保护区管理局从事科研工作的钟才荣说。

  所以,台风肆虐后,陆地上的树林是成片地被吹断,而红树林,只有最外围一圈受到影响。令人惋惜的是,部分树龄较大的红树植物只要叶子被吹光就无法再生了,这也是为什么保护区核心区域红树林最外沿一圈树木只剩枯枝的原因。

   对抗恶劣环境有绝招 高盐低氧都不怕

  沿海滩涂自然环境恶劣,高盐、低氧、强酸、潮起潮落,为了适应环境,红树林进化出了许多生存的绝招。

  绝招一——胎生现象。

  何为胎生现象?

  普通树的种子落到地上就可以安安生生地生根发芽。而红树林所处的滩涂潮起潮落,如果种子一成熟就坠入海中,就会被无情的海浪冲走。因此,部分红树林植物长期进化形成了“胎生”现象。

  种子成熟以后并没掉落,而是挂在枝头发芽,长出长长的下胚轴,像一支支绿色的笔挂在树梢,形成“树挂幼苗”的奇观。如此一来,发芽的种子一旦掉落,就可以稳稳地扎进滩涂,不惧潮水,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绝招二——泌盐。部分红树植物具有可排出多余盐分的分泌腺体,阳光强烈时,有时可以看到红树植物的叶片上覆着一层薄薄的白灰,这就是盐,叫做泌盐现象,以免过高盐分伤害树体。

  妙招三——各式各样的呼吸根。红树植物的呼吸根伸出地面,朝上生长,退潮时就可露出来,形态各异,白骨壤的呈手指状,海桑的呈竹笋状,角果木呈屈膝状……

  妙招四——呼吸孔。很多红树植物枝干上长着一个一个如小指头大的疙瘩,乍一看还以为是植物长了瘤子,细看原来这是它们的呼吸孔,以适应滩涂低氧的环境。

   浑身都是小秘密养育岸上你和我

  红树林还有着许多你不知道的小秘密,光是你吃过的红树林的美味海鲜,学名叫啥,就够你学上半天。

  姜葱炒海排,海排属于蛤;美味的浅色长型贝,其实是缢蛏;固着在红树干上的牡蛎,肉鲜嫩滑;红树林里的虾蟹多得懒得提;看上去蠕动吓人的可口革囊星冲,却是海洋中的“冬虫夏草”;带着“长剑”的海洋节肢动物—活化石中国鲎,又被称为海底鸳鸯,红树林常见……

  潮水还没有涨高,附近村民们还在滩涂上挖螺。

  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是白骨壤救活了红树林沿海的村民们。

  去年威马逊超强台风期间,红树林保护了林子后面3万名村民……

  这片神奇的红树林,就是以既远又近的方式与你我的生活发生着联系,养育和保护着岸上的你和我。

  (南海网海口8月19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黄丹 实习生 徐慧玲)

  海口市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塔市保护站的日出(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海口市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塔市保护站,乌黑滩涂上螃蟹。(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红树林内的招潮蟹(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海口市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退潮时,滩涂上密密麻麻的螃蟹。(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海口市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塔市保护站的全景(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海口市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塔市保护站的红树林美景(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海口市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塔市保护站台风损坏的红树林(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海口市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塔市保护站台风损坏的红树林(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红树林的树根如盘龙一般紧紧盘踞地面(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红树林内的飞鱼(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作者:黄丹 徐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