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区域发展分论坛在我校顺利召开

08.01.2016  17:49

 

1月7日下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三亚论坛区域发展分论坛在我校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召开。本次论坛由我校杨兹举副校长主持,有8位嘉宾发言,我校200多名师生聆听。 海南省社科联陈耀副主席首先发言,他通过回顾海南故事讲述海南作为丝绸之路的停放点、途经地具有的先天优势,三亚作为滨海旅游城市,“一带一路”也为三亚海上旅游发展提供了有益条件。他表示,俄罗斯是重要的潜在市场,发展观光旅游、度假旅游需要国际化游客的支撑。同时要打造国际化旅游城市,适应中外游客的发展需求,从旅游的目的地发展成国际旅游的集散地。从海南试验到国家战略,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打造社会主义的实践范例,谱写美丽中国的海南篇章。 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宁凌作题为“基于‘三维度’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理论构想与实证研究”的发言,从理论、实践、实证三个维度对广东、山东、浙江等地在规划中提出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深入浅出的论述剖析,并指出海洋产业是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恰接。 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发展有限公司高级顾问王万茂发言的主题为“发展海南邮轮旅游开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他对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基本情况作了简单介绍,通过与美国迈阿密邮轮收入进行对比,表示三亚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游客资源与迈阿密相差不大,邮轮旅游前景发展广阔。 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度假区副总经理杨晓海以蜈支洲岛为轴提出“海洋牧场对旅游开发的意义”。他对蜈支洲岛海洋牧场的经营项目、景点打造、发展战略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强调蜈支洲岛在一带一路中正努力打造高品质、优服务的旅游项目,成为旅游观光目的地的标杆和亮点,成为“南海的明珠”。 西南交大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康凯宁对西南交通大学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试验进行介绍与分析,强调必须通过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使科技人员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知识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纪玉山对中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科学与技术创新发展问题进行了严密的论述,强调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海洋经济共同发展。 大连海事大学极地海事研究中心主任李振福作题为“北极丝绸之路战略构想与建设研究”的发言,他表示北极占据亚洲中央位置,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北极冰层正逐年加速融化,开通前景更为乐观,但当前北极理事会成员国对北极事务持垄断态度,所以要深化沿线外交合作,促进港口协同发展,推动合作平台建设。 三亚社科联党组书记詹小光发言的主题为“经略好中国南海  形成新开放格局”,他强调经略海洋大国是强国的首要、首选、首兴之地,面对南海挑战,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海南要敢担当、善担当、主动担当。大开发才有现实意义,才可能产生大动能,为支撑国家十三五规划任务完成作贡献。 杨兹举副校长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感谢,感谢嘉宾们发表了许多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意见,对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三亚地处南海之濒,也是发展海洋强国战略的首要、首选、首兴之地,对推动打造海南海洋强省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我校的海洋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学术氛围的营造产生积极影响。 (摄影:李新 责辑:郭万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