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滩垃圾满天呼唤游客文明

23.06.2015  00:47

  6月20日是端午节,海南居民有“洗龙水、盼吉祥”的习俗,海口白沙门海滩成了市民游客聚集的场所,可是一夜的狂欢过后,沙滩上留下了满地的垃圾,到处都是玉米棒、塑料袋、啤酒瓶、饮料罐、粽子叶等丢弃物,几名忙碌的白沙门公园管理方员工拿着工具艰难地从细沙中清扫。

  文明出游,是我们一直所倡导的,而如今,端午狂欢后留下的垃圾再一次刺痛了我们的眼,人们也许会问到底是怎么了,难道我们的节日要变成一场无序的狂欢?文明旅游离我们还有多远?

  加强文明道德教育,提升国民综合素质,看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任重道远,时刻松懈不得。其实,在海滩游玩时,如果我们手头上备个塑料袋和纸袋,把杂物收集起来,别遍地乱抛、脚下乱踩,海滩就不会是“一片狼藉”的样子。平素我们外出旅游,或游逛公园、出入商场、医院、学校、行进在街道上和其它公共场所,都不可随意吐痰、乱扔纸屑、烟头和其它垃圾杂物。那么,为什么这些本来可以克服的“小毛病”,总是自觉不自觉的“常犯”和“复发”呢?显然是我们的文明水准、公德意识有些欠缺,或者说是法制观念淡薄的表现。但不免也会有人不以为然地认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奈何不了大局。殊不知:“一滴一滴看素质;细微之处见精神”。

  乱丢一个烧烤签、饮料瓶、饼干袋等,在一些游人看来不算什么,但折射的是社会文明和一个人的文明素养。正是不起眼的一次乱丢,才使海滩一天产生几十吨垃圾,使景区内变得脏乱不堪。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说起来都是游客的举手之劳。如果每一位游客都自觉做到不给景区制造垃圾,自己产生的垃圾自己带走,何来景区垃圾满天。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则会影响自身形象,大则影响国家声誉。带走垃圾、留下文明、也留下美丽,这绝不应该只是景区的口号。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