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老人趣在沙雕 在三亚湾畔玩了四年沙子玩出名堂

04.01.2016  15:53

      原标题:候鸟老人趣在沙雕:在三亚湾畔玩了四年沙子

      张会忠的沙雕作品。

      张会忠在用刷子为沙雕作品做最后的修饰。

      张会忠正在创作沙雕鳄鱼。

      玩沙,是很多小朋友的爱好,他们在沙滩上挥着小铲、垒起沙堆,往往能愉快地度过在海边的时光。

      可是,60岁的“候鸟”张会忠却说,玩沙也可以是老年人的最爱。4年冬春,每天坚持三亚湾进行沙雕创作,张会忠和他的沙雕作品,已成为三亚湾的新景。

      精雕细琢做沙雕

      下午的三亚湾,无需约访都会无意外地见到张会忠。只见他用小铁铲铲出一堆堆的细沙,固定好基本的底座,随后在沙基底基夯实的基础上,一层层、一遍遍重复垒沙,不断地补足掉落沙块形成的缺口,一直要加固到7层,直立的沙堆就可用来创作沙雕。

      接下来,面对一个垒高的沙堆,张会忠开始了精雕细琢。用手轻捏沙堆顶部,不一会儿,猴子头部的雏形基本成形,随后猴耳、四肢、尾巴也渐渐在他的巧手下逐步成形。此后,新的创作工具——刷子登场,张会忠拿着它细细轻刷去除猴子脸部表面的细沙,细腻地刷出脸部的基本轮廓,再用小铲顶部小心地挖出眼睛、嘴巴等部分。

      看着张会忠的辛苦劲,周边围观的游客善意建议道:“沙子里要是放些粘合剂就好了,现在这样弄太辛苦了。”

      沙雕是国际公认的环保艺术,原材料必须取之于自然。和其他雕塑艺术一样,沙雕对材料有较高的要求,对沙的选择尤为重要,沙的密度、纯度、粘性直接影响到沙雕的品质。一般而言,沙雕创作尽量选择密度、纯度较高,粘性较强的沙。

      对此,张会忠只是笑笑,低头继续玩沙。“沙雕的材料必须纯天然,无添加。今天这沙子昨天用过,不是太湿,担心整个沙雕土质不稳,怕塌下。”张会忠说。

      话音未落,预言却成现实。沙雕猴的右臂沙子全部滑落,张会忠的辛苦白费了。

      没有叹息,没有失落,重头再来。

      重复地工作又开始了,一点点的垒沙、拍实、削匀、塑造型,20分钟后,一只活灵活现的沙雕猴出现在众人面前。

      “好厉害啊,真是有天赋,天天都不重样……”沙滩上的游客和市民纷纷点赞。听着大家的议论,张会忠干劲更足了,“来,现在给大伙做个鳄鱼沙雕。”

      无心识得沙雕趣

      张会忠乐意创作,游客和市民也愿意观赏。这样和谐的度假环境,正是张会忠所乐见的。

      “让大伙开心,有美的享受,我就知足。”张会忠笑着说。

      话语轻松,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却不轻松。也许,人们会好奇,这样的一位民间沙雕高手,定是有着扎实的绘画功底,至少也拜过师学过艺。

      然而,张会忠的创作经历,却远非人们所想象。作为一名普通的公务人员,他无绘画功底,无沙雕经验,做沙雕纯属意外。

      “6年前陪孙女在三亚湾玩沙,这里的沙子细软,突然觉得做沙雕特别有趣,关键还特别能锻炼身体。”张会忠表示,沙雕创作要求手脑配合,运动量适中,特别适合老年人休闲锻炼。

      意外发现的乐趣,张会忠乐呵呵地坚持了4年。

      “开始蹲5分钟都觉得累,现在做沙雕,蹲半小时不成问题。”张会忠说,一开始尝试做沙雕,形象、细节都不到位,就是一堆沙子的累积。

      于是,张会忠开始琢磨,他决定从自己喜欢的动物入手创作。长达4年的时间里,他一边坚持创作,一边通过逛动物园、上网搜索、请教老师等方式,揣摩动物的神态、动作,渐渐的,张会忠的动物沙雕越来越有样了。

      “做沙雕乐趣无穷,无论是创作还是学习,都是快乐地从点滴开始学起,每天下午4点以后做2个小时的沙雕创作,这时大多数游客已经开始撤离,不会影响他们玩海,对于那些用完晚餐来海边散步的市民和游客而言,能看到有趣的沙雕,也是一种放松。”张会忠说。

      记者采访时,张会忠早已完成一个袋鼠的沙雕作品,母袋鼠惟妙惟肖,肚兜里还藏着小袋鼠,煞是可爱。

      “您来晚了,这袋鼠已经有缺憾。”看着作品被身旁的顽童抠掉了右眼,踩断了尾巴,张会忠心疼不已。

      “要说做沙雕最让我伤心的事,就是孩子们随意破坏刚做好的沙雕。”看着残缺的作品,张会忠渐渐沉闷下来,“要是三亚湾能辟出一块地给大家进行沙雕创作就好了。”

      独乐也要众乐乐

      虽有小插曲,但只要提及沙雕,张会忠总是乐此不疲地介绍自己的创作、自己的经历。而他的沙雕作品,也早已被热心的市民和游客拍摄上传至网络、微信。

      “大家愿意看、愿意拍、愿意分享,我很开心,希望大家都能和我一起玩沙。”张会忠说。

      受张会忠沙雕创作热情的感染,越来越多的“候鸟”、小朋友加入了沙雕创作的行列。7旬老人“过客”就是其中的一员。

      “老张把心里想的物件用沙子堆出来,玩着玩着就爱上了沙雕。我要跟他学沙雕,他说沙雕也没有什么奥秘,看看就明白了,现在我们一起玩。”“过客”透露,为避免和张会忠的创作有冲突,他的沙雕以人物为主。

      “过客”首件作品是美女和老虎,俗称“美女和野兽”。沙雕形象对于有着扎实绘画功底的他而言,完全不成问题,但雕出来的作品却好像是件浮雕,美女头躺在老虎腰上,老虎的腰塌塌的,无立体感。

      “把周围深挖一些,人物就突出来了,要先做老虎后做美女。”张会忠及时给予“过客”指导。

      “老张多次指导后,我的沙雕越来越有精气神,为了提高堆沙效率,我沙雕工具不断增加。做了一个多月沙雕,堆沙、提水、雕沙,我们都变成黑人,身体也得到锻炼,晚上经常一觉睡到大天亮。”“过客”笑着说。

      从独乐到众乐乐,张会忠随心创作着自己所爱好的“大地艺术”,既愉悦自己,也快乐他人。三亚湾畔,由此平添一份新奇,一份温暖,幸福天涯,也许就是如此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